什么的启示作文「精选8篇」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2018高考作文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2019届考生,高二的同学们,还有一个月你们将要面临期末考试。那么面临2019年高考,2018年高考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那么面临。特别是考全国卷的同学们,卷一考的是致2035的你,文章的写作主题,是把自己的发展和和中国梦相连,畅想未来的自己。全国二卷,描述的是幸存者偏差,更加注重理论和现实的联系。现实中好多同学给老师留言,说自己的全国二卷的,题都没有读明白,自己写作文总担心跑题。最后也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同学平时积累太少了!

  这次全部同学们暴露了好多问题,那么我们作为下一届高考的同学该如何从这次经验中吸取教训呢!1.不可盲目追捧热点!

  好多同学会说,热点是老师们给予的。我们该怎么办?答曰:理智,不要盲目。这次湖南的个别学校比较幸运,他们压中了作文题目。但是,虽然压中,但不代表同学们发挥的好。

  这次我们从这次全国的热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热点,中国梦,新时代青年,青山绿水图(习的讲话)。等等

  考前的大卖的热点——传统文化,竟然冷门了,没有一张卷是考传统文化。因而同学们平时对于作文进行多主题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针对热点的态度是,备考热点,但不可轻信热点……

  2.练文体不要偏

  时评文体固然重要,但切不可以偏概全。真正的高分作文都是居无定法的。例如,老师之前遇到的一个相对来说,有点极端的例子。老师曾经看过一个浙江同学的例子,这位同学所在的高中,从高一开始就大量的训练时评写作,就这样,最后这个同学,所训练的文章,全部写成了时评文。我再问这个同学,有没有其他文体的例文时,这个同学说自己已经适应了,时评文体的文章格式,每遇到一个题目他就会不由自主的往时评方面去考虑。

  时评文体,讲究时效,逻辑性强。好的时评文,一定问题阐述透彻,看透事物或现象本质。然而很多同学,画虎不成反类犬。时评立意肤浅,只议论文章表面……如果功力不到,反不如普通的议论文更容易出文采。

  如这次的浙江卷的作文。作文主题为“浙江精神”。写作本题,要着在于精准理解“浙江精神”的内涵,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等。它们倡导浙江人积极向上,大力弘扬浙江人的传统美德,使浙江变得更强更新。

  为此,身为浙江人的你,必须要在以下精神中抓住一点进行深入挖掘细化: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的“诚信”;和美与共、和睦有序的“和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励志奋进、奔竞不息的“图强”。

  若是记叙,请写出细节;若是议论,请提炼精华。

  对此,在大的宏观方面,提炼细节,时评文对于这类文体承载,很讲究功夫,因而同学们,反不如从普通的议论文体去写,这样好写,又不容易被限制。

  这样美而宽泛的命题,是对于喜欢发扬文采的同学,有莫大益处。

  3.立意是点睛,文采是生命

  从这次8套卷总体来看,基本上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同学。题目也较为宽泛,考生自由发挥的点可以很多。浙江卷的“发扬浙江精神”,全国一卷的致2035。等等,可以说文采是决定考生作文拿50以上高分的重要因素。

  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们怎样让自己文章更有文采呢?

  答曰:多看,多写!

  二、该如何训练我们的作文?

  我们先简要分析一下,我们高考时写作文的状态。

  看到题目→迅速归纳重点→在脑中迅速寻找整合有关资料→确定主题,材料→一气呵成

  在高压力下的写作环境中,我们靠的更多的是自己的资料储备,和形成的写作习惯。

  所以说,习惯决定你的作文分数!你练的就是你的写作习惯!一年的习惯时间足够我们练习了。

  1.要大量的看

  大量的看看什么?

  我们只有一年的时间,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硬道理!

  看高考优秀作文,不只要看自己省的高考文章,还要看其他省的卷子!

  看他们的选材,看他们的立意,看他们的亮点!

  要在脑中形成一个,优秀作文的标准,知道自己和优秀作文的差距

  模仿,积累,补足短板!

  坚持下去你就是赢家!

  2.要大量的写

  这里的写作训练,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日常训练,主要为训练文采

  每天抽出20分钟时间,每天写200字到300字。主题随意,可以写文章读后感,写新闻感想,可以记人记事。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养成自己对文字的敏感性……

  但是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时间长才能见真功夫!

  第二种是主题训练

  主题训练是指,大家围绕一个主题去写。如老师之前发的文章,《高考母题模板》等系列文章

  我们要认清,高考作文基本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来说的。如18年的上海作文,“需要被需要”以此为主题,来训练文章,我们要先确定立意,然后收集和“需要”材料,确定框架。最后一气成文!这样训练的好处是,我们为高考写作训练写作习惯。

  这个时间频率,最好以一周一篇为好。

  3.如何解决驱动力的问题

  好多同学一定会问老师:“老师,方法不错,但是我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拉帮结派,是最好的办法。

  在一个小组中,大家互帮互助,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也可以把老师加入群中,有老师帮助,你一定可以进步的。

  2018已然过去,2019备考正在悄然来到!

  快要期末考试了,建议同学们,好好看一下高考试卷。高二的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会和高考有紧密的联系的呦!

2.启示是什么_100字

  我认为——

  成熟的稻谷低着头,

  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

  启示是什么?

  我认为——

  一群蚂蚁抬一块骨头,

  那是启示我们要团结;

  启示是什么?

  我认为——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那是在启示我们要宽容.

 

    六年级:蒲公英的约定

3.曾子杀猪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曾子杀猪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这个故事里看出,要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否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言不行信不果的反面形象,会极大的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会对孩子在将来的成长中起到一个很坏的反作用。

4.启示是什么?_100字

  启示是什么?

  我认为——

  成熟的稻谷低着头,

  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

  启示是什么?

  我认为——

  一群蚂蚁抬一块骨头,

  那是启示我们要团结;

  启示是什么?

  我认为——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那是在启示我们要宽容.

    六年级:孤寂的星

5.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百姓安定是治国之本。陈可伐的原因:宁国从“城郭高,沟壑深,畜积多”的现象,看到了陈国赋敛沉重、欺压百姓的本质,从而得出了“陈可伐”的原因。

【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

楚庄王欲伐陈

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6.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百姓安定是治国之本。陈可伐的原因:宁国从“城郭高,沟壑深,畜积多”的现象,看到了陈国赋敛沉重、欺压百姓的本质,从而得出了“陈可伐”的原因。

【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

楚庄王欲伐陈

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7.

8.关于启示的作文:生活的启示_550字

  每当我看见书柜里的那只造型精致、款式新颖的钢笔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第一次自己上学时的情景,它带给我的启示是:胜者是靠勇气而不是力量。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空气干燥的周末,路边的小草被晒得像睡着了似的,柏油路都被烤软了,行人极少,全都躲在家里避暑呢!


  我吃完美味的午饭,在家里小睡了一会,便要妈妈送我去上英语课。可是,妈妈上午接我放学时不小心中暑了不能送我让我自己去。我犹豫了一下,便鼓起了勇气点了点头。临走时妈妈叮嘱我:“别和陌生人说话,过马路时要注意看车”。


  我忐忑不安地出发了。火辣辣的太阳在头上烤着,让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望着渐渐远去的家属楼心想:快点到学校吧!这时,忧心忡忡的我不小心被一块大理石绊倒了,好在摔在了一堆沙子上没受伤,我止住了眼泪爬了起来,用湿巾擦了擦满身的沙子,调整了一下心态继续走。终于到了学校,我心中的那块石头才落了地。


  放学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她欣喜地夸奖我:“孩子,你长大了,能自己上学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说着,送给了我那只漂亮的钢笔。


  勇敢并非没有恐惧,而是克服恐惧,战胜恐惧。第一次独自去上学让我明白了: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独立,不断锻炼自己,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也许这就是平凡的生活带给我的启示吧!





相关热搜

481977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