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几品:宋代尚书 是几品 时间:2022-09-01 19:05:17 由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复制全文 下载本文 作文陶老师原创2022-09-01 19:05:17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目录1.宋代尚书 是几品2.六部尚书官职是几品?3.吏部尚书是几品?4.尚书是几品官5.尚书令是几品官员?6.唐朝的六部尚书到底是几品啊7.清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 都是几品的1.宋代尚书 是几品尚书是正三品。是亲王及使相兼官,后尚书台改名尚书省,列曹(各部)尚书遂为贵官。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是古代中央政府部级长官。尚书在隋、唐正三品。三、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扩展资料相关官职吏部尚书:吏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中组部部长。礼部尚书:礼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中宣部部长兼外交部部长、文化部部长、教育部部长。户部尚书:户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财政部部长兼国土资源部部长、商务部部长、税务总局局长、工商总局局长、海关总署署长、审计署署长、发改委主任。兵部尚书:兵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国防部部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总装备部部长、总参谋部总长(明清兵部负责作战计划,明清前只负责兵籍管理、战马的繁育、军需物质的转发)。刑部尚书:刑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中央政法委书记兼公安部部长、司法部部长、副最高检检察长、副最高法院院长(有人说是相当于最高检察长和最高院长。2.六部尚书官职是几品?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隋、唐、元时六部尚书官阶为正三品,宋代六部尚书为从二品,明朝六部尚书为正二品,六部与尚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尚书始于战国,掌管文书。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古代六部相当于现在的职能部门。礼部:工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各部的主管叫尚书,副官叫侍郎。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礼部:3.吏部尚书是几品?开始设置的时候是秦朝,到隋唐的时候设置六部,六部尚书是正三品。拓展资料尚书令,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又称中书令),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4.尚书是几品官沿袭历史而演变的。开始设置的时候是秦朝,从四品。到隋唐的时候设置六部,六部尚书是正三品。拓展资料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又称中书令),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秦王李世民曾任其职,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宋代为亲王及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明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尚书5.尚书令是几品官员?尚书令为正二品尚书令也就是丞相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又称中书令),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道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秦王李世民曾任其职,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宋代为亲王及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扩展资料尚书令,是中国古代的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相权、巩固皇权,从而设内朝官,任用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领尚书事”(即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例如西汉司马迁受腐刑后,兼职尚书事,东汉尚书令则权职重大。西汉成帝时。随着朝廷的政务越来越繁琐。6.唐朝的六部尚书到底是几品啊隋、唐、元时六部尚书官阶为正三品。唐代各州府佐治三官亦分为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此亦称六司,州县亦设置六曹,称之为兵曹、刑曹、工曹、礼曹、户曹、吏曹。故俗以六曹为地方胥吏之通称。隋初有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至唐代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遂成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统于尚书省。六部与尚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户部;又称地官: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礼部;又称春官: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兵部;又称夏官:7.清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 都是几品的清朝时期的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不是正一品,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制度王朝,在清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并且分化朝中文武大臣的权利来防止篡权。清王朝的统治者们创立了一套适用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官员制度,朝廷当中的官员们被分成了九品十八个级别,并且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其中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吏部、兵部、刑部。工部、礼部、户部、理藩院、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的官职都是从一品。清朝最高等级的爵位是亲王,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俸银一万两。排在亲王之后的郡王岁俸银五千两,贝勒岁俸银2500两,贝子岁俸银1300两。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五品80两,正九品33.1两,京官还有和爵位品级相对应的俸米补贴,乾隆时期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曾出使中国,他记录下一个北京普通四口之家当年的家庭年收入是32两银子,支出是35两银子。从普通百姓的收入和消费情况来看,当时清政府给官员们发的工资,官员贪腐现象严重。为了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雍正皇帝在登基后不久就推出了养廉银制度。养廉银的数额视各地的经济情况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通常为年俸的10倍到100倍,各级官员的养廉银为:巡抚10000-15000两,布政使5000-9000两。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