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写作200字: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里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主题,写作文,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里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主题,写作文,

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溪头卧剥莲蓬。一间低小的茅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的坐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聊着天。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除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趴在草地上剥莲蓬吃。在吴地有一个其乐融融的茅草屋,旁边紧靠着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屋里有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妻,他们好像有点醉意呀!原来是他们喝了点酒正在互相逗乐呢!

2.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泊船瓜洲》泊船瓜洲 作者:春风又绿江南岸,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诗以“泊船瓜洲”点明诗人的立足点。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瓜洲”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字是吹绿的意思”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

3.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作于王安石晚期,但对具体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都有争议,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钟山只隔数重山。站在瓜洲渡口,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全诗以“泊船瓜洲”点明诗人的立足点。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瓜洲”中间隔一条江水。形容舟行迅疾,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

4.泊船瓜洲运用了什么的写作方法

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当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

5.请问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是怎样的写作背景呢??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 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即第二次要他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的是他上京赴任途中到瓜洲时的心情 。

6.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二月。

7.忆江南和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忆江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的写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元白”与刘禹锡并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北宋时任王安石”《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285323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