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秒:一秒等于多少毫秒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一秒等于多少毫秒

1毫秒等于1000微秒,1微妙等于1000纳秒。400 日 (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时间单位)1/31,600儒略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秒(second)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有时也会借用英文缩写标示为sec.。秒的定义: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的9,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扩展资料:秒的历史的起源本来,时被分为60分,分又分割为60秒。在有些语系中,像是波兰语(tercja)和阿拉伯语(ث秒也以60进位制被再细分,都是以十进制法来细分小数点以下的时间。六十进位制来自巴比伦,他们以六十这个因素做为计算数量的单位。但是巴比伦人并没有将时分割为60分,而是古埃及将一日分为12时的白天和12时的夜晚,他们也这样子来区分四季。古希腊天文学家,包括希巴谷和托勒密,定义太阳日的24分之一为时。以六十进制细分时,使得秒是一太阳日的86,但很难相信古希腊人需要定义秒古希腊的时间周期,像是平朔望月定义得非常精确,因为他们不是观察单一的朔望月。

2.“一秒”这个概念究竟如何定义?

人们最早是利用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时间的,称作世界时秒。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以地球公转的运动为基础的历书时秒作为时间单位,太阳的几何平黄经为279°41'从该时刻起算的回归年的1/31556925.9747作为一秒。按此定义复现秒的准确度提高到十亿分之一秒。扩展资料:定义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原子内部的某些运动是非常稳定的,而且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这给时间标准的再现和统一提供了方便,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用,制订历法时先根据自然周期确定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等计时单位的长度。然后再划分秒长,先测定1日的长度。再规定1日的86400分之1为1秒,但原子时与宏观自然周期没有本质的对应关系,它们的设置带有随意性和人为性。在制订时是先定秒长,的原则推得年月日的长度,原子秒”的定义。大自然中的固有周期当然是最重要的参照“

3.什么是一秒钟,有多快,如何定义的?

秒的定义: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的9,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时间单位秒(second)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有时也会借用英文缩写标示为sec.。人们把一天平均分成24份,时”来表示。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只相当于过去(汉朝以后)“一个时辰”所指的时间缩短了。每份的时间叫1秒。时、分、秒就确定下来了。扩展资料国际单位制词头经常与秒结合以做更细微的划分,例如ms(毫秒,千分之一秒)、us(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和ns(纳秒,虽然国际单位制词头虽然也可以用于扩增时间,例如ks(千秒)、Ms(百万秒)和Gs(十亿秒),但实际上很少这样子使用,大家都还是习惯用60进制的分、时和24进制的日做为秒的扩充。毫秒是一种较为微小的时间单位,是一秒的千分之一(0.001秒),典型照相机的最短曝光时间为一毫秒。微秒(microsecond)即百万分之一秒(10的负6次秒),简称μs。光在这个时间里可以传播300米,大约是3个足球场的长度。

4.一帧多长时间?1秒多少帧?

赤道上经度差1度对应距离111千米,经线上纬度差1度对应距离111千米,1秒对应距离111/3600=0,不是赤道的经度跟纬度有关。地球的子午线总长度大约40008km,纬度1度=大约111km 纬度1分=大约1,85km 纬度1秒=大约30。

5.经纬度一秒大概多少米

一度有3600秒,所以应该这样:赤道上经度差1度对应距离111千米,1秒对应距离111/3600=0,031千米。经线上纬度差1度对应距离111千米,1秒对应距离111/3600=0,031千米。不是赤道的经度跟纬度有关。一度60分,一分60秒,地球的子午线总长度大约40008km,平均:纬度1度=大约111km 纬度1分=大约1,85km 纬度1秒=大约30,9m单位经度的长度随着纬度的不同而变化:一个经度单位=(一个纬度单位的长度)乘以(该地区纬度的余弦值),拓展资料经纬度1秒的误差大概有30米左右,纬度不同,会有所不同!

6.什么是1秒的时间

时间单位秒(second)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有时也会借用英文缩写标示为sec.。秒的定义:

7.一秒是怎么定义的?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计量时间的最小单位,一响的时间吗?一般说来嘀嗒一响的时间是1秒。但是对于几个钟嘀嗒一响的时间是否都一样?就是同一个比较好的钟表,在冬季、夏季、早晨、晚上嘀嗒一响的时间是否也都一样?通过精密的测量知道,几个钟的秒长不都二样。同一个钟的秒长也随时间而变化,究竟以那个秒长为准呢?世界上没有一个共同的秒长,在时向上就不可能有共同的语言。人们所用的米、千克开始都是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四季温度不变:震动冲击减到最小……时间呢,那么时间原器在那里呢,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养休息的场所?也为人类提供了原始的时间基准,人们还是先从宏观世界着眼。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来确定秒长,发明了原子钟以后,才确实能像米、千克的国际原器一样,将标准的秒长保存在实验室里,利用地球的自转确定秒长——世界时阳光投射到地球上。地球又在不停地由西向东旋转着,巨大的时钟“和我们一般的钟表不同”这个巨大的时钟在走动的时候。指针就是地球的两极与太阳决定的一个平面,表盘就是地球本身“地球上的经线就是表盘的刻度”地球自转时。这个大钟每24小时转一圈,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时间单位“有了明确的日长,积累起来就可以算出月长和年长?等分以后就可以得到时、分、秒,秒长就可以用这个大钟来确定了”就是按着这种地球自转周期来定义的。地球自转,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就好像太阳绕地球运动一样”天文工作者把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地球表面某一个定点的经线(子午线)所需要的时间定为一天。真太阳日的1/86400就是真太阳日的秒长,因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并不是一个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也不是垂直的。这使得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地点反映到太阳的位置变化速度不同,真太阳日的长短相差最大达51秒,用真太阳日来确定秒长就显得不够准确了。人们采用真太阳日的平均长度——,来确定秒长。由这样的平太阳日定出的时间基准。即零类世界时的秒长”UT0的秒长。接受了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的研究成果。从而引出了世界时的概念。不仅地球公转速度不均匀,自转轴”的位置也在变化,使得两极(南极和北极)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亦在变化。极移“极位变化我们能较准地测定出来”比较好的方法是在纬度相同、经度不同的各点设置许多观测站。分析这些观测点提供的测量数据,就可以求得极位变化情况“极位变化的范围约在20平方米的区域内”如季风的影响、植物的生长、雷电的分布等随季节而变化的各种因素,都会造成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有人计算过季节风;每年夏季从海洋上吹到陆地上,冬季又从大陆移回到海洋,这些风的重量大得难以相信,地球的重心变化了,结果地球自转速度也就随之而变化了。这种变化是由季节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修正了季节性变化的UT1,就是第二世界时,UT2=UT1+△Ts=UT0+△λ+△Ts第二世界时UT2部分改善了自转速度的不均匀,使秒长的均匀性有了改善。但由于地球的自转还有不规则变化和长期变化,所以UT2这个时间基准还是不够理想的。地球自转的不规则变化,表现在每过几十年地球自转速度会来一次“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表现在最近2000年来。即地球自转有变慢的趋势,地球自转变慢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潮汐摩擦力引起的,还有人认为与地球两极的自然条件变化有关,近年来已发现地球平均温度有上升的趋势。
492835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