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主术训:<淮南子>简介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淮南子>简介

不焚林而猎】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枯竭、水干。不把池里的水汲干了捕鱼,不把树林焚烧了来猎兽。比喻做事要从长远来考虑,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背风而驰易以远】出自《淮南子·主术训》。以背依附。船顺流而下就会很容易到达目的地,马顺风而驰就会很容易跑到遥远的地方。比喻做事应善于借用外力,不能蛮干。【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濑之流;芝生于山,而不能生于盘石之上】出自《淮南子·说山训》。水浅流急的地点。水稻是一种生长在浅水里的谷物,但是它不能生长在水流湍急的浅滩;灵芝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瑞草,但是它不能生长在巨石嶙峋的秃岭。比喻任何事物生存发展都要适合其特点的特殊环境。块阜之山,无丈之材】出自《淮南子·俶真训》。涔:路上的积水。牛蹄洼的积水中,长不出一尺长的鲤鱼;不起眼的小土丘上,长不出一丈高的木材。臣残木;臣干谷】出自《淮南子·说山训》。君主想得到木材,臣下就要去损坏树林;君主想要得到鱼,比喻领导者要节制欲望,不给臣下阿谀的机会。【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天下有三种危险:好的品德少而受到的恩宠多,才能低而官位高,自己没有立过大功而得到丰厚的俸禄,【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出自王充《论衡,恨:遗憾。做了官,不觉得很高兴,没官做了也不感到遗憾。处在安乐的情况下,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处于贫苦困窘的时候,不放松自己的志向。是与俗俪走,而内行无绳】出自《淮南子·缪称训》。释:放弃公正而去追求邪曲,背离正确而随从众人,这是与世俗随波逐流,而内心品行没有准则。【圣人不求誉,不辟诽,正身直行,众邪自息】出自《淮南子·缪称训》。誉:美名。诽:诽谤。有德行的人不求美名,不逃避诽谤,立身正派行为端正,各种邪恶自然平息。比喻身正不怕影子歪。【百川易源,而皆归于海;而皆务于治】出自《淮南子·汜论训》。务:百川源头各异,但同流归大海;但都致力于治理。比喻殊途同归的道理。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牖:窗户。打开十扇窗户,不如打开一扇门敞亮。【兵者,所以禁暴讨乱也】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暴:暴虐。乱:兴兵打仗的目的是消灭暴虐,讨伐叛乱。【不耻身之贱,而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穷】出自《淮南子·修务训》。身:不以自己的身份低贱为耻辱,而以道义不能推行为耻辱;不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忧愁,而为百姓穷苦感到忧愁。【仓颉做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出自《淮南子·木经训》。仓颉创造了文字,使得老天降下谷雨,惊得鬼神夜夜啼哭。比喻仓颉造字的意义惊天地泣鬼神。【齿坚于舌而先之敝】出自《淮南子·原道训》。坚硬。敝:牙齿比舌头坚硬,但比舌头先毁坏。【短绠不可以汲深,器小不可以盛大】出自《淮南子·说林训》。短的井绳不可在深井中汲水,小的器皿不可装大的物件。【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没有清心寡欲就无法昭示自己的道德,没有宁心静气就不能达到目标。【公道通而私道塞】出自《淮南子·主术训》。公正的门路畅通无阻了,不正当的门道就堵塞了。【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出自《淮南子·修务训》。一言:一句话。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私欲,说一句话就能让人民齐心协力。【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昆山之玉填而尘垢弗能污】出自《淮南子·诠言训》。蚋:冰而知天下之寒】出自《淮南子·说山训》。睹:见。看见一片落叶飘落就知道这一年就要过去了。看到瓶子里的水结了冰就知道天气要变寒冷了。【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用】出自《淮南子·齐俗训》。升堂:下雨时,皮衣就穿不了了:进屋后,蓑衣就用不着了。【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古时八尺长叫寻。一百寻那么高的房屋,因烟囱的小孔而焚烧。比喻对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也不如选择一句可行的加以审慎地去实践。砥砺之力】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宝玉。古宝剑名。宝玉之所以成器,是由于琢磨;宝剑之所以那样锋利,是由于磨砺。比喻人要学习、磨练自己。【兵之胜败,本在于政】出自《淮南子·兵略训》。军事上的胜败,根本原因在于政治。【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不会耕种而想收获粮食,不会织布而好穿美丽的衣裳,不劳而获,而增其高者覆】出自《淮南子·泰族训》。不增加厚度却扩展广度的一定会毁坏:不扩展根基却增加高度的一定会倾覆。【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出自《淮南子·汜论训》。得道:正义。存亡取决于所从事的事业是否正义,而不取决于强大还是弱小。【得隋侯之珠。不若得事之所由】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与其得到隋侯之珠这样贵重的东西,倒不如能够明白事理重要。【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人欲窥,处使然也】出自《淮南子,说山训》。窥:探究,引申为思虑深刻。登到高处可以使人开阔胸怀,对着深渊可以使人思虑深邃,这是所处的环境促成的。【多闻博辩,守之以陋】出自《淮南子·道应训》。虽然学问渊博,富有见识,但自己只当很浅陋无知似的。言外之意,只有不自满,【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出自《淮南子·主术训》。为人做事要谨慎,但志向要远大;智谋要圆通灵活,举止要正直不阿。【肥酞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

2.谁能帮忙翻译下<淮南子第九篇,主术训里的一段>

[译文]法律是天下的度量标准,是国君的准绳。悬挂法律条文,是为了惩罚不守法的人;设置赏赐,是为了奖赏应该赏赐的人。法律确定之后,符合法规的给予赏赐,破坏法规的要杀死。尊贵的人不使他的处罚减轻,而卑贱的人不能加重它的刑罚。触犯法律的人,符合法度的,也没有罪过。正道通达而邪道便被堵塞了。古代设立有司之官,不要让他们放任自流。拥立国君,用来控制有司,使他们不要专断。法典、礼仪是用来禁止国君的,使他不要擅自决断。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都主张以民为本。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2分)原因:西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明清时期,君主集权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都主张发展工、商业。顾炎武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2分)(3)政治、经济背景:政治: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专制统治危机日益加深。(4分)经济:

4.《淮南子》里面有哪些经典中华句典?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涸泽:枯竭、水干。意思是:不把池里的水汲干了捕鱼,不把树林焚烧了来猎兽。比喻做事要从长远来考虑,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循流而下易以至,背风而驰易以远】出自《淮南子·主术训》。循:顺着。背:以背依附。意思是:船顺流而下就会很容易到达目的地,马顺风而驰就会很容易跑到遥远的地方。比喻做事应善于借用外力,不能蛮干。【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濑之流;芝生于山,而不能生于盘石之上】出自《淮南子·说山训》。湍濑:水浅流急的地点。意思是:水稻是一种生长在浅水里的谷物,但是它不能生长在水流湍急的浅滩;灵芝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瑞草,但是它不能生长在巨石嶙峋的秃岭。比喻任何事物生存发展都要适合其特点的特殊环境。【牛蹄之涔,无尽之鲤,块阜之山,无丈之材】出自《淮南子·俶真训》。涔:路上的积水。意思是:牛蹄洼的积水中,长不出一尺长的鲤鱼;不起眼的小土丘上,长不出一丈高的木材。【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出自《淮南子·说山训》。意思是:君主想得到木材,臣下就要去损坏树林;君主想要得到鱼,臣下就要去淘干河谷。比喻领导者要节制欲望,不给臣下阿谀的机会。【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意思是:天下有三种危险:好的品德少而受到的恩宠多,这是第一种危险;才能低而官位高,这是第二种危险;自己没有立过大功而得到丰厚的俸禄,这是第三种危险。【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出自王充《论衡,自纪》。恨:遗憾。意思是:做了官,不觉得很高兴,没官做了也不感到遗憾。处在安乐的情况下,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处于贫苦困窘的时候,不放松自己的志向。【释正而追曲,倍是而从众,是与俗俪走,而内行无绳】出自《淮南子·缪称训》。释:放弃。俪:并列。意思是:放弃公正而去追求邪曲,背离正确而随从众人,这是与世俗随波逐流,而内心品行没有准则。【圣人不求誉,不辟诽,正身直行,众邪自息】出自《淮南子·缪称训》。誉:美名。诽:诽谤。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不求美名,不逃避诽谤,立身正派行为端正,各种邪恶自然平息。比喻身正不怕影子歪。【百川易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出自《淮南子·汜论训》。业:专业。务:致力。意思是:百川源头各异,但同流归大海;百家流派不同,但都致力于治理。比喻殊途同归的道理。【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出自《淮南子·说林训》。牖:窗户。意思是:群星闪烁,不如一轮明月的光辉;打开十扇窗户,不如打开一扇门敞亮。【兵者,所以禁暴讨乱也】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暴:暴虐。乱:叛乱。意思是:兴兵打仗的目的是消灭暴虐,讨伐叛乱。【不耻身之贱,而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穷】出自《淮南子·修务训》。身:自己。意思是:不以自己的身份低贱为耻辱,而以道义不能推行为耻辱;不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忧愁,而为百姓穷苦感到忧愁。【仓颉做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出自《淮南子·木经训》。意思是:仓颉创造了文字,使得老天降下谷雨,惊得鬼神夜夜啼哭。比喻仓颉造字的意义惊天地泣鬼神。【齿坚于舌而先之敝】出自《淮南子·原道训》。坚:坚硬。敝:毁坏。意思是:牙齿比舌头坚硬,但比舌头先毁坏。【短绠不可以汲深,器小不可以盛大】出自《淮南子·说林训》。意思是:短的井绳不可在深井中汲水,小的器皿不可装大的物件。【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意思是:没有清心寡欲就无法昭示自己的道德,没有宁心静气就不能达到目标。【公道通而私道塞】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意思是:公正的门路畅通无阻了,不正当的门道就堵塞了。【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出自《淮南子·修务训》。一言:一句话。齐:一致。意思是: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私欲,说一句话就能让人民齐心协力。【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昆山之玉填而尘垢弗能污】出自《淮南子·诠言训》。蚋:昆虫。填:耳坠。意思是:能够装入一头牛的大鼎烧开了水,蝇蚋等小虫子不敢飞入:用昆仑山的美玉做成的耳坠,污垢不敢沾染玷污。【华骝、绿耳,一日至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伎能殊也】出自《淮南子·主术训》。华骝、绿耳:骏马的名字。意思是:华骝、绿耳这样的骏马,一日可以走千里路,但要是让它们去捕捉兔子。就比不上豺狼,因为它们的技能不一样啊。【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出自《淮南子·说山训》。意思是:鸡在天将明的时候报晓,鹤在夜半的时候尖叫,它们可谓先知,但还是免不了被人宰杀吃掉。【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出自《淮南子·说林训》。文:同“纹”花纹。意思是:只是看到老虎的一点斑点,不可能知道老虎的威猛;只见到骏马的一根毫毛,不可能了解它善于奔跑。【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出自《淮南子·说山训》。暮:晚。睹:见。意思是:看见一片落叶飘落就知道这一年就要过去了。看到瓶子里的水结了冰就知道天气要变寒冷了。【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用】出自《淮南子·齐俗训》。裘:皮衣。升堂:进屋。意思是:下雨时,皮衣就穿不了了:进屋后,蓑衣就用不着了。【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寻:古时八尺长叫寻。以:因为。隙:缝隙。意思是:一百寻那么高的房屋,因烟囱的小孔而焚烧。比喻对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意思是:就是百句话都说对了,也不如选择一句可行的加以审慎地去实践。【璧瑷成器,磁诸之功;莫邪断割,砥砺之力】出自《淮南子·说林训》。璧瑗:宝玉。莫邪:古宝剑名。意思是:宝玉之所以成器,是由于琢磨;宝剑之所以那样锋利,是由于磨砺。比喻人要学习、磨练自己。才能成才。【兵之胜败,本在于政】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意思是:军事上的胜败,根本原因在于政治。【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出自《淮南子·说林训》。黍粱:粮食、谷物。意思是:不会耕种而想收获粮食,不会织布而好穿美丽的衣裳,不劳而获,这是不可能的。【不益其厚,而张其广者毁;不广其基,而增其高者覆】出自《淮南子·泰族训》。益:增加。意思是:不增加厚度却扩展广度的一定会毁坏:不扩展根基却增加高度的一定会倾覆。【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出自《淮南子·汜论训》。得道:正义。失道:非正义。意思是:存亡取决于所从事的事业是否正义,而不取决于强大还是弱小。【得隋侯之珠。不若得事之所由】出自《淮南子·说山训》。意思是:与其得到隋侯之珠这样贵重的东西,倒不如能够明白事理重要。【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人欲窥,处使然也】出自《淮南子,说山训》。窥:探究,引申为思虑深刻。意思是:登到高处可以使人开阔胸怀,对着深渊可以使人思虑深邃,这是所处的环境促成的。【多闻博辩,守之以陋】出自《淮南子·道应训》。意思是:虽然学问渊博,富有见识,但自己只当很浅陋无知似的。言外之意,只有不自满,才能进步。【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出自《淮南子·主术训》。员:圆,周全。方:端正。意思是:为人做事要谨慎,但志向要远大;智谋要圆通灵活,举止要正直不阿。【肥酞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意思是:好菜美酒并非不可口,但如果人民连糟糠也吃不上,英明的君王也就不觉得是一种享受了。【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意思是:烧掉森林虽然可以获得很多的猎物,但以后就不会冉猎到野兽了。比喻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略了长远的利益。【夫惟能无以生为者,则所以修得生也】出自《淮南子·精神训》。意思是:唯有不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能谈得上保养自己的身体。【服剑者期于钴利,而不期于墨阳莫邪】出自《淮南子·修务训》。墨阳、莫邪:古代宝剑名。意思是:用剑的人只要看看剑是否锋利,而不必追求是否有墨阳、莫邪那样的美名。比喻用人应重于才能,不必计较名气。

5.淮南子 61 说山训中有哪些名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这两句大意是:边塞上的一个老头丢了一匹马,怎么知道这不是好事呢?《淮南子·人间训》说:边塞上有一个人丢了一匹马,他的父亲说:怎么会知道不因此而得福呢?那匹马果然带了一匹胡地的骏马回来了。陆游《长安道》说“这两句话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也可能因此得到好处,含有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之意,可用以说明条件转化的哲理。也可用以说明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涔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淮南子名言语录见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涔(wèi味)。秽“嗜欲,日月想要明亮.浮云遮蔽了它们。河水想要清彻:沙石弄脏了它;人的性情想要平和,嗜好和欲望损害了它;性情平淡安静,有益于养生,但人又有嗜好和欲望,总想有所获得;就势必起争强好胜之心,争强好胜之心起,则情绪激烈;平淡安静也就被打破,人的嗜欲妨害养成平淡的性情,就像浮云总是遮蔽日月。沙石总是弄脏河水一样,这几句以日月与浮云,河水与沙石的比喻。有力地阐明了嗜欲是破坏人平淡之情的大敌,这几句可用于说明人性要平淡,嗜好贪婪之心要控制,而语句中连比的方法也可学习,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见刘安《淮南子·说山洲》,要想招引游鱼就得先通水。要想招引飞鸟就得先种树:想要办成一件事。必须先创造条件:你去创造条件而想坐享其成,必然一无所获;文句以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富有教育意义。在写作方法上也可资借鉴,虽大必亡。虽勇必伤。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正义,即使很强大也定会灭亡。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志向,也会受到挫折而失败,逐鹿者不顾兔,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回头看。追赶鹿的人。顾不上看兔子:此句是说,狩猎者在追逐大猎物时。往往顾不上猎捕小猎物,从积极方面理解.这样作目标专一,定可达到目的,不至于犯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样作缺乏统盘考虑。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因而收效也不理想,目妄视则淫,口妄言则乱,淮南子好句摘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胡乱。惑乱。眼睛随便乱看就会使你惑乱。耳朵随意乱听就会使你迷惑:嘴巴随意胡说就会给你带来乱子,这几句借以鉴今,不无现实意义。诸如乱看淫秽书刊,会使人误入岐途,乱听谣言秽语,奇谈怪论,舍使人思想混乱,不符原则的自由言论;都会引出乱子来,妄。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真知而止体,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莫服,没有人佩带。没有人乘坐:兰花生长在幽静偏僻的山谷中:并不因没有人采撷佩带而不吐出迷人的芳香。舟船在大江大海中:并不因没有人乘坐而停止了飘浮,君子做正义的事;并不因没有人知道而罢休,这几句说明事物各有其本性;不因用与不用而改变,有节操的人即使在不被人知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高尚品德,可用以作为修身的格言;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汉·刘安《淮南子·缨称训》。品行端正。与一切邪恶的人和事无染.就能自行抵制各种邪恶的侵蚀:~说明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走得直。临财不苛.廉洁自守,心地纯正,一切邪恶的人不敢相犯则众邪自息,俗语说,邪不压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不是为了帮助别人.也不是为求报答一样。现在可以理解为:父亲爱护教育孩子是应尽的社会义务和人生责任,并不是图报恩。臣残木;臣干谷。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皇上。毁坏。车干山谷里的水。这几句大意是:皇上想要丰材,臣下就毁坏树木,皇上想吃鲜鱼,几句话就写出了贪君谀臣祸国殃民的行径,很有警戒意义。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西施、毛嫱(qiáng墙):均为古代美人。一定要等待着选择西施、毛嫱那样的美女作自己的配偶,那么就终身不能成家了。人人都希望找容貌美丽的姑娘作自己的妻子,但限于主客观条件,能找到如西施、毛嫱那样美丽的妻子的机遇又是很小很小的,如果非此不娶,自然就终身不能成家了。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持现实的态度,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选择最佳的配偶。娶妻如此,《淮南子·齐俗训》云:夫待騕袤、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车,然非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任贤而一时又选不到。古之英俊”就从自己所有的人士中择而用之”同样可以自足,这两句可用以说明娶妻要持现实的态度,说明任用人才也要持现实的态度,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患。灾祸。欲:欲望。事先防备。祸患产生于欲求太多。灾害产生于没有防备:贪婪会让人失去理智,忘乎所以。从而产生祸患,不预先防备意外的事变,也会造成灾害;这两句可用以告诫人们不可贪婪,不可无备。利与害为邻。淮南子好句摘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灾祸与福分出自一家。利益与危害互为邻居:祸灾与福气,利益与危害。往往是相倚并存,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在幸福与利益到来时,往往已潜伏着灾祸和危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贾谊《鵩鸟赋》云“吉凶同域”又有说,祸福相随:利害相连“都是这个意思”这两句合乎辩证法,引人警惕“可用于论述祸福利害并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也可用于告诫人们当幸福与利益到来时不可得意忘形,要预防灾锅和危害“当灾祸和危害加身时也不必过于悲观”要积极努力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求,通称火石,指借别人的井打水。向人求火不如去找火石。借井打水不如自己去凿井:~二句说明求人不如求己,但反映出作者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要越来越多的分工和交换。一切靠自己去作是不现实的:不依仗别人的角度去取喻。毋贻盲者镜,毋予躄者履。毋(wú吴),不要。贻(yí疑),壁(bì币)。瘸腿,不要送给盲人镜子。不要送给瘸子鞋子:《淮南子·说林训》。……非其用也:送人东西。本是惠人之事:如所送之物恰是接受者不能使用的东西:不仅毫无意义,有时反而使对方难堪。这两句可用以说明送人物品要因人而异“务使对方有用。也可用以喻指办事要有务实的精神”要讲究实效,或誊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毁,有时赞美一个人。却恰好使之身败名裂。有时诋毁一个人:却反而成全了他。表扬称誉必须适度:否则不仅有谄媚之嫌。甚至有捧杀的可能:批评指责也应恰如其分。否则有打击报复之嫌:若过分赞誉一个人,有时反会使他名声受损;越捧越臭,为世人所不齿。若肆意诋毁一个人,有时反会使之名声大振,越批越香;老子认为。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可以此说明表扬、批评应实事求是;入其国者从其俗,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忌讳之事和尊长之名。进入别国要随从别国的风俗习惯,进入别人家中要主动回避人家的家讳。这不仅是对别国主权、风尚、习俗的尊重,也是谦逊、文明的标志。此二句与《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都是说明每到一个新地方,要注意体察,看这个地方有什么禁忌和风俗习惯,做到入乡随俗,对当地的风俗尊重。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听一听音乐,便可知其民俗风尚;知其民俗风尚,就知道其教化的情况。这几句指出音乐、风俗与政治、国运的关系。《礼记·乐记》认为“声音之道,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刘安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音乐反映了人民内心的喜怒哀乐”反映了人们的理想、追求。通过音乐可以观测到时人的风尚、习惯,从中可以知道教化的程度及努力的方向,可以这几句分析音乐与风俗、政治教化的关系,溺(nì腻),被水淹死。堕马,善游泳的人会被水淹死,善骑马的人会堕马而死。各因为他们的爱好和长处反而自招祸难:善泳与善骑是长处,经常与水、与马打交道,稍微不留意,就会丧失生命,这就是好事变成了坏事,问题在于大意,可用于劝人力戒骄傲。凡事小心,切不可自恃所长。马虎大意,酿成祸端,也可用于说明事物转化的道理,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为明而弗能兼也。淮南子好句摘抄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太阳不知道黑夜的情况。月亮不了解白昼的景象。太阳与月亮都有光亮可以照明:却不能兼知黑夜与白昼的情景,~说明这样一个哲理,事物由于存在的条件、所处的地位等局限,即使如日月之明:水积而鱼聚,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积水成渊。鱼才会聚拢。树茂林密:鸟才会集栖,成事须先务本;不具备成事的基础和条件,就很难把事办成功。这两句可用以比喻要罗致人才,就须先创造人才乐于荟萃的环境、条件,干枯的竹子。干枯的竹子能生火:但不去钻它就不会燃烧。但不去挖掘开发就流不出泉水来,~几句含有这样的哲理;事物的变化离不开一定的条件,槁竹燃烧离不开钻火(条件)。土中出水离不开挖掘(条件):离不了付出劳动(条件)。坐享其成,那将永远品尝不到。即使具备成功的可能性“不付出劳动也不可能变成现实”成功决不会从天而降。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适合于居住的处所:这几句大意是。摆动的大鱼:一旦失去了水。就会被蝼蚁所制服:这是因为它离开了适于自己居住的处所所致,事物的生存,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该事物就失掉了优势而濒临于死亡,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意思与~相同,都比喻英雄失势就会受小人所欺。非不巧捷也”淮南子名言语录汉·刘安《淮南子·俶真训》。槛(jiàn鉴),关兽类的笼子。如果不去主动接触、观察,也就发现不了它;但如果仔细地观察、了解世界,即使像秋毫之末一样细微的事物也会清楚地认识它。可见人的认识也具有相对性。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眦(zì自):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东西,但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眼角。事物的作用都是有一定范围、一定限度的。它的功能也不是全备的,可以看得很远却不能看到近处的眼角;他容易观察别人而却不易认识自己。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淮南子好句摘抄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细书:细细书写。甚雾:古时的长度单位,倍寻为,明月的光亮。可以使人看得见远处的东西:却不能在月光下细细书写,大雾的日子,却望不见一丈开外的东西,这几句说明世间各种事物各有其长短、利弊,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洁白的美玉不需要再加以雕琢,美丽的明珠不需要再饰以纹彩。已足以令人赏心悦目了,何必再施以斧凿,徒增匠气,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丹漆不文”(《孔子家语·好生》)等“可供论述具有天然美质的东西,无须再加人工雕饰”也可供说明好诗好文,只要具有优美的情思就够了,不必要过于讲究辞藻的华丽;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这两句大意是,内心悲哀时。即使唱敢歌声也不会欢快。内心快乐时:即使哭泣哭声也不会悲哀,唱歌、哭泣;都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而内心情感是来不得半点勉强的。长歌可以当哭,来发泄内心的悲哀,那歌声必然不会欢快同样“内心并不悲哀”困为某种缘故又不得不作出哭的样子,那哭声也必然不会凄凉,而只是徒然干嚎而已,这两句可供说明人们很难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也可仅引上句以表现音乐和情感的关系,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来的圣哲之人不珍视直径尺把的璧玉:却珍重每一寸光阴。宗经,事事总要引经据典“援引圣人的教导”以圣人的行动作为社会的行为规范,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极为珍视的国之瑰宝,此句以圣人轻视尺壁却重视寸阴的对比垂训后人。说明时间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教导人们要珍惜光阴”用意极为深刻。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淮南子名言语录汉·刘安《淮南子·椒真训》,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能听:当人的注意力集中注视某一细小的东西时。也会充耳不闻。当人的听觉集中在音乐欣赏之中时:即使像泰山这样高大的东西,也会视而不见,此条以两个生动的实例;传神地表现出当人进入专心致志境界时的客观状况,人的注意力是有指向性的,当人的某一部分神经高度兴奋时。另外一部分神经则受到抑制,如果此时人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听觉神经高度兴奋。视觉神经则受到抑制。人尽可以伐薪、捕鱼,不需要买柴、买鱼。故于林中卖柴、于湖上鬻鱼,既不易售出,又难得好价钱。这两句以贴切的比喻,说明了一条商品经营的原则。可供引用说明在商品经营中,要时刻密切注意供求关系。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御。淮南子好句摘抄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指进屋。《淮南子·齐俗训》:今之裘与蓑孰急“或有贵贱之分,但就其实用来说,不宜有所厚薄,贵此而贱彼,亦各有所短,用人时应该扬长避短,不能贵此而贱彼,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治国有常,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国定的规律、法则: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则。就是以对人民百姓有利为根本:所有这些都应以利民为出发点,可用于论述治国施政如何抓住根本,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执政者如果公正无私。发一句话万民都会一致赞成:执政者是很难做到。公正无私,这一点却应该能够做到,这两句古训,在现实政治中仍可借鉴。舟覆乃见善游,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翻船的时候,才能出谁是真正会游泳的人。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车好把式.看人的关键往往是在危险急难的关头;平时是每不出每个人潜在的差别的,真正有本事的人。在平时或许并不能够看出什么与众不同,但是在风云变幻情况危急的时候,他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淮南子名言语录用众人之力,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只看人下一步棋,不足以判断他的智慧。只听人弹根弦不足以知道他的悲伤,行同趋同;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淮南子好句摘抄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吴王好剑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易牙蒸其子;天下之物莫凶于鸠毒,然而良医囊而藏之。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淮南子名言语录圣人论世而立法,省事之本,在于节欲。治之本也。淮南子好句摘抄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其覆必易。人先信而后求能。一心可得百人。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三心二意,那么他会得到很多人的信任,良医常治无病之病,淮南子名言语录利害之道,祸福无门。不可求而得也,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栗(lì),害怕得发抖。宽中要有严:严中有宽。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积爱成福,积怨则祸。

6.淮南子读后感

(1)最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刘安的《淮南子》觉得收益颇多,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中国的古典文学,以前总觉得这些东西太深懊,离我们太遥远,所以一直觉得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生活不会有太多的帮助,但是在看完《淮南子》后,觉得里面的很多故事和道理对我们很有用.《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于汉景帝、汉武帝之交时撰写的一部论文集。作者刘安(公元前179年一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少于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厉王因“流徒途中绝食而死,后淮南厉王的封地被一分为三,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刘安曾罗致宾客数干人,内中不乏硕学之士,共同编定《淮南子》一书。最后一篇名《要略》,是全书的序言。全书写作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并未完全统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是有道理的。除道家思想外,还兼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仍表现出一定的融合倾向”《淮南子》与先秦道家思想在宇宙观本体论方面,《淮南子》继承了先秦道家的思想。并加以唯物主义改造”道始于虚霩,认为在天地未形之前“整个宇宙是个浑然一体、没有定型的”是个浑涵未分的”一之谓也”无匹合于天下者也“之道。是物之道:这就把先秦道家“道生物”物有道,的观点“这是明确的唯物主义”在宇宙生成论方面,阴阳合和而万物生,三生万物。宇宙之气:阳为日,这是明确的宇宙构成论:在近代科学出现以前,几乎成为古代唯物主义公认的定论,(2)《淮南子》与先秦儒家思想 首先。《淮南子》继承并发挥了先秦儒家”仁者爱人:的原始人道思想“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者爱其类也。智者不可惑也,这一观念是来自先秦儒家而又高于先秦儒家的“特别是《淮南子》对”人道。概念的使用,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有重要价值的。《淮南子》也主张以民为本”治国有常“《主术训》说;民之本也。国之本也”君之本也“《泰族训》提出以仁义治国“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爱人则无虐刑矣:知人则无敌政矣“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刑不侵滥”这可以视为孔孟“德政,仁政,学说的进一步弘扬;《淮南子》主张人性本善,《泰族训》认为。人之性有仁义之资”

7.《淮南子》的 内书 的21篇分别是什么?

原道训 俶真训 天文训 坠形训 时则训 览冥训 精神训 本经训 主术训 缪称训 齐俗训 道应训 氾论训 诠言训 兵略训 说山训 说林训 人间训 修务训 泰族训 要略

相关热搜

495947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