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土地法:第一部土地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第一部土地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部成文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物)。这部土地法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主要以乡为分配单位,《井冈山土地法》规定”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这部土地法还有着明显的缺陷”一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进行分配“二是土地所有权属政府而不是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三是禁止土地买卖。在中央苏区的《兴国土地法》中,第一部土地法制定的意义;《井冈山土地法》解决了土地分配问题。解决了山林的分配和竹木的经销问题,解决了土地征收和使用问题,解决了红军和赤卫队官兵分得土地无人耕种的问题。井冈山的土地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关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根据地的粮食产量增长20%。

2.井冈山土地法是哪个历史阶段的土地政策?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制定的第一部较为成熟的土地法。从法律上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它不仅指导了湘赣边界的土地革命斗争。

3.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第一个土地法是《井冈山土地法》。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什么,有何重要历史意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进行革命斗争时,总结1927年冬到1928年冬土地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对推动井冈山土地革命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首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井冈山土地法》共九条,除了第七条规定土地税的征收外,第一条规定了土地的分配方法,以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为主;第二、三条规定了土地分配后的经营方式;第四条规定了人口和劳力两种分配标准,第五条规定了土地的分配单位,以乡为单位分配为主;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什么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进行革命斗争时,总结1927年冬到1928年冬土地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对推动井冈山土地革命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扩展资料:《井冈山土地法》共九条,除了第七条规定土地税的征收外,其余八条都与土地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有关的。第一条规定了土地的分配方法,以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为主;第二、三条规定了土地分配后的经营方式;第四条规定了人口和劳力两种分配标准,而以人口标准为主,男女老幼平均分配。第五条规定了土地的分配单位,以乡为单位分配为主;第六条规定山林分配方法;第八、九条规定了手工业者、红军与赤卫队官兵、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土地分配标准。这些规定,不但解决了湘赣边界急迫的民生问题,指导了边界的土地革命,而且为其他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立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井冈山土地法

6.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

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是《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的第一次尝试,是1927年冬至1928年冬土地斗争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开始尝试给根据地的农民分配土地的革命实践,毛泽东3次深入到江西省永新县塘边村,于是毛泽东制定了,这个17条为他在不久后制定《井冈山土地法》打下了基础”湘赣边界党的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研究了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问题,讨论了毛泽东起草的《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规定,分配土地。一般以乡为单位进行分配,遇特殊情况时得以几个乡或区为单位;主要归农民个人耕种;扩展资料土地法颁布历史意义,《井冈山土地法》解决了土地的没收与分配。山林的分配和竹木的经销:土地税的征收和使用等问题;这部土地法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没收公共的土地和地主土地进行分配。

7.中共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

中共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是《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土地法大纲以彻底“改正了土地法的缺点,对重大政策原则问题,作了更妥善的规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它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法规:一、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1年—1937年)土地法律法规1927年,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中华苏维埃政府先后完善和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土地法》,并不断制定、颁布和实施与土地法相配套的土地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土地调查确权登记发证的法律法规。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8月)土地法律法规党中央在延安战斗的十三个春秋中,土地法定、地权证定”发布实施《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发土地所有权证条例》。相继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陕甘宁边区地权条例》和《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等。都把土地所有权、土地登记、地权处理作为主要章节。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土地法律法规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详细研究了中国土地制度和土地改革的经验,并制定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中共中央正式作出《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要求全国各地民主政府、各地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及其委员会”并订出适合于当地情况的具体办法,四、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始)土地法律法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
498597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