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记忆作文精选三篇

时间:
李一老师
分享

李一老师

 我的入党记忆作文一

所有的日子都值得珍惜,而所有值得珍惜的日子未必都让你难忘。回首过去的一万三千个日子里,我为之刻骨铭心的只有这一天:2001年7月1日,入党的那一天。

这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满怀幸福地参加营党委组织的全营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在这批新党员中,他们积极要求进步,军政素质过硬,展示出当代军人的风貌;他们服从大局,先人后己,乐于奉献,体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胸襟……”当教导队党委书记方教导员热情洋溢演讲时,他闪烁明亮的目光在我脸上聚焦、定格。顿时,心里流过一股未曾有过的暖流,我无法抑制这感动的一瞬。因为我知道,这种目光是一种暗示,是我们之间心灵深处彼此的交流。这种交流,只有我才能体会出它的亲切和期待。

顷刻间,我回到三个月前那个晚上与教导员的“舌战”:晚上八点多钟了,我无意中知道营党委推迟对我的入党计划,又急又气地从5公里外的集训队直奔营地,连喊一声“报告”都没有就直闯方教导员宿舍。

“教导员,我——”我上气不接下气。

方教导员先是一怔,随后一边示意我坐下,一边为我倒茶。

“教导员,我为何被推迟到下一批发展?难道我条件不够?还是搞论资排辈?还是要———”我越说越激动,几乎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方教导员不但没有生气,反倒有些耐心。他说:“我欣赏你的个性,你让我想起十三年前的我,我有与你相似的经历。但我不像你这样对待入党问题,不是因为我没有强烈的愿望,是因为我总觉得还不够成熟。”他讲述完自己入党的经历,接着说,“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和不足,你胆敢说自己就完美无缺?我经常到连队的菜地去,而我看到你们班的菜地几乎是没有生机,黄排长说你班从来就没完成生产指标,作为一班之长,你有责任。你说搞论资排辈,你知道青春无价吗?营部这批发展的张勇、朱高旗两个都是超期服役的老战士,与他们比起来,你敢说自己贡献大、牺牲多?”教导员似乎不让我喘气,继而严肃地说:“我不以党委书记的身份要求你,我只以一名普通党员的名义提醒你,如果你私心杂念依然存在,在讨论你的组织问题时,我只能遗憾地投反对票。我是一名党员,有这样的责任,我是党委书记,要对发展的党员负责!”教导员目光紧紧盯住我,口气转而温和,“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组织的培养”……

“今天是我们伟大的党的生日,也是你们迈出政治生命的第一天,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新起点,它比任何日子来得更有意义,衷心祝福你们!”我在教导员的最后祝辞中回过神来。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员,拥护党的纲领”,接下去的宣誓,我已是眼噙泪花,面对鲜红的党旗,只能高举右臂,紧握拳头,咬紧嘴唇,肃穆而庄严地向党宣誓: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像朝阳一样气势磅礴、辉煌灿烂,铁锤一样激情澎湃、雷霆万钧,像镰刀一样风卷残云、无坚不摧。

  我的入党记忆作文二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革命的一生。我在人生旅途中己经走过了80多个春秋,我是革命战争中的幸存者,能遇上建党90周年这个盛典,感到幸运、欣慰和自豪。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事情已经淡忘,可1948年5月2日,我入党的那一天,却永远深埋在记忆中,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的家庭中,幼年时,奶奶几次带着我闯过敌人的封锁线,为新四军部队送药品和医疗器械。我年少不懂事,但奶奶的勇敢、机智、镇定是我亲眼所见。长大后,我才知道,奶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奶奶是从亲身的经历中知道敌人的可恨,看到反动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她也从参加革命当红军的姑妈、姑父身上,了解了新四军,八路军,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奶奶的信仰与行动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5岁那年,我来到了苏北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部队,那是1945年。

1947年,我从华中医务职业学校毕业,分配在23军野战医院手术队。由于我在每次战役或战备训练中都能立功受奖,故年满18岁,我就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景此情,我永生难忘。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但那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1948年5月2日,阳光是那么和暖,空气是这么芬芳。当天晚上的党支部大会讨论的就是我的入党申请。指导员说:“你刚满18岁,革命征途漫长而又曲折,要好好锻炼,以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我也向组织和同志们保证,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这是党组织对我上的第一课。最后,支部大会表决一致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在这个不平凡的时刻,我的内心非常激动,只觉得心潮起伏、热泪盈眶。理想终于实现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一辈子做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时至今日,我入党已63年。入党时的誓言我一直铭记在心,我牢记着这庄严的一刻,始终为党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的一生是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所以要求自己总是努力向前奋进,要做到最好。

在人生旅途中,我悟出一个道理:“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无私奉献使我得到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

作为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在建党90周年之时,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向党致以崇高的敬礼!是党教育培养我成为一个革命战士,是党给了我晚年的幸福生活,我这一辈子的成长与幸福都是党给予的,所以,我跟党走心如铁,永远坚定我的信仰,永远铭记我的誓言。

  我的入党记忆作文三

人的一生最难忘的是学生时代。如果说对老师主要是感恩,那么同学之间则更多的是情谊。那青涩的年华,青葱的岁月,青春的激情,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几十年之后朝花夕拾,虽然色香味都已不再新鲜,却也是颇有意思的。

东乡中学1971级首批高中的同学,来自全县各地。学校延续了文革期间的招生方式:不需要考试,分配名额到各公社,由各初中推荐。我是在杨桥公社文七位大队读的初中,由于杨桥自办了高中,各初中只分到一个指标去县中读书。记得当年杨桥公社一共有五个同学到县中,分别是杨长华、乐长官、王光荣、徐静和我,分散在各班。而有些公社没有办高中,来读书的同学就多一些,如詹圩公社好像就比其他地方的人要多。那时我父母还在杨桥公社下放,故在东乡中学读书时我有一年半左右是住校,与很多住校的同学,特别是农村的同学有了密切的接触,也结下了友谊。

我从小在县城长大,幼儿园和小学都在城里读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在老师们的宠爱中长大的。可没料到小学快毕业时文革来了,在单位当领导的父亲作为“走资派”被批斗,厄运也随之临头。1968年父母下放,我也跟随着到农村的初中去读书。那几年,我向往到县城中学读书,对城里原来的同学也是想念的。高一(2)班的同学里有不少是我小时候的同学,如包国萍、叶小玲、陈兰花、汤水香等,让我有亲切感。入校时,先是和黎圩、邓家的几位同学一个宿舍,饶平喜、于先民(后退学)等同学对我挺关照的。入学后不久,第一次拉练到小璜、珀玕公社,每人背着被子席子行军,晚上打地铺睡觉,偏偏我没带席子只带了毯子没法直接铺床。平喜和先民两位同学让我同他们一起睡,化解了我的困顿。曾住一室的吕后发同学,外号“回子”,性格直率,喜欢瞪眼,可偏偏与我成为好朋友。也许我当时人小个矮,一副弱不禁风模样,让他找到了当大哥的感觉?魏华东、黄德华、吴程生、吴辉其等詹圩同学与我的关系也较密切,还记得辉其的喊名叫“辉则”,德华的外号叫“鼓则”,以其胖乎乎的脸型为特征。后来他的弟弟德辉和我的弟弟晓华也来县中读书,住在一起,我们有了更多的交往。一次我们兄弟四人在师水泉的小池内玩耍,互相打水仗,弄得全身湿透。还有大田的李有助同学,小时候不幸被狼咬过,左手残疾,可自理能力很强,劳动课时也不甘人后。胆子还挺大,一次坐在会龙桥的铁栏杆上,他用两只脚勾着栏杆,仅有的一只手放开,身体后仰120度,看得我心惊胆战的——下面可是落差十几米的河床啊。可他毫不害怕,还十分得意。听说有助同学后来的境遇和结局很惨,为他难过和惋惜。名为“有助”,怎么就没有得到帮助呢?

1970年代是受文革影响最明显的时期,东乡中学与全国各地一样,生活简朴、清贫甚至困窘。学校除种好后山坡的十几亩菜地之外,还号召大家开荒种瓜果。我们都到处见缝插针去种南瓜,记忆中王桥的李安来同学在宿舍的悬崖边种的南瓜特别茂盛,让我觉得他好能干。学校食堂每天早上的稀饭千篇一律,少有变化。好像就只有那么一两次卖过馒头,当时大家的抢购,那一个急,那一个乱,怎么形容都不过分。个子小的我,只有眼巴巴在人群外围干着急。有的同学抢购到十来个,也一股脑的全部干掉——那时的馒头就像今天的珍馐美味一般。可出乎意料,马圩的章友亮同学从人群中挣脱出来,把他刚买到的馒头与我分享,让我十分感动。对于正在长身体的我们而言,食堂的记忆并不很美好。饿饭倒是没有,可菜肴十分简单,大多是学校菜地里种的蔬菜,清汤寡水,油腥很少。我家经济条件还算可以,每个星期回去母亲都会给我做一些好菜,还常常要带到学校来,我也通常是与同学们一起共享的。此外,住校生活期间还有早操和一些文体活动,现在记不太清楚了。平淡无奇的日子,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而同学之间的情谊,则在这种平常生活中逐渐建立。

相关热搜

11482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