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师德征文700字

时间:
李一老师
分享

李一老师

 2017年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师德征文700字【1】

“中国梦”这一名词现在是广为流传,两位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充满感情和感召力,听来让我们青年教师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回首中国复兴的漫漫征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代人,带领全国人民一点点把民族复兴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我们的“中国梦”既不虚幻,也不遥远,“小康梦”、“ 强国梦”、“复兴梦”,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三位一体,构成了我们的“中国梦”。

国有国的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思索,我的“中国梦”是什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便是我的梦想。课堂就是实现我理想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仅仅有我的梦想,更承载着学生的梦、家长的梦。我梦想着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梦想着把学生教育成人,梦想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

我们要成为兢兢业业的教师,每天反思今天的思想境界是不是比昨天有了提高,今天的备课是不是比昨天认真了?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每天晚上我们都要自省吾身,改正不足。虽然我们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找到努力的方向,弥补自己的缺陷。

我们要成为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只有认真负责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学生。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只有认真负责的教师,家长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你,学校才会更信任你。在上每一节课前,我们要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而且备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引路人,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和学生一起快乐地学习。

我们要做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必须勤于学习,不断自我充电,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和研究。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创新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教师的必备素质。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身必须努力成为创新型教师。

有梦就有方向,有梦就有力量,我的教育梦想越来越明晰。“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我需要一直努力下去,与时俱进,奉献绵薄之力,以己涓涓细流,汇入中国教育发展的汪洋大海!这就是教师的中国梦,也是我的中国梦!

  2017年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师德征文700字【2】

“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有期盼也有实干。教育作为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然而这一切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也渐渐参与到教育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之中。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恢弘的知识空间区别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其深远的影响延伸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他们终身的生活质量。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的陈旧看法,在教学中,教师应真正做到既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工具,又要让学生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考试、只求成绩的思想,充分引导学生去自主地学习,从而更加喜欢上语文课。在课堂上首先要解决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不把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自己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老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

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体验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探索、思考、观察、体验、操作、想象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同时又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树立健康积极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作为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相关热搜

11511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