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忧国忧民诗句:杜甫忧国忧民的故事 时间:2022-09-05 10:29:02 由成语大全原创 分享 复制全文 下载本文 成语大全原创2022-09-05 10:29:02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目录1.杜甫忧国忧民的故事2.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有哪些?3.杜甫在春望中展现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4.杜甫忧国忧民的诗5.急求一句杜甫表现其忧国忧民的诗6.杜甫忧国忧民情感的诗句有哪些?7.杜甫写的诗是忧国忧民的被推崇为什麽1.杜甫忧国忧民的故事故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春望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诗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话译文: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出处: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扩展资料: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2.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有哪些?1、春望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忍能对面为盗贼,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况乃未休兵。海内风尘诸弟隔。3.杜甫在春望中展现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应首联国破之叹,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国破山河在,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飞絮弥漫,烟柳明媚,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字使人怵目惊心”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雨雪霏霏,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白头搔更短。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4.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便写下了春望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白话译文: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杜甫(712年—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5.急求一句杜甫表现其忧国忧民的诗缫丝须长不须白,卷220_6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一作严别驾相逢歌)」杜甫我行入东川”成都乱罢气萧飒,梓中豪俊大者谁,把臂开尊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乌帽拂尘青螺粟,紫衣将炙绯衣走。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黄昏始扣主人门,谁谓俄顷胶在漆。万事尽付形骸外,百年未见欢娱毕。神倾意豁真佳士,久客多忧今愈疾。垂老遇君未恨晚,似君须向古人求。卷220_27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人间又见真乘黄。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殷红马脑碗,碗赐将军拜舞归,近时郭家师子花。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霜蹄蹴踏长楸间,可怜九马争神骏。6.杜甫忧国忧民情感的诗句有哪些?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烽火连三月。7.杜甫写的诗是忧国忧民的被推崇为什麽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生活相对安定;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