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唐尧的诗句:“历数唐尧千载下”出自哪一首诗词 时间:2021-09-11 06:18:06 由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复制全文 下载本文 作文陶老师原创2021-09-11 06:18:06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历数唐尧千载下”出自哪一首诗词出自辛弃疾给朱熹写的《酬朱晦翁》西风卷尽护霜筠,碧玉壶天月色新。凤历半千开诞日。带尧字的古诗词《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鲍君徽睿泽先寰海,仙管凤凰调。御柳新低绿,宫莺乍啭娇。千祀奉神尧。《元日观百僚朝会》包佶万国贺唐尧,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不得共趋朝。《恩制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同用尧字》苏颋露渥洒云霄,天官次斗杓。雁似衔红叶,鲸疑喷海潮。白日去回标。饱恩皆醉止,歌公卿第八》卢照邻蹇蹇三事,群龙在职,丹地翘翘。邈邈昭昭。《赠清漳明府侄聿》李白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日为苍生忧。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心和得天真,风俗犹太古。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贤人宰吾土。举邑树桃李,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蒲鞭挂檐枝,长啸一无言,壶中见底清。燕南播高名。过客览行谣,《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仲尼有言,承天眷命,永孚于休,秉阳亭毒,土阶苔绿,茅茨雪滴。君既天赋,德輈金镜,汉高将将,罔坠厥命。块润风调。舞擎干羽,囿入刍荛。既玉其叶,叶叶枝枝,享国如尧,《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贯休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遥。圣威无远近,吾道太孤标。端贞答盛朝。贫甚似渔樵。庾亮风流澹,栗坞修禅寺,仙香寄石桥。风雷巡稼穑,鱼鸟合歌谣。视事私终杀,忧民态亦凋。恩甚固难消。大寇山难隔,烽烟终日起,汤沐用心燋。诛锄拟一朝。誓盟违日月,古驿江云入,荒宫海雨飘。仙松添瘦碧,似在陈兼卫,终为宋与姚。已观云似鹿,即报首皆枭。尽愿回清镜,应怜千万户,祷祝向唐尧。《寿春进祝圣七首•大兴三教》贯休曈曈悬佛日,天俣动云韶。麟洲羽客朝。非烟生玉砌,《晚雪吟》孟郊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睿气流不尽,始知望幸色,市井亦清洁,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以兹时比尧。古耳有未通,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今朝前古文,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苦热行》齐己离宫划开赤帝怒,喝出六龙奔日驭。下土熬熬若煎煮,苍生惶惶无处处。东皋老农肠欲焦。为君击壤歌帝尧。《谕宝二首》元稹沉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沉。扶桑寒日薄,不照万丈心。拔壑超邓林。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照耀台殿深。刻为传国宝,始见清皎洁。始见明洞彻。镆铘无人淬,秦镜无人拭,骥跼环堵中,虬蟠尺泽内,鱼贯蛙同穴。艅艎无巨海,颠倒卧霜雪。大鹏无长空,豫樟无厚地,甘与顽石列。名随腐草灭。神物神乃别。神人不世出,所以神功绝。神物岂徒然,舜德天下悦。璧充传国玺,九万大鹏歇。栋梁庇生民,虬腾旱天雨。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更与万方初。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沾洒望青霄。汗马收宫阙,春城铲贼壕。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功臣甲第高。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朝雨》杜甫凉气晚萧萧,江云乱眼飘。风鸳藏近渚,雨燕集深条。黄绮终辞汉,草堂樽酒在,幸得过清朝。《杂曲歌辞•升平乐》薛能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远冈延圣祚,平地载神州。中兴岂假问,朝班立位横。宣传无草动,虫丝日照明。遥见似前生。处处足欢声,寿笑山犹尽,帘阴暖带纹。于此咏南熏。征夫亦服田。君王故不有,区中尽祝尧。天台绝见祆。焚香临极早,何言黄主纩垂。君看圣明验,冠冕盖重瞳。旌旗立仗风。见说似仙宫。文章惟反朴,升平不可纪,《升平词十首》薛能瑞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平地载神州。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中兴岂假问,朝班立位横。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虫丝日照明。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程。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何当怜一物,曙质绝埃氛,彤庭列禁军。圣颜初对日,龙尾竞缘云。佩响交成韵,帘阴暖带纹。逍遥岂有事,于此咏南薰。一物至周天,车书无异俗,甲子并丰年。奇技皆归朴,征夫亦服田。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韦弦。日日听歌谣,区中尽祝尧。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天台绝见妖。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神功复帝谟。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尧时即此时。焚香临极早,待月卷帘迟。端拱乾坤内,何言黈纩垂。君看圣明验,只此是神龟。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聪。衣裳承瑞气,冠冕盖重瞳。花木经宵露,旌旗入仗风。何期于此地,见说是神工。五帝三皇主,文章惟返朴,戈甲尽生尘。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升平不可记,所见是闲人。《兰陵僻居联句》李益潘岳闲居赋,陶潜独酌谣。二贤成往事,三径是今朝。生幸逢唐运,昌时奉帝尧。进思谐启沃,退混即渔樵。蠹简封延阁,雕阑閟上霄。相从清旷地,秋露挹兰苕。《杂曲歌辞•苦热行》僧齐己离宫划开赤帝怒,喝起六龙奔日驭。下土熬熬若煎煮,苍生惶惶无处处。火云峥嵘焚泬寥,东皋老农肠欲焦。何当一雨苏我苗,为君击壤歌帝尧。《哭李晦群崔季文二处士》权德舆华封西祝尧,贵寿多男子。二贤无主后,贫贱大壮齿。遽顿骅骝趾。子渊将叔度,《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张说仲秋金帝起,阴风吹大泽,梦日照昌朝。不独华封老,千年喜祝尧。《元日观百僚朝会》包佶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花冠萧相府,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御炉分兽炭,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苏颋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况乃经此都。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岂如汾水上,箫鼓事游娱。《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苏颋摐金寒野霁,步玉晓山幽。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百工征往梦,七圣扈来游。斗柄乘时转,台阶捧日留。树重岩籁合,泉迸水光浮。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恩如犯星夜。含有“唐尧虞舜夏商周”的古诗是哪首?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编辑本段]【初唐诗歌】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他的38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他的《登幽州台歌》,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国朝盛文章,评价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沈佺期、宋之问的贡献主要在诗歌格律方面:永明体,以来诗人们探索诗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诗作,鉴赏唐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古代诗歌。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近体诗分两大类:(1)律诗,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2)绝句,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如大家熟悉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这是五言绝句,它必须是四句20字。其次它必须依照用韵要选一个韵部的字作韵脚①,这首诗的“两字就属“它用的字必须合乎规定的平仄格式,这样读起来才抑扬间错,和谐动听。这首诗的平仄格式是: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用·标出来的字可平可仄,其余的字不能变通。平——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的平声字;仄——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字。按现代汉语说,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字属平;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字属仄。绝句诗上下句之间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欲穷”我们举《登鹳雀楼》这首诗来说明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绝句还有三种平仄格式”共四种格式“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也都各有四种平仄格式”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只举上例作些提示,如果不想创作这类诗。只是鉴赏前人作品。那么关于格律的要求知道得粗略些,也是无妨的,七言绝句。我们举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来看,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孤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表达了送别友人远行时留恋怅惘的感情:全诗四句,平仄按规则,因绝句允许不对仗,这首诗就没有对仗“五言律诗”我们看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这是除夕之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际的诗。40个字。押,律诗的一二句称,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这首的颔联”未归”颈联”寥落“支离,悲“笑“前事”七言律诗”我们看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这是柳宗元被贬到蛮荒的柳州”送别堂弟柳宗一去江陵时写的诗“情绪极度感伤悲愤”全诗八句,平仄合规则。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七言律诗第一句多用韵:也可不用韵,这首用韵。律诗中还有一种,排律。即把律诗延长至10句以上乃至百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所有出句与对句全要对仗。排律通常为五言,唐代诗歌的样式,在初唐时期已经齐备。到盛唐时期就出现了诗歌创作的高峰,[编辑本段]【盛唐诗歌】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下面分别作扼要介绍。田园山水诗这类诗歌最有名的作者首推王维“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习惯上又称他王右丞,他受佛教思想影响。厌倦官僚生活。长期隐居于辋〔wǎng网〕川别业,热爱自然,诗写得恬静闲适,具有一种静态美“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蚕眠桑叶稀。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把酒话桑麻。老朋友杀鸡做饭,请他到村中作客。茂密的绿树严严地围住村庄;青翠的山峦向远方延伸开去。可见到堆着谷物的场院和青青的菜园;端着酒杯兴致勃勃地聊起桑麻的长势和收获。在这样天然图画中与好友饮醇酒,纵情谈笑,朋友间仍恋恋不舍,约定九九重阳节再来欢聚,痛饮美酒,储光羲也是一位失意的隐士,他的《钓鱼湾》写了隐居的情趣: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日暮待情人,绿荫蔽天,单是这美好的景致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日暮罢钓系船,在绿杨芳草中等待好朋友(情人)来相见,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也不会没有困扰和烦恼,然而作诗时要暂时抛开它,抓住某一美好的场景和情绪,诗人满足了创作欲,[编辑本段]【边塞战争诗】在唐代的对外战争中,许多文人参与进去,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亲身体验,写诗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赞颂将士们的勇武精神,或诅咒战争带来的灾难,于是有了边塞诗派。著名诗人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有代表性: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夜半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都是常见的北方或西域地名,所以读诗时不必求真,只注重理解诗意诗情。就大笔淋漓地描绘出西域狂风弥天、飞沙走石的恶劣环境。匈奴(代表强悍的北方民族)来犯,狼烟四起;将军带兵奔赴战场迎敌。夜行军兵器互相碰撞,尽管寒风如刀,落雪的五花马背上依然热汗蒸腾,在帐幕里起草讨敌的檄文(战书),砚台里的墨水已冻成冰块。这样吃苦耐劳勇武向前的军队,一定会使敌人闻风丧胆,不敢交战;那我们就在车师的西门等待胜利凯旋的捷报吧!诗中表现的乐观豪迈的气概,正是盛唐时期时代精神的体现。李颀的《古从军行》也很有名: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空见蒲桃入汉家。军队白天要登上山头了望烽火报警的情况,黄昏时又匆匆赶到交河(在新疆吐鲁番,非实指)去饮战马。刁斗是一种铜制的锅,夜里做打更的柝〔tuò拓〕用。军人们背着刁斗在刮得昏天黑地的风沙中艰难行进,这时联想到汉代从这条路远嫁乌孙王的公主一路上弹奏的琵琶曲,一定是充满幽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野营过夜,飘起弥漫天地的大雪,和远处的沙漠连成迷蒙一片。秋夜里南飞大雁的鸣叫声凄厉又哀伤,交战对方的胡兵也耐不住这艰苦生活而落下眼泪。听说朝廷已传下不准后退的命令,只能拚着性命跟随将军(轻车将军为官名)去死战。即不准退入玉门关。(公元745年)离开长安,再度开始漫游生活。他与比他小11岁的杜甫相识,安史之乱开始时,在安史之乱中,他怀着报国之情,应永王李璘之邀,入其幕府做事;后李璘被肃宗李亨铲除,李白则被流放夜郎(在今贵州),中途遇赦而归,生活于金陵(今南京)和宣城间,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逝于当涂(在今安徽),李白终生幻想施展抱负,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这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在《上李邕》一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他以《庄子》里讲的那个搅动天海的大鹏自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满自信,受到世人嘲笑,还以孔子(宣父)“诗人在政治上十分天真,实际他未必具备政治家的才干,遭冷笑并不奇怪。然而作为诗人,是一只遨游天海的大鹏。他一生作诗人,在他自己看来是不幸,却是大幸。唐诗如无李白,那就同华美的大厦抽掉一根栋梁,那才是极大的遗憾呢。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是对社会不平的揭露和抨击,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路逢斗鸡者,鼻息干虹霓〔ní倪〕,行人皆怵惕。这是讽刺皇帝身边得势的佞幸人物。他们坐着华贵的大车招摇过市,荡起漫天灰尘。一些宦官(中贵)钱多得不得了,修起宏丽的住宅。替皇帝开心的斗鸡人,也坐着带华盖的车耀武扬威。他们鼻孔朝天,喷出的气息仿佛吹动了天空的云霞(极言其骄横),路上行人被吓得不敢靠近。最后诗人慨叹,社会上再也没有许由(洗耳翁)那样的贤人了,谁还能分出好人(尧)和坏人(跖)呢?传说古代的圣君唐尧要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听说后认为污染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河边去洗耳朵,他被认为是厌弃名利的贤人。当然是作为坏人的代名词,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李白敏感到这一点,在诗中给以暴露和讽刺,李白直接描写人民苦难的诗不太多。但写得极精彩,如《战城南》,去年战: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乌鸢〔yuān渊〕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首诗用的是汉代乐府诗的题目!有意学习乐府诗的传统,但比汉代那首《战城南》写得更形象,桑干。都是边疆地名“唐代兵士远离故土到这些地方征战”往往有去无回。有些边疆民族以战争劫掠为业,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战死荒漠之中。秦代修筑长城防备匈奴的地方,唐人习惯用“实指唐朝)仍然烽火不息”战败的马匹在战场上悲鸣寻找它的主人”而它的主人却被乌鸦和鹰啄食,肠子都挂上枯树枝头,士卒战死。领兵的将军也空忙一场,最后诗人用古代兵书的话说。战争可不是好玩的东西,有德的君主只有在不得已时才用到它,唐玄宗好大喜功。连年征战:百姓遭难,这首诗即为此而发。李白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很多,他的这类诗同王维、孟浩然的诗格调不同,如果说王维、孟浩然的风景诗是细致入微的工笔画。李白的风景诗则是飞动椽笔的大写意,他常常不是作一草一木的刻画。而是从宏观摄取大自然的神韵。关于唐诗的资料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的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编辑本段]【初唐诗歌】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继“四杰”而起的是陈子昂,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学习“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他的38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影响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凉辽阔,哀而不伤,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评价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沈佺期、宋之问的贡献主要在诗歌格律方面。他们总结了“永明体”以来诗人们探索诗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诗作,促进“近体诗”最后定型。鉴赏唐诗,首先要对“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分别有个概要的了解,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就能更好地领略其妙处。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这个概念和通常说的“古代诗歌”不同,是专用名词,专指唐代以前流行并在唐代继续流行的一种诗体,和唐代形成的近体诗相对存在。古体诗的特点是: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数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和用词对仗的要求。一句话,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古体诗分两大类: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或简称五古和七古)。此外还有句式长短不齐的古诗,一般归入七古。有的古体诗句数、字数和律诗相同,但用韵、平仄和对仗都不同于律诗的要求,所以仍是古诗。上文讲到的《古诗十九首》及陶渊明等人的诗都是古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近体诗分两大类:(1)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2)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如大家熟悉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五言绝句,它必须是四句20字。其次它必须依照用韵要选一个韵部的字作韵脚①,这首诗的“流”、“楼”两字就属“十一尤”韵。再次,它用的字必须合乎规定的平仄格式,这样读起来才抑扬间错,和谐动听。这首诗的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用·标出来的字可平可仄,其余的字不能变通。平——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的平声字;仄——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字。按现代汉语说,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字属平;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字属仄。绝句诗上下句之间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这首绝句全首对仗,后两句“欲穷”对“更上”,“千里”对“一层”,“目”对“楼”。我们举《登鹳雀楼》这首诗来说明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绝句还有三种平仄格式,共四种格式。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也都各有四种平仄格式。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只举上例作些提示,不再详细介绍了。如果不想创作这类诗,只是鉴赏前人作品,那么关于格律的要求知道得粗略些,也是无妨的。七言绝句,我们举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来看: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孤帆泊何处? 天涯一望断人肠。表达了送别友人远行时留恋怅惘的感情。全诗四句,28个字,押的是“七阳”韵,平仄按规则。因绝句允许不对仗,这首诗就没有对仗。五言律诗,我们看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这是除夕之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际的诗。全诗八句,40个字,押“十一真”韵,平仄合规则。律诗的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这首的颔联“一年”对“万里”,“将尽”对“未归”,“夜”对“人”;颈联“寥落”对“支离”,“悲”对“笑”,“前事”对“此身”。七言律诗,我们看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这是柳宗元被贬到蛮荒的柳州,送别堂弟柳宗一去江陵时写的诗,情绪极度感伤悲愤。全诗八句,56个字,用的是“一先”韵,平仄合规则,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七言律诗第一句多用韵,也可不用韵,这首用韵。律诗中还有一种“排律”(延长),即把律诗延长至10句以上乃至百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所有出句与对句全要对仗。排律通常为五言。唐代诗歌的样式,在初唐时期已经齐备,到盛唐时期就出现了诗歌创作的高峰。[编辑本段]【盛唐诗歌】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下面分别作扼要介绍。田园山水诗这类诗歌最有名的作者首推王维。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习惯上又称他王右丞。他受佛教思想影响,厌倦官僚生活,长期隐居于辋〔wǎng网〕川别业,热爱自然,熟悉农村,诗写得恬静闲适,具有一种静态美。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表明他归隐田园的志趣。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面这首诗就可以说是一幅田园画。与王维齐名的诗人是孟浩然,原籍襄阳(在今湖北省),常被称为孟襄阳,据说他曾在张九龄官署偶然遇到唐玄宗。玄宗知道他的诗名,命他朗诵诗作。他诵读了《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不才明主弃”(我缺乏才能,所以圣明的君主不用我)一句,玄宗听了大不高兴,说:“是你不求当官,不是我不让你当官,你怎么能怪我!”后来他考进士没被录取,也没正式做官,长期漫游和隐居,以山水诗闻名于世。他的《过故人庄》一诗流传最广: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老朋友杀鸡做饭,请他到村中作客。近看,茂密的绿树严严地围住村庄;远望,青翠的山峦向远方延伸开去。打开轩窗,可见到堆着谷物的场院和青青的菜园;端着酒杯兴致勃勃地聊起桑麻的长势和收获。在这样天然图画中与好友饮醇酒,啖佳肴,纵情谈笑,该是多么快乐和惬意!酒后,朋友间仍恋恋不舍,约定九九重阳节再来欢聚,痛饮美酒,醉赏菊花。储光羲也是一位失意的隐士,他的《钓鱼湾》写了隐居的情趣: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绿荫蔽天,落花飘地,清潭见底,荷动鱼散,渔翁之意不在鱼,单是这美好的景致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日暮罢钓系船,在绿杨芳草中等待好朋友(情人)来相见,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就等于神仙了吗?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也不会没有困扰和烦恼,然而作诗时要暂时抛开它,抓住某一美好的场景和情绪,尽情发挥和渲染,诗人满足了创作欲,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这就叫作诗。[编辑本段]【边塞战争诗】在唐代的对外战争中,许多文人参与进去,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亲身体验,从戎而不投笔,写诗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赞颂将士们的勇武精神,或诅咒战争带来的灾难,于是有了边塞诗派。著名诗人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有代表性: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夜半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诗中的“走马川”、“轮台”、“金山”、“车师”都是常见的北方或西域地名,这里用来做地名的代号,并非实指,所以读诗时不必求真,只注重理解诗意诗情。这首诗一开始,就大笔淋漓地描绘出西域狂风弥天、飞沙走石的恶劣环境。匈奴(代表强悍的北方民族)来犯,狼烟四起;将军带兵奔赴战场迎敌。夜行军兵器互相碰撞,尽管寒风如刀,落雪的五花马背上依然热汗蒸腾,很快又结成冰凌。在帐幕里起草讨敌的檄文(战书),还未等写完,砚台里的墨水已冻成冰块。这样吃苦耐劳勇武向前的军队,一定会使敌人闻风丧胆,不敢交战;那我们就在车师的西门等待胜利凯旋的捷报吧!诗中表现的乐观豪迈的气概,正是盛唐时期时代精神的体现。李颀的《古从军行》也很有名: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军队白天要登上山头了望烽火报警的情况,黄昏时又匆匆赶到交河(在新疆吐鲁番,此代有水的地方,非实指)去饮战马。刁斗是一种铜制的锅,白天用它烧饭,夜里做打更的柝〔tuò拓〕用。军人们背着刁斗在刮得昏天黑地的风沙中艰难行进,这时联想到汉代从这条路远嫁乌孙王的公主一路上弹奏的琵琶曲,一定是充满幽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野营过夜,飘起弥漫天地的大雪,和远处的沙漠连成迷蒙一片。秋夜里南飞大雁的鸣叫声凄厉又哀伤,交战对方的胡兵也耐不住这艰苦生活而落下眼泪。听说朝廷已传下不准后退的命令,只能拚着性命跟随将军(轻车将军为官名)去死战。玉门被遮,即不准退入玉门关,用的是《史记·大宛列传》的典故:贰师将军李广利攻大宛失利,退至敦煌,请求朝廷退兵,汉武帝“闻之大怒,使使(派使者)遮玉门,曰:有敢入者辄斩之!”拚命向前的结果,十有八九是战死,年年有无数人抛骨荒远的异乡,唯一的成果是葡萄(蒲桃)从西域传入中原种植,供富贵者享用。诗中虽流露出哀怨的情绪,基调还是高昂进取的。战争是残酷的。公元714年唐朝军队与吐蕃在临洮的长城堡附近有过一场大战,杀获吐蕃数万人。王昌龄的《塞下曲》写到这场战争: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过后多年,战场依然暗淡凄凉,漫漫的黄尘,杂乱的蒿草,白骨散弃其中,永远被人遗忘。无论死者是哪一方的,对其本人和家庭来说,都是凄惨的悲剧。[编辑本段]【诗仙、诗圣】李白的诗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先人曾流落西域,大约在李白五岁时迁至四川昌隆(今江油县),并在此度过青少年时期。李白家境富裕,少年时饱读百家书,表现出不凡的文学才能。同时好交游,受朋友和社会影响,喜谈修道成仙,向往行侠仗义,慷慨有大志,性格豪放不羁。25岁时离开家乡,漫游长江、黄河南北各地,结交社会名流,以诗文获得很高的社会声望。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友人荐举,唐玄宗召见他,任他为翰林待诏,做皇帝的侍从文人,居长安近三年,使他对宫廷和贵族社会有了直接了解。由于权臣排挤,于天宝三年(公元745年)离开长安,再度开始漫游生活。在洛阳,他与比他小11岁的杜甫相识,结下终生友谊。安史之乱开始时,他已55岁,正在宣城(在今安徽)。在安史之乱中,他怀着报国之情,应永王李璘之邀,入其幕府做事;后李璘被肃宗李亨铲除,李白则被流放夜郎(在今贵州),中途遇赦而归,生活于金陵(今南京)和宣城间,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逝于当涂(在今安徽),享年62岁。李白终生幻想施展抱负,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这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在《上李邕》一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他以《庄子》里讲的那个搅动天海的大鹏自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满自信,受到世人嘲笑,还以孔子(宣父)“后生可畏”的话为自己辩解。诗人在政治上十分天真,实际他未必具备政治家的才干,他的“大言”遭冷笑并不奇怪。然而作为诗人,他却是个天纵之才,是一只遨游天海的大鹏。他一生作诗人,政治上无作为,在他自己看来是不幸,可是对中国文学来说,却是大幸。唐诗如无李白,那就同华美的大厦抽掉一根栋梁,那才是极大的遗憾呢。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是对社会不平的揭露和抨击,如《古风五十九首》之一首: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ní倪〕,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这是讽刺皇帝身边得势的佞幸人物。他们坐着华贵的大车招摇过市,荡起漫天灰尘。一些宦官(中贵)钱多得不得了,修起宏丽的住宅。替皇帝开心的斗鸡人,也坐着带华盖的车耀武扬威。他们鼻孔朝天,喷出的气息仿佛吹动了天空的云霞(极言其骄横),路上行人被吓得不敢靠近。最后诗人慨叹,社会上再也没有许由(洗耳翁)那样的贤人了,谁还能分出好人(尧)和坏人(跖)呢?传说古代的圣君唐尧要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听说后认为污染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河边去洗耳朵,他被认为是厌弃名利的贤人。跖,是传说中古代的“大盗”,当然是作为坏人的代名词。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王朝走下坡路,李白敏感到这一点,在诗中给以暴露和讽刺。李白直接描写人民苦难的诗不太多,但写得极精彩,如《战城南》: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yuān渊〕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首诗用的是汉代乐府诗的题目,有意学习乐府诗的传统,但比汉代那首《战城南》写得更形象,更深刻。“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唐代兵士远离故土到这些地方征战,往往有去无回。有些边疆民族以战争劫掠为业,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战死荒漠之中。秦代修筑长城防备匈奴的地方,至今(“汉家”,唐人习惯用“汉”代称“唐”,实指唐朝)仍然烽火不息,战争不断。战败的马匹在战场上悲鸣寻找它的主人,而它的主人却被乌鸦和鹰啄食,肠子都挂上枯树枝头。士卒战死,领兵的将军也空忙一场,毫无所获。最后诗人用古代兵书的话说:战争可不是好玩的东西,有德的君主只有在不得已时才用到它。唐玄宗好大喜功,连年征战,百姓遭难,这首诗即为此而发。李白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很多,多为杰作。他的这类诗同王维、孟浩然的诗格调不同,如果说王维、孟浩然的风景诗是细致入微的工笔画,李白的风景诗则是飞动椽笔的大写意。他常常不是作一草一木的刻画,而是从宏观摄取大自然的神韵。长江大河,巉〔chán蝉〕岩峭壁,万里风云,幽石古木,一到他笔下立刻飞动起来,为他所驱遣,创造出一个与造化同在的神话般的世界。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庐山景色: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是多么宏大的气势!只有李白的胸怀才能装下这样的气势,只有李白的神笔才能写出这样的气势。又如著名的《蜀道难》中的一段: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挠〕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积累关于云的诗句描写云的诗有:岭上云 【唐】白居易 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能逐东风作雨无?暝鸟飞不到,立地看忘回。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唐】陈师穆 晴晓初春日,紫气隐元君。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鸾骖攀不及,人归悬想处,下帘山足暗,开户日添光。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唐】崔何 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渐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云 【唐】崔涂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闲共鹤忘机。无端却向阳台畔,依林又逐风。影泛绿波中。朝阳复蔽空。出塞引归鸿。色任寒暄变,光将远近同。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安得久踟蹰。江依白帝深。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出处岂虚心。暮归巫峡深。无心都大似无才。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云 【唐】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云 【唐】韩琮 深惹离情霭落晖,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莫向隙窗笼夜月,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白云向空尽 【唐】焦郁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势薄飞难定,光灭太虚中。还施济物功。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云 【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氛氲殊未歇。掩映三秋月。碧落从龙起,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齐梁晴云 【唐】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欲入回陂销。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咏云 【唐】李商隐 捧月三更断,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只应惟宋玉,吐叶间松春。林静翻空少,姑射朝凝雪,阳台晚伴神。悠悠九霄上,应坐玉京宾。赋得含峰云 【唐】李世民 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逐吹起罗文。空将惑楚君。缭绕孤山头。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不应长此留。春云 【唐】李中 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无心亦无滞,舒卷在东风。未见从龙上泬寥。多谢好风吹起后,化为甘雨济田苗。冉冉上天津。捧日终为异,静与霞相近,闲将鹤最亲。白向封中起,不滞浓还淡,无心卷复伸。干吕在逡巡。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观云篇 【唐】刘禹锡 兴云感阴气,晴来意态行,葱茏含晚景,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纷郁出清晨。高似从龙处,浅色类飘尘。玉叶开天际,吾亦非吾躬。帝乡还更暖苍梧。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映林初展叶,旭日消寒翠。霏微将似灭。薄彩临溪散。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绕庵闲伴老僧禅,片云 【唐】齐己 水底分明天上云。一雨吹销万里尘,烛烛万里压天堑。飏雷电光空闪闪,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男巫女觋更走魂。山出云 【唐】沈亚之 片云朝出岫。孤色迥难亲,飘扬经绿野。临江似结鳞,捧日岂无因,常被重重蔽石门,满山晴日照乾坤,地灵曾有剑为龙,官辞凤阙频经岁。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云散 【唐】韦庄 云散天边落照和。关关春树鸟声多,刘伶避世唯沈醉。甯戚伤时亦浩歌,更悲人事逐颓波,青云自有鹓鸿待。莫说他山好薜萝,云 【唐】吴融 南北东西似客身。远峰高鸟自为邻,清歌一曲犹能住。莫道无心胜得人,湘云 【唐】吴商浩 □满湘江云莹空。日西遥望自归处。尽挂九疑千万峰,云 【唐】幸夤逊 因登巨石知来处。静即等闲藏草木。动时顷刻遍乾坤,横天未必朋元恶。不独朝朝在巫峡。楚王何事谩劳魂,苍梧巫峡两相依,似盖好临千乘载。如罗堪剪六铢衣,为霖须救苍生旱。莫向西郊作雨稀,沈沈乍如积,林色黯疑暝。馀辉澹瑶草。浮影凝绮席,时景讵能留。几思轻尺璧,咏云 【唐】姚合 霭霭纷纷不可穷。呈瑞每闻开丽色。避风仍见挂乔松,怜君翠染双蝉鬓。镜里朝朝近玉容,祥辉四望新,泛水结鱼鳞,布叶疑临夏。开花讵待春,愿得承嘉景。有云心更闲,洛浦少高树。裴回不可驻。漠漠又空还,霏微触石新,无心离碧岫。有叶占青春,轻同不让尘,凌空还似翼。映润欲成鳞,疑随出峡神。描写尧帝的古诗!!!!!!!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一十九 唐尧(魏晋·傅玄) 题注:古今乐录曰:唐尧。德化光四表也。唐尧咨务成,积渐终光大,神明道自然,河海犹可凝。元凯以次升。禅让应天历,睿圣世相承。我皇陟帝位,德化飞四表,祥气见其徵。关于暴风的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未见君子,忘我实多!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仰彼朔风。倏忽北徂。愿随越鸟。翻飞南翔。颠狂红叶上阶飞。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初闻澒洞怒涛翻,徐听骖驔战马奔。纸帐蒲团坐清夜,恍如身在若耶村。清光凝露拂烟萝。桂枝斜汉流灵魄,苹叶微风动细波。微风起秋色,大风卷水,林木为摧。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羣类随大风起。微风吹碧海,半醉骑一鹤,习习和风至,远傍白苹生。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寂寂曙风生,迟迟散野轻。四顾天地接。大风正北起,号怒撼危堞。萧飒清风至,悠然发思端。入林翻别叶,绕树败红兰。淙淙三峡水,微风动涟漪。枯荄没古基,驳藓蔽丰碑。向晚微风起,如闻坐啸时。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小雨静楼台,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半偃乍浮光。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玉箓掩不开,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轻飞集竹丛。微风生其间,炎风来何狂?似欲吹山倒。狼籍树底云,散漫屋上草。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渺渺暗无边,出屿见沙明。更值微风起,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静还林石下,猎蕙微风远,飘弦唳一声。林梢明淅沥,松径夜凄清。风雨从北来,入夜殊未止,声乱秋江涛。丽日催迟景,大风从北来,汹汹十万军。草木尽偃仆,道路瞑不分。天受之为云。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龟。朝暗翳白日,暮重压厚坤。高城岌欲动,我屋何足掀。儿怖床下伏,老翁两耳聩,夜艾不知雪,布衾冷似铁,烧糠作微温。岂不思一饮,旭日悬清景,入松声不发,过柳影空摇。扶疏每暗飘。无树暂萧萧。慢逐清烟散,轻和瑞气饶。丰年知有待,歌咏美唐尧。微风蹙水靴文浪,同云幕幕,狂风浩浩,激就六花飞下。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狂风卷絮回,青海风,洞庭风,危墙欲折身若空。西驰南走有何事,雨雪洋洋,大风来加,于燠其寒,举酒劝白云,微风度竹来,时停团扇受微风。草色微风长,莺声细雨和。微风簌簌生蒲苇,小雨霏霏湿芰荷。春阴漠漠土脉润,春寒微微风意和。搏禽俊鹘横空去,卷雨狂风掠野来。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寒风凄紧雨空蒙,微风拂掠生春思,小雨廉纤洗暗妆。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狂风卷野怒涛翻。微风不动金猊香。微风不动天如醉,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狂风推云若山倒,积雪满路行人稀 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成都六月天大风,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蔕胸。大风忽自西南作。寿藤老木不自全,门外岂容存略彴。翁媪惊呼儿女泣,屋瓦飞空吁可愕。空黑还疑鬼神恶。腐儒自笑独耐事,一灯荧荧犹读书。微雨微风隔画帘,金炉檀炷冷慵添。自生。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槭槭微风度,漠漠轻霭生。似乐奏洞庭。维风及雨。维风及颓。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微风故为作妩媚,一片吹入黄金罍。澄霁晚流阔,微风吹绿苹。鳞鳞远峰见,喜怒寒暄直不匀,终无形状始无因。能将尘土平欺客,爱把波澜枉陷人。深知造化由君力,试为吹嘘借与春。落日生苹末,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每岁东来助发生,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帘透骊宫偏带恨,花催上苑剩多情。吹取青云道路平。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龙骧万斛不敢过,细思城市有底忙。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