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金吾的职责:以下选项中是中国古代官职执金吾职责的是?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以下选项中是中国古代官职执金吾职责的是?

应选择 B 皇帝出巡时的仪仗先导

2.三公九卿的职责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殷亦三公九卿。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秦变周法?是以置左右丞相,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史记》,则丞相为三公矣,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为丞相副手“(2)太尉,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3)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掌管宗庙礼仪,属九卿之首。(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5)廷尉,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7)宗正,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三公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三公不再开府。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

3.步兵校尉的主要职责是?

三公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丞相司直,检举不法,秩俸千石。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丞相征事,丞相史,丞相少史,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议曹,主谋议事。辞曹,主评讼事。奏曹,主章奏事。贼曹,主盗贼事。主罪法事。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法曹,主卒徒转运事。仓曹,兵曹,主兵事。金曹,主钱币盐铁事。计相,主郡国上计事。省录众事。主通报事。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卫尉,太仆,廷尉,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属官主要有太史,太祝,太宰,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太常丞,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掌赞天子。礼官大夫,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均都长丞,主山陵上槁输入。都水长丞,主宗庙陵园治水堤。主典台殿事。太史属官:太史令,星历。太史丞,辅佐太史令。侍诏,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太常掾,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大典星,掌星历。望气佐,主望气。明堂丞,掌守明堂。灵台丞,掌守灵台。灵台侍诏,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太乐属官: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太乐令助手。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乐人八佾舞,凡祭祀时为之乐舞。太祝属官: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太祝丞,掌祝小神事。协助令,祝人,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太宰属官:秩俸六百石,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太宰丞,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明堂丞,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百石至斗食,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宰人,主厨。屠者,卫士,主警卫。国有大事时主卜问。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具体办事者。太医属官:太医令,太医丞,掌医药。诸宗庙寝属官:令,守宗庙,掌案行扫除。食监,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丞,秩俸四百石。校长,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监丞,铜印黄绶,食监助手。寝陵园食官属官:卫士,主诸庙陵园警卫。博士属官:祭酒,铜印黑绶,博士,秩俸比六百石,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博士弟子,歌吹诸生。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光禄丞,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五官中郎将,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仆射,秩俸比六百石,常侍谒者,主宾赞受事。主事,掾。秦时官名,西汉景帝初更名为中大夫令,有元年复为卫尉。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卫尉官吏:秩俸中二千石,卫尉丞,卫尉卿助手。公车司令,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南宫卫士令,南宫卫士丞,南宫卫士,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卫尉员吏,卫尉卫士,掌剑戟,右都侯,宫殿掖门司马,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太仆官吏:太仆卿,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太厩令,太厩丞,未央令,未央丞,边郡六牧师苑令,边郡六牧师苑丞;考工令,制作兵器,弓弩刀铠。考工左丞,考工右丞,协助考工令。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廷尉官吏:秩俸中二千石。廷尉丞,廷尉左监,廷尉右监,廷尉左平,廷尉右平,廷尉正。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大鸿胪官吏:鸿胪文学,大行治礼丞,行人,翻译,主客。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宗正官吏:宗正卿,宗正丞,秩俸比千石,宗正员吏,公主家令,公主丞。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大司农官吏:大司农,银印青绶。大司农丞,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大司农部丞,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治粟都尉,均输令,均输丞;籍田令,籍田丞;斡官令,斡官丞;盐市令,盐市丞;郡国盐铁官,常平仓官,大司农史,稻田使者,郡国农官,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少府机构官吏: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掌山河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少府丞,辅佐少府卿治事。率符节台,主符节事。兰台属官:御史中丞,领殿中兰台,掌图书秘籍,受公卿奏事,纠举不法。侍御史,分五曹办事。留台治百官。尚书属官:尚书令。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吏民上书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四夷事。三公尚书,太医令,协律都尉,掌校正乐律。供皇帝服御诸令丞属官:钩盾令,主近苑囿。主作器物。尚书待治,尚书令的属官。主天子衣服。采珍宝金玉令,主才珠宝金玉。主膳食,属官有尚食,尚席,食监三丞。若卢令,主藏兵器。水衡都尉,有五丞。水衡都尉丞,协助水衡都尉。主上林,均输令,均输丞,协助均输令。技巧令,掌天子六厩。辩铜令,主分辨铜之种类。黄门令丞属官:黄门令,黄门驸马,除九卿外的其他诸卿 1,执金吾 执金吾领京师北军,掌京师徼循。执金吾的官吏:执金吾,武库令,武库丞;都般令,式道左中侯,式道右中侯,左京辅都尉,左京辅都尉丞;右京辅都尉,右京辅都尉丞。原为将作少府,本是从少府中分离出来,主要是掌治宫室。将作大匠的官员:将作大匠,银印青绶。石库,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大长秋 大长秋是后宫皇后的官署,原名为都尉,原名为内史或是右内史。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郡国的编制:郡守,国相,掌一国大小事。都尉,郡丞,秩俸六百石,长史,五官掾,郡府属官:主记事掾史,录事掾史,主记。奏事掾史,主奏议事。少府史,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门下督贼曹,巡查侍从。门下贼曹,主侍卫。府门亭长,门下议曹史,门下掾,门下史,门下小吏,杂务人员。民政官员:农桑。主垦埴畜养。水曹掾史,郡国水利人员。主时节祭祀。尾数之检核。财政官员:主货币盐铁事。主上计之事。主市政。兵政官员:主兵事。主徒卒转运事。政法官员:主盗贼事。掌边塞之职。主捕盗贼。辞曹掾史,主辟讼事。交通官员:督邮掾,主奉诏系捕,催租点兵。主漕运粮草事。教育卫生官员:学官掾史,主郡学校事。郡掾祭酒,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西域都护府官吏:西域都护丞,西域都护司马,西域都护千人。县制 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汉朝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邑。国是侯国;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少数民族居住的称为道。县官员:县令,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县尉,县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县府门长,督乡事。主记室,管文书。少府,门下贼曹,门下议曹,参议诸事。门下掾史,闾师。县史,秩俸百石以下。县以下的机构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设伍长。

4.汉朝是都有什么官职?又分别是什么职能?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职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 掌星历。 望气佐, 主望气。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 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 秩俸百石, 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 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协助令,丞。 祝人, 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 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 主厨。 屠者, 主屠牲。 卫士, 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 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 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 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 主宗庙。 寝郎, 主守寝。 园郎, 主守园。 员吏, 卫士, 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 秩俸比六百石, 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 秩俸千石, 车郎将, 秩俸比千石, 户郎将, 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 秩俸比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做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 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 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 秩俸六百石, 谏议大夫, 秩俸六百石, 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议郎, 秩俸六百石, 为皇帝谋事。 仆射, 秩俸比千石, 主宾赞受事。 谒者, 秩俸比六百石, 主宾赞受事。 常侍谒者, 秩俸六百石, 主宾赞受事。 给事谒者, 秩俸四百石, 主宾赞受事。 主事, 员吏, 掾。 3,卫尉 卫尉,秦时官名,西汉景帝初更名为中大夫令,有元年复为卫尉。 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 卫尉官吏: 卫尉卿, 秩俸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卫尉丞, 秩俸千石, 卫尉卿助手。 公车司令, 秩俸六百石, 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 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宫卫士丞, 南宫卫士员吏, 南宫卫士, 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北宫卫士丞, 北宫卫士员吏, 北宫卫士, 卫尉员吏, 卫尉卫士, 左都侯, 秩俸六百石, 掌剑戟,缴巡宫。 右都侯, 秩俸六百石, 宫殿掖门司马,秩俸比千石。 4,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 太仆官吏: 太仆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 太仆丞, 太厩令, 太厩丞, 太厩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马令, 家马丞, 家马尉; 边郡六牧师苑令, 边郡六牧师苑丞; 考工令, 秩俸六百石, 制作兵器,弓弩刀铠。 考工左丞, 协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 协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廷尉丞, 廷尉左监, 廷尉右监,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鸿胪 大鸿胪,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 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 大鸿胪官吏: 大鸿胪,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鸿胪文学, 大行治礼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译,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 宗正官吏: 宗正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宗正丞, 秩俸比千石, 宗正员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官吏: 大司农,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大司农丞,秩俸千石, 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 大司农部丞, 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 治粟都尉, 太仓令, 太仓丞; 均输令, 均输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内令, 都内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盐市令, 盐市丞; 郡国盐铁官, 常平仓官, 大司农史, 稻田使者, 郡国农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少府机构官吏: 官名 俸禄 职掌 少府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掌山河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 秩俸比一千石, 辅佐少府卿治事。 符节令, 秩俸六百石, 率符节台,主符节事。 兰台属官: 御史中丞,秩俸一千石, 领殿中兰台,掌图书秘籍,受公卿奏事,纠举不法。 侍御史, 秩俸六百石, 分五曹办事。 御史员, 秩俸六百石, 留台治百官。 尚书属官: 尚书令, 秩俸一千石, 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纳。 尚书仆射,秩俸六百石, 主章奏文书,尚书令不在时,可代行时。 尚书丞, 秩俸四百石, 佐尚书仆射。 侍曹尚书, 主丞相御史事。 二千石曹尚书, 主刺史二千石事。 户曹尚书, 主吏民上书事。 客曹尚书, 主外国四夷事。 三公尚书, 主断狱事。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掌诸医。 协律都尉, 掌校正乐律。 供皇帝服御诸令丞属官: 织室令, 主织。 东园匠令, 做陵内器物,有十六丞。 钩盾令, 主近苑囿。 尚方令, 主作器物。 尚书待治, 尚书令的属官。 御府令, 主天子衣服。 采珍宝金玉令, 主才珠宝金玉。 太官令, 主膳食,属官有尚食,尚席,食监三丞。 汤官令, 主饼饵。 导官令, 主择米。 若卢令, 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 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 协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 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输令, 有四丞。 均输丞, 协助均输令。 御羞令, 禁圃令, 辑濯令, 钟官令, 主铸钱。 技巧令, 六厩令, 掌天子六厩。 辩铜令, 主分辨铜之种类。 黄门令丞属官: 黄门令,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黄门,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驸马,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谒者,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署长,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诸卿 1,执金吾 执金吾领京师北军,掌京师徼循。 执金吾的官吏: 执金吾, 秩俸二千石。 中垒令, 中垒丞; 寺令, 寺丞; 武库令, 武库丞; 都般令, 都般丞; 式道左中侯, 式道左中丞; 式道右中侯, 式道右中丞; 左京辅都尉, 左京辅都尉丞; 右京辅都尉, 右京辅都尉丞。 2,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原为将作少府,本是从少府中分离出来,主要是掌治宫室。 将作大匠的官员: 将作大匠,秩俸二千石,银印青绶。 石库, 东园主章, 六章长丞, 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 3,大长秋 大长秋是后宫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风 右扶风,原名为都尉,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为内史或是右内史。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6,左冯翊。 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四,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 郡国的编制: 郡守, 秩俸二千石, 掌一郡大小事。 国相, 秩俸二千石, 掌一国大小事。 都尉, 比二千石, 郡丞, 秩俸六百石, 长史, 秩俸六百石, 功曹史, 五官掾, 督邮, 郡府属官: 主记事掾史, 主录记事。 录事掾史, 主记。 奏事掾史, 主奏议事。 少府史, 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 门下督贼曹, 主兵卫,巡查侍从。 门下贼曹, 主侍卫。 府门亭长, 主守卫。 门下议曹史, 主谋议。 门下掾, 杂务人员。 门下史, 杂务人员。 门下书佐, 杂务人员。 门下小吏, 杂务人员。 民政官员: 户曹掾史, 主民户,祭祀,农桑。 田曹掾史, 主垦埴畜养。 水曹掾史, 郡国水利人员。 时曹掾史, 主时节祭祀。 比曹掾史, 主郡内财物,尾数之检核。 财政官员: 仓曹掾史, 主仓谷事。 金曹掾史, 主货币盐铁事。 计曹掾史, 主上计之事。 市掾, 主市政。 兵政官员: 兵曹掾史, 主兵事。 尉曹掾史, 主徒卒转运事。 政法官员: 贼曹掾史, 主盗贼事。 塞曹掾史, 掌边塞之职。 贼捕掾, 主捕盗贼。 决曹掾史, 断罪决狱。 辞曹掾史, 主辟讼事。 交通官员: 督邮掾, 主奉诏系捕,录送囚徒,催租点兵。 法曹掾史, 主邮驿。 漕曹掾史, 主漕运粮草事。 教育卫生官员: 学官掾史, 主郡学校事。 郡掾祭酒, 主教育。 学经师, 主教育。 文学史, 主教育。 医曹掾史, 主医药事。 五,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 西域都护府官吏: 西域都护, 秩俸二千石, 西域都护副较尉,秩俸比二千石, 西域都护丞, 西域都护司马, 西域都护候, 西域都护千人。 六,县制 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汉朝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国,邑。国是侯国;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少数民族居住的称为道。 县官员: 县令, 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县长, 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 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功曹史, 总揆众事。 县尉, 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掌县军事。 县丞, 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主簿, 县府门长,官众事。 廷掾, 督乡事。 主记室, 管文书。 少府, 主财用。 门下游缴, 门下贼曹, 主兵卫。 门下议曹, 参议诸事。 门下掾史, 闾师。 县佐, 县史, 秩俸百石以下。 七,县以下的机构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里,亭。 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乡官主要有三老。蔷夫,游缴。三老掌教化,蔷夫掌一乡之行政,兼收赋税,游缴捕盗贼,官治安。 乡下有里,什,伍。里设里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亭设亭长,秩俸百石以下。

5.中国古代官员名称及职责

1、远古尧时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虞掌管山泽的官员典乐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2、秦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秦)督道仓吏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秦)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秦)3、汉、三国时期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武骑常侍皇帝的侍从都尉即郡尉,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千石骁骑都尉禁卫军将官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轻车将军汉时杂号将军之一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长史大将军的秘书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国相相当于太守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典军校尉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典军校尉是其中之一御使中丞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太守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4、宋通直郎随奉太子的侍从官承信郎武职官最后一阶,秉义郎武职官第45阶武翼郎武职官第41阶宣抚使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听命于县尉,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司录参军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局务官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县尉掌管训练兵盯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兵马都监马步军统制官。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监当官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典级掌礼仪制度的官员。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同都统制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团练使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钤辖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内宫侍卫官“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提举原意管理,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地方府兵将领子将从五品下中书令即内史,最高辅政官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右补阙咨询建议官员前锋游弈使前哨巡逻官左散骑常侍议政官之一6、宋通直郎随奉太子的侍从官承信郎武职官最后一阶,成忠郎武职官第48阶,秉义郎武职官第45阶武翼郎武职官第41阶宣抚使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节级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司录参军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局务官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县尉掌管训练兵盯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兵曹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兵马都监马步军统制官。都监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监当官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典级掌礼仪制度的官员。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同都统制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御营使统管全国军事。团练使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钤辖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武经郎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内宫侍卫官”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提举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大理评事签书判官掌管刑狱的京官。参政知事宰相的辅助。起居舍人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中书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7、明尚书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各部正官“侍郎六部中各部的副官”布政使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按察使一省之司法掌握者。都指挥使一省之兵权掌握者。殿阁大学士皇帝的顾问人员。成为实际的宰相。总督始于明代。凡用兵时派部院大臣总督军务,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文职外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正国级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文职外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 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副厅级加】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

6.秦朝三公九卿的职能,以及官邸所在。

三公九卿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将御史大未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根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沿袭了西汉三公制。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7.中国古代有哪些官职?是汉朝。还有它们相应的职责。

汉代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丞相司直,秩俸千石。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丞相征事,丞相史,丞相少史,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议曹,主谋议事。辞曹,主评讼事。奏曹,主章奏事。贼曹,主盗贼事。主罪法事。集曹,主簿计事,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法曹,主卒徒转运事。仓曹,兵曹,主兵事。金曹,主钱币盐铁事。计相,主郡国上计事。省录众事。主通报事。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卫尉,太仆,廷尉,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属官主要有太史,太祝,太宰,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太常丞,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掌赞天子。礼官大夫,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主山陵上槁输入。主宗庙陵园治水堤。太史属官:太史令,星历。太史丞,辅佐太史令。侍诏,分掌星历,龟卜,太常掾,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大典星,掌星历。望气佐,掌守明堂。灵台丞,掌守灵台。灵台侍诏,分掌星,钟律之事。太乐属官: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太乐令助手。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乐人八佾舞,凡祭祀时为之乐舞。太祝属官: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太祝丞,掌祝小神事。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太宰属官:校长,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监丞,铜印黄绶,食监助手。寝陵园食官属官:卫士,主诸庙陵园警卫。博士属官:祭酒,铜印黑绶,博士,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博士弟子,歌吹诸生。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光禄丞,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五官中郎将,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仆射,秩俸比六百石,常侍谒者,秩俸四百石,主宾赞受事。主事,掾。秦时官名,西汉景帝初更名为中大夫令,有元年复为卫尉。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卫尉官吏:秩俸中二千石,卫尉丞,卫尉卿助手。公车司令,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南宫卫士令,南宫卫士丞,南宫卫士,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卫尉员吏,卫尉卫士,掌剑戟,右都侯,宫殿掖门司马,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太仆官吏:太仆卿,银印青绶,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太厩令,太厩丞,未央令,未央丞,边郡六牧师苑令,边郡六牧师苑丞;考工令,制作兵器,弓弩刀铠。考工左丞,考工右丞,协助考工令。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廷尉官吏:秩俸中二千石。廷尉丞,廷尉左监,廷尉右监,廷尉左平,廷尉右平,廷尉正。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大鸿胪官吏:鸿胪文学,大行治礼丞,行人,翻译,主客。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宗正官吏:宗正卿,宗正丞,宗正员吏,公主家令,公主丞。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大司农官吏:大司农,银印青绶。大司农丞,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大司农部丞,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治粟都尉,均输令,均输丞;籍田令,籍田丞;斡官令,斡官丞;盐市令,盐市丞;郡国盐铁官,常平仓官,大司农史,稻田使者,郡国农官,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少府机构官吏: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掌山河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少府丞,辅佐少府卿治事。率符节台,主符节事。兰台属官:御史中丞,领殿中兰台,掌图书秘籍,受公卿奏事,纠举不法。侍御史,分五曹办事。留台治百官。尚书属官:尚书令,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纳。尚书仆射,秩俸六百石,主章奏文书,尚书令不在时,可代行时。尚书丞,秩俸四百石,佐尚书仆射。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吏民上书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四夷事。三公尚书,太医令,协律都尉,掌校正乐律。供皇帝服御诸令丞属官:钩盾令,主近苑囿。主作器物。尚书待治,尚书令的属官。主天子衣服。采珍宝金玉令,属官有尚食,尚席,食监三丞。若卢令,主藏兵器。水衡都尉,有五丞。水衡都尉丞,协助水衡都尉。主上林,均输令,均输丞,协助均输令。掌天子六厩。辩铜令,主分辨铜之种类。黄门令丞属官:黄门令,黄门驸马,除九卿外的其他诸卿 1,执金吾 执金吾领京师北军,掌京师徼循。执金吾的官吏:执金吾,武库令,武库丞;式道左中侯,式道右中侯,左京辅都尉,左京辅都尉丞;右京辅都尉,右京辅都尉丞。原为将作少府,本是从少府中分离出来,主要是掌治宫室。将作大匠的官员:将作大匠,银印青绶。石库,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大长秋 大长秋是后宫皇后的官署,原名为都尉,原名为内史或是右内史。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郡国的编制:郡守,掌一郡大小事。国相,掌一国大小事。都尉,郡丞,长史,五官掾,郡府属官:主记事掾史,录事掾史,主记。奏事掾史,主奏议事。少府史,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门下督贼曹,巡查侍从。门下贼曹,主侍卫。府门亭长,门下议曹史,门下掾,门下史,门下小吏,杂务人员。民政官员:农桑。主垦埴畜养。水曹掾史,郡国水利人员。主时节祭祀。尾数之检核。财政官员:主货币盐铁事。主上计之事。主市政。兵政官员:主徒卒转运事。政法官员:主盗贼事。掌边塞之职。主捕盗贼。辞曹掾史,主辟讼事。交通官员:督邮掾,主奉诏系捕,催租点兵。主漕运粮草事。教育卫生官员:学官掾史,主郡学校事。郡掾祭酒,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西域都护府官吏:西域都护丞,西域都护司马,西域都护千人。县制 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汉朝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邑。国是侯国;邑是皇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少数民族居住的称为道。县官员:县令,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县尉,县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县府门长,督乡事。主记室,少府,门下贼曹,门下议曹,参议诸事。门下掾史,闾师。县史,秩俸百石以下。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
437907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