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赤道周长:古人怎样测地球赤道周长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古人怎样测地球赤道周长

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日影长度差异来推算地球周长。最早根据日影长度计算地球周长的是古希腊科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约公元前240年,他根据亚历山大港与阿斯旺之间不同的正午时分的太阳高线及三角学计算,以斯塔蒂亚(stadia)为单位出地球的直径。斯塔蒂亚乃是古希腊的长度单位,如按雅典的长度算,则地球周长为46620公里,若按埃及的长度算,其误差小于2%。伊斯兰世界最早的子午线实测是在公元814 年,由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米(约783—850)参与组织,测算结果得出子午线一度长为111.815 公里(现代理论值为110.6 公里),子午线共计360°,地球周长就是40253.4公里。我国在元代由僧一行也组织了一次这种测量活动。当时测量的范围很广,南到约北纬18 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等十三处,超出了现在中国南北的陆地疆界。这样的规模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空前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黄河两岸平原地区测量的四个点,差不多在同一经度上。北极高度相差1.5 度,从而得出大约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这实际上给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度。

2.赤道周长是多少千米

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扩展资料赤道经过的行星级地貌: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赤道经过的山脉: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巴都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哈马黑拉岛、马尔代夫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赤道穿过的气候区:

3.地球的周长是多少?

也就是地球赤道的周长,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24,扩展资料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赤道经过的行星级地貌: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赤道经过的山脉: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巴都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哈马黑拉岛、马尔代夫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赤道穿过的气候区:

4.地球转一圈的周长是多少公里

地球转一圈长度,也就是地球赤道的周长,长度大约为40075千米。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378.2km,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24,901英里)。扩展资料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赤道经过的行星级地貌: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赤道经过的山脉:安第斯山脉赤道经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岛屿(群岛):巴都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哈马黑拉岛、马尔代夫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赤道穿过的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地气候活动于赤道的天气系统:两信风带、赤道西风带、赤道辐合带等赤道穿过的河流、湖泊:非洲:刚果河、奥果韦河、朱巴河、维多利亚湖;南美洲:亚马逊河;亚洲:卡普阿斯河赤道经过的海:几内亚湾、赤道海峡、明打威海峡、望加锡海峡、托米尼湾、马鲁古海、哈马黑拉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赤道

5.地球的半径,周长和表面积是多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主体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内地核。拥有由外地核产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气体包围,主要成分为氮、氧、氩。扩展资料化学组成:构成地球的主要化学元素有铁(32.1%)、氧(30.1%)、硅 (15.1%)、镁(13.9%)、硫(2.9%)、镍(1.8%)、钙(1.5%)、铝(1.4%);例如钨、金、汞、氟、硼、氙等。由于质量层化(质量较高者向中心集中)的缘故,构成地核的主要化学元素是铁(88.8%),其他构成地核的元素包括镍(5.8%)和硫(4.5%),以及质量合共少于1%的微量元素。

6.赤道周长是多少千米?

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24,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其以北是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赤道的地貌气候: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

7.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6371.004千米,人们对于地球的结构直到最近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地球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对于了解地球的运动、起源和演化,探讨其它行星的结构,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水圈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1024克。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生物圈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岩石圈对于地球岩石圈。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层,也称过渡带层)、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外核液体圈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它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的液体构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称为E层,它是外核液体圈与固体内核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固体内核圈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平均地球密度为5.515克/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克/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行星地球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A)。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其轨道长半径为149597870千米,轨道偏心率为0.0167,公转轨道运动的平 均速度是29.79千米/秒。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 6378 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7 克/厘米。地球的尺度和其他参量见表。天体圆如弹丸“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在远古就已模糊地存在了。测量夏至的日影长度和北极的高度,相当于地球半径为7600千米。比现代的数值约大20%,这是地球尺度最早的估计( 埃及人的测量更早 一些,精确的地形测量只是到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才有可能,而地球形状的概念也逐渐明确。地球并非是很规则的正球体,它的表面可以用一个扁率不大的旋转椭球面来极好地逼近。扁率e为椭球长短轴之差与长轴之比。是表示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参量。经过多年的几何测量、天文测量以至人造地球卫星测量,它的数值已经达到很高的精度。这个椭球面不是真正的地球表面,所以也叫做参考椭球面,子午圈上一平均度是111.1千米。赤道上一平均度是111.3千米,在参考椭球面上重力势能是相等的,所以在它上面各点的重力加速度是可以计算的。式中g0是海拔为零时的重力加速度:知道了地球形状、重力加速度和万有引力常数G=6.670×10-11牛顿·米2/千克2,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为 5.976×1027克。自转 由于地球转动的相对稳定性,人类生活历来都利用它作为计时的标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日。本身的位置变化,造成了地面各点的纬度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两种成分:是大气和海水等季节性变化所引起的,另一种成分以14个月为周期,振幅约为0.15〃,是地球内部变化所引起的,叫做张德勒摆动,转速的变化造成日长的变化。长期变化是减速的,是潮汐摩擦的结果;季节性变化最大可使日长变化0.6毫秒,是气象因素引起的;不规则的短期变化,最大可使日长变化4毫秒,是地球内部变化的结果。表面形态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表面形态是极复杂的,地表的各种形态主要不是外力造成的,它们来源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地壳运动的起因至少有以下几种设想:①地球的收缩或膨胀。许多地学家认为地球一直在冷却收缩,因而造成巨大的地层褶皱和断裂。地面流出去的热量和地球内部因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而生出的热量是同量级的。也有人提出地球在膨胀的论据。②地壳均衡。在地壳以下的某一定深度,单位面积上的载荷有一种倾向于均等的趋势。地面上的巨大高差为地下深部横向物质流动所调节。③板块大地构造假说——地球最上层约八、九十千米厚的岩石层是由几块巨大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就产生地面上一切大地构造现象。但不少人认为地球内部物质的对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电磁性质 地磁场并不指向正南。地磁偏角随地而异。真正地磁场的形态是很复杂的。它有显著的时间变化,最大的变化幅度可达到总地磁场的千分之几或更高。长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短期变化来源于电离层的潮汐运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在地磁场中,用统计平均或其他方法将短期变化消去后就得到所谓基本地磁场。用球谐分析的方法可以证明基本地磁场有99%以上来源于地下,而相当于一阶球谐函数部分约占80%,这部分相当于一个偶极场,短期变化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平静变化是经常出现的,比较有规律并有一定的周期,变化的磁场强度可达几十纳特;干扰变化有时是全球性的,基本磁场也不是完全固定的,磁场强度的图像每年向西漂移0.2°~0.3°,这就指出地磁场的产生可能是地球内部物质流动的结果。现在普遍认为地球核主要是铁镍组成的(还包含少量的轻元素)导电流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便产生电流。这种电磁流体的耦合产生一种自激发电机的作用,因而产生了地磁场。这是当前比较最为人接受的地磁场成因的假说。当岩浆在地磁场中降温而凝固成岩石时,便受到地磁场磁化而保留少许的永久磁性,大多数岩浆岩都带有磁性,其方向和成岩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由相同时代的不同岩石标本可以确定成岩时地球磁极的位置。但由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标本所确定的地磁极位置却是不同的。磁化方向恰好和现代的地磁场方向相反。这是由于地球在形成之后,地磁场曾多次自己反向的结果。按照自激发电机地磁场成因假说,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可以感应地下电流,而地下电流又引起地面的感应磁场。地下电流同地下物质的电导率有关,因而可由此估计地球内部的电导率分布。现在所能取得的一致意见是电导率随深度而增加,在60~100千米深度附近增加很快。电导率又有明显的变化,此处相当于地幔中的过渡层(又叫C层)。温度和能源 地面从太阳接受的辐射能量每年约有10焦耳,但绝大部分又向空间辐射回去,只有极小一部分穿入地下很浅的地方。浅层的地下温度梯度约为每增加30米,由温度梯度和岩石的热导率可以计算热流。由地面向外流 出的热量。假设地球形成时最初是相当均匀的,以后才演变成为现在的层状结构,这样就会释放出一部分引力势能,这将导致地球的加温。地球是越转越慢的。地球自形成以来,旋转能的消失估计大约有1.5×1031焦耳,还有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的能量,地面附近的温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几十千米深度以下。地下深处的传热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由热传导的理论去估计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但根据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的考虑,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是可以估计的。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温度约为4300℃,地球中心的温度,内部结构 地球的分层结构基本上是按地震波( P和S )的传播速度划分的。地球上层有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
463749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