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资料:李时珍的资料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李时珍的资料

李时珍(1518—1593),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去世。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扩展资料李时珍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着手编写,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因编著时间长。《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与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一本集体著作,《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是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2.李时珍 资料

名人简介:名人姓名: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是当地名医,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

3.李时珍&《本草纲目》资料

关于李时珍弃文从医的故事: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父亲李言闻,是当时著名医生。在家庭耳濡目染下,李时珍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李时珍家后院种植了一些药草。母亲每天都会去整理这些草药,李时珍很小,他总跟在母亲身后好奇地拔拔草叶子,父亲见儿子那么喜欢草药,并介绍它们的功用和药性。医生的地位很低,他的父亲并不希望李时珍从医,而是希望他能走上仕途,做大官,光宗耀祖。父亲对李时珍说:时珍啊“医学上的事情,你帮帮忙就够了,不妨多读点书,去考取功名吧,李时珍遵从了父亲的意愿。参加了县里的科学考试”中了秀才,他连着三次考举人的乡试。都落榜了,他恳求父亲。现在疾病流行“人们饱受痛苦。那些官员却对此不闻不问,我怎么能去做这样的狗官呢。而从医却可以减轻苍生病痛,救人性命,古人有以学术报亲?那我就从医报父吧,您还是让我学医吧。父亲听了李时珍这番话,被他的济世胸怀打动。终于同意了他的想法。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

4.李时珍的事迹

关于李时珍弃文从医的故事: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父亲李言闻,是当时著名医生。在家庭耳濡目染下,李时珍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李时珍家后院种植了一些药草。母亲每天都会去整理这些草药,给它们施肥浇水,那时,李时珍很小,他总跟在母亲身后好奇地拔拔草叶子,或趴在地上看。有时还冒出一两个问题。父亲见儿子那么喜欢草药,就教他如何辨识,并介绍它们的功用和药性。但是在那个时代,医生的地位很低,他的父亲并不希望李时珍从医,而是希望他能走上仕途,做大官,光宗耀祖。 这一天,父亲对李时珍说:“时珍啊,医学上的事情,你帮帮忙就够了。你这么聪明,不妨多读点书,去考取功名吧。” 李时珍遵从了父亲的意愿,参加了县里的科学考试,中了秀才。可是到了后来,他连着三次考举人的乡试,都落榜了。 回乡后,他恳求父亲:“我不去考官了。你看,现在疾病流行,人们饱受痛苦。那些官员却对此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我怎么能去做这样的狗官呢?而从医却可以减轻苍生病痛,救人性命。古人有以学术报亲,那我就从医报父吧。您还是让我学医吧。” 父亲听了李时珍这番话,被他的济世胸怀打动,终于同意了他的想法。拓展资料: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5.李时珍和庞宪的资料

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儒略历1518年7月3日,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兼管良医所事务,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李家世代业医。父亲李言闻”民间医生地位很低。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搜罗百氏“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他多次出外采访,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当地人请教“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地方药物,是治病常用的药,《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头一年下种。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有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蕲蛇牙尖有剧毒。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中国画《李时珍采药图》那里有个狻猊(Suān ní)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达尔文称赞它是“他逝世后遗体被安葬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庞宪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是锦衣卫副都统,后来进入太医院修读,医官“是太医院的高材生,主修外伤骨科,因为做过军医,认为医病如打仗,喜欢把三十六计融汇医理当中,在濒湖庞宪邂逅慕榕。决意于太医院毕业后,太医院内。后来终于被李时珍高超的医药技术收服,方知慕榕是时珍之妻,庞宪不惜冒著帮凶的罪名,追随时珍逃离太医院,庞宪一直追随时珍到他完成《本草纲目》。在李时珍逝世后,庞宪亦成为濒湖一带的名医。

6.李时珍的资料50字左右

李时珍明朝中期湖北黄冈蕲春人,出生医药世家,编撰《本草纲目》。

7.李时珍简介(100)字

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
465087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