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二)翻译 时间:2023-01-01 17:17:25 由诗词网小编 分享 复制全文 下载本文 诗词网小编2023-01-01 17:17:25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目录1.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二)翻译2.杂诗十二首 其二 写作背景3.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4.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后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5.杂诗十二首其二的诗眼是哪句去 应该如何理解6.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如何鉴赏7.杂诗十二首其二 主旨,艺术结构,思想内容1.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二)翻译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风吹入户,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杂诗十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素月出东岭。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创作背景这组诗共十二首,约作于陶渊明54岁时,即为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37岁时,作品鉴赏这组杂诗。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杂诗十二首》的基调,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2.杂诗十二首 其二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他的生平经历使他深深了解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陶渊明共有《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义熙十年(414),大都感慨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写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杂诗十二首其二》作者:陶渊明白日沦西河(阿),素月出东岭。荡荡空中景。夜中枕席冷。挥杯劝孤影。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风吹入户,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3.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杂诗十二首(其二)》创作背景:此诗为《杂诗十二首》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忽已亲此事,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此诗做于陶潜辞官归园田居八年后。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对人生的叹息,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杂诗十二首(其二)》作者。素月出东岭:荡荡空中景。夜中枕席冷。挥杯劝孤影。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东晋诗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诗句简析“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他的生平经历使他深深了解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4.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后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素月出东岭,荡荡空中景。夜中枕席冷。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念此怀悲凄,志不得伸的意思作者在诗中屡有表示。【翻译】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风吹入户,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赏析】该诗是《杂诗》中的第二首,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叹老伤时的惋惜之情,流露出壮志难酬的苦闷。描写室外的秋夜月色:转瞬之间,遍地万里银辉,空中皎洁幽明。这四句写景,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从黄昏到月亮升空之间的晦明变化,创设了一个空明清澈,广袤无垠的阔大境界。清代方东树评论说:白描情景“空明清澈,气韵清高,实足极为确切的评价。风来入房户”重点写室内人物的内心感触“微风吹来”床上的枕席变得冰冷起来,这才从气候的变化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觉得秋夜是如此漫长。结合屋内情形,枕席冰冷、辗转难眠。不仅渲染出秋夜室内寒冷的气氛,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而岁月飞逝的遗憾之情。独居寒室“欲说无人应答”5.杂诗十二首其二的诗眼是哪句去 应该如何理解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原文】白日沦西阿[1],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2];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注释】[1]阿:大陵。西阿:犹言西山,和下旬“东岭”相对。[2]骋:伸展。志不得伸的意思作者在诗中屡有表示。【翻译】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赏析】该诗是《杂诗》中的第二首,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叹老伤时的惋惜之情,流露出壮志难酬的苦闷。该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描写室外的秋夜月色:白日沉落西山,圆月出于东岭,转瞬之间,遍地万里银辉,空中皎洁幽明。这四句写景,极富层次,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从黄昏到月亮升空之间的晦明变化,创设了一个空明清澈,广袤无垠的阔大境界。清代方东树评论说:“白描情景,空明清澈,气韵清高,非庸俗摹习所及。”实足极为确切的评价。“风来入房户”以下四句,重点写室内人物的内心感触。微风吹来,床上的枕席变得冰冷起来,这才从气候的变化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觉得秋夜是如此漫长。这几句诗,结合屋内情形,枕席冰冷、辗转难眠,不仅渲染出秋夜室内寒冷的气氛,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欲言无予和”以下六句,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而岁月飞逝的遗憾之情。独居寒室,欲说无人应答,只能举杯面向自己的身影无言而视。想到日月穿梭,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这种痛苦又有谁能领会?该诗描写生动、形象,创造了一种苍茫浩渺的意境。情由景生,景生含情,情景交融,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用词准确精当,对仗工整妥贴,音韵和谐优美,是一篇极具影响力的作品。6.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如何鉴赏阿者”广大貌,辉与景,皆指月光,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万里空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而荡荡辉景。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明月,便换不得“素月”风来入房户“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之意”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忆我少壮时”《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能见出志向之远大。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7.杂诗十二首其二 主旨,艺术结构,思想内容素月出东岭。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挥杯劝孤影[4]。有志不获骋[5]。念此怀悲凄,婀”对答“诗歌的思想内容: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独特的艺术构思,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诗歌的主旨,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衬托出,的凄寒心境“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