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起八代之衰: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人是谁???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人是谁???

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的唐代文学家韩愈,走入仕途后又因性格耿直、直言无忌而贾祸,一贬阳山、再贬为博士、三贬潮州、颠沛流离。二、北宋古文运动即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文人。极力推崇韩、柳,掀起一次新的古文运动,一面反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一面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

2.“文起八代之衰”简释

【原句】文起八代之衰。【翻译】韩愈的古文兴起于盛行了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等八个朝代之久的(重形式轻内容的浮靡)文风的衰败。【注释】1、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潮州韩文公庙碑》是苏轼于元祐七年(1092)三月,受潮州知州王涤的托请,替潮州重新修建的韩愈庙所撰写的碑文。文起八代之衰“这里指韩愈的文章:指的是韩愈所倡导的;引领了当时的文章风气。由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唐宋古文运动,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个朝代“这里指盛行了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等八个朝代之久的重形式轻内容的浮靡文风在当时(中唐时期)已逐渐走向衰败:道济天下之溺1、道:指韩愈提倡儒家之道。由韩愈倡导并大力宣扬的唐代儒学在儒学史上被称为。历代以来一向被称为是继承了真正儒学的道统的:指天下人,这里指汉魏六朝以来天下从沉溺于佛、老等异端、儒学渐趋衰微的困境。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其生也有自来:傅说为列星,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是孰使之然哉。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而明则复为人,无足怪者,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智可以欺王公,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号称易治。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

3.文起八代之衰 的意思

这句话是苏轼对韩愈的赞誉”从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其文学成就看,并非过誉之辞,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靠兄嫂鞠育成人“怀瑾握瑜”满腹经纶却功名蹭蹬,历尽艰辛方才进士及第。走入仕途后又因性格耿直、直言无忌而贾祸,一贬阳山、再贬为博士、三贬潮州、颠沛流离。但他能做到宦海浮沉而荣辱不惊,从政为官。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

4.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指得就是韩愈的文章胜过前八个朝代”有着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情怀,这句话出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这篇文章是苏轼于1092年(元祐七年)三月,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涤的请求。替潮州重新修建的韩愈庙所撰写的碑文,指的是韩愈敢于直言犯上,力谏君主”勇冠三军之帅,是指韩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平定镇州军队叛乱的事情“这就是说韩愈比之于将士”胜之甚多,韩愈简介“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韩愈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文章巨公”百代文宗,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碑文连用四个排比分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以此从文、道、忠、勇四个方面来盛赞韩愈的道德文章和为人行事”概括力极强”

5.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翻译成现代文

“文起八代之衰”指得就是韩愈的文章胜过前八个朝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道济天下之溺”,指的是其文关注民生,关注现实,有着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情怀。这句话出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这篇文章是苏轼于1092年(元祐七年)三月,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涤的请求,替潮州重新修建的韩愈庙所撰写的碑文。这两句话后面还有两句是“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忠犯人主之怒”指的是韩愈敢于直言犯上,力谏君主。“勇冠三军之帅”是指韩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平定镇州军队叛乱的事情,这就是说韩愈比之于将士,胜之甚多。扩展资料:韩愈简介: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作品赏析:碑文连用四个排比分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以此从文、道、忠、勇四个方面来盛赞韩愈的道德文章和为人行事。一个分句一个方面,概括力极强,气势也极其充畅,因此这四个分句也成为整个碑文最警策的名句而流传千古、脍炙人口。而韩愈在文、道、忠、勇这四个方面的表现,正体现了上文所写的浩然正气,所以苏轼强调说:“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这样,将一、二两段完全挽合起来。至此,读者才充分理解,原来碑文首段所放笔泛写的浩然正气,实际上是句句都在描写韩愈。由此可见此文立意的精巧,用心的良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潮州韩文公庙碑

6.苏轼评价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中八代指什么?

出自苏轼《潮洲韩文公庙碑》。韩愈与柳宗元倡导的。一是主张文道合一:即是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为道服务,韩愈提出。(《题欧阳生哀辞后》)“文者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韩愈以儒家道统自居“强调的是正统的儒家孔孟之道”而柳宗元作为改革家,辅时及物之道,二是主张文体革新,1.反对骈文”提倡先秦两汉古文。文之近古而尤壮丽“他们提倡复古的目的在于创新“柳宗元提出。(《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韩愈提出。唯陈言之务去“唯古于词必己出,提倡语言独创”文从字顺,使其所提倡的古文对先秦两汉文章既有继承又有区别“3.对作家创作的要求”强调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要提高自己的修养,韩愈提出气盛言宜的观点,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要求以气势驾驭言辞。柳宗元也要求作家。不但恢复了先秦两汉的古文传统和历史地位”而且大大扩大了散文的功用。使这种原来主要用于著述的文体“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思想、描述事物、表达情感。

7.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谁?

是大文豪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唐代文学家韩愈。满腹经纶却功名蹭蹬,历尽艰辛方才进士及第,走入仕途后又因性格耿直、直言无忌而贾祸。一贬阳山、再贬为博士、三贬潮州、颠沛流离,但他能做到宦海浮沉而荣辱不惊,从政为官。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北魏贵族后裔,韩愈3岁丧父,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25岁登进士第,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官四门博士,36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50岁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升任刑部侍郎。
465654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