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作文:颐和园的300字作文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颐和园的300字作文

北京的颐和园是美丽的皇家公园是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时候,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而造的御用公园。颐和园美伦美奂,首先我参观了颐和园的长廊,有西游记、有封神榜、三国……走完万长廊,你会看见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昆明湖。湖边是万寿山,万寿山上有个佛香阁,佛香阁是当年慈禧太后拜佛用的。登上万寿山,昆明湖的里的船,昆明湖是仿西湖而造。

2.描写颐和园风景的作文

颐和园的美景冬天刚过,春姑娘就迫不及待的走来,今天我走进了初春的颐和园。我见过夏天的颐和园,也见过冬天的颐和园。初春的颐和园不向夏天的颐和园那样花红柳绿,更不向冬天的颐和园那样白雪皑皑,初春的颐和园有着自己独有的美丽风景。初春的大殿很宁静,它不同于夏天那热闹非凡的大殿。许多树木都刚刚发芽,在树木之中很显眼。衬托着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墙壁,我们来到了那美丽的长廊。长廊的座椅上一个人也没有,长廊里的游人也格外的稀少,长廊两侧的树木随风摆动,彷佛听到了优美的音乐,初春的长廊彷佛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卧在万寿山和昆明湖之间。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就修建在半山上,我们顺着楼梯登上了佛香阁。佛香阁的两侧长满了翠绿的柏树和许多含苞待放的玉兰花。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遥望昆明湖。

3.描写颐和园的作文200字

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组成。颐和园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1886年慈嬉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我能来到颐和园。我们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来到昆明湖边,一见到昆明湖我就想起苏轼的诗名。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边的昆明湖晶莹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涟漪”湖中借杭州西湖长堤,仿东海神山仙岛,那边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看完昆明湖!是慈嬉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来到乐寿堂――慈嬉太后住的地方。乐寿堂的匾上有一个电灯泡,据说是中国最先用电灯的地方。出了乐寿堂,来到了著名的长廊。走完长廊。

4.北京颐和园的介绍作文空间顺序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了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这条长廊有700多米,每一间的横栏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郁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地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

5.介绍颐和园作文250字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了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栏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郁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地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桥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颐和园到处都有美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6.介绍颐和园作文,800字

我来到了首都—北京.去参观了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保存最好的皇家园林.我们坐着游船,向十七孔桥驶去.当我在去十七孔桥的路途中,便问导游怎么回事,这个小山洞是清朝乾隆皇帝藏秀女而造的.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我看到十七孔桥的身影.我想到了四年级学过的课文颐和园这篇课文,它讲十七孔桥上的狮子形状不同,我觉得不可能.一上岸,我便冲到十七孔桥的面前,眼睛差一点就碰到了小狮子.果真每一只狮子形状都不同.我摸了摸小狮子,仿佛旁边都是宫女和太监,仿佛自己就是清朝的人.离开十七孔桥,便看见一头铜水牛.我看了看介绍,这头水牛是为了镇守昆明湖的湖水.如果把水牛搬走,昆明湖便会涨大水.我们继续往前走,就到了颐和园最着名的地方,长廊到处都是画,跟着皇帝微服察访,所看到的美景给画下来.由于长廊太长了,

7.关于北京颐和园的作文

北京有很多很多值得旅游的景点,我和妈妈就去了颐和园。在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群峰叠翠,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颐和园可是皇家园林哟!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颐和园还有个传说,是讲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要把御园修成“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
469235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