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分别都是哪两国之间的战役,战役的意义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分别都是哪两国之间的战役,战役的意义

桂陵之战是齐国和魏国的战役,马陵之战是齐国和魏国的战役,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的战役。1.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魏围攻赵都邯郸,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将领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将领所欣赏,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孙膑为军师,战法(见桂陵之战),诱使魏军回救,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齐魏马陵之战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具体运用,闪烁着孙膑军事思想的光辉。齐魏马陵之战知名度高,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

2.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分别是什么典故?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都来自于围魏救赵。1、桂陵之战魏国在战国初期因魏文侯的改革而变得强大起来,因而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戒备。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以示好,并与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50里)会盟。魏国开始有被诸国联合进攻的可能,因此魏国欲找机会突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长垣),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2、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后,魏国虽元气大伤,魏国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孙膑为军师,围魏救赵,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减灶示弱。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1、桂陵之战影响桂陵之战并没有击溃魏军主力。齐国也没有正式进攻魏国首都大梁:赵国首都邯郸仍为魏国所占领,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大约在此时齐国将庞涓释放,使其回魏国再度为将。2、马陵之战影响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并援救了赵韩两国,挟战胜之威,齐国力量迅速发展,魏国被迫对齐国俯首称臣,并且在徐州与齐公相王。不过称王之举也招来南方霸主楚国的记恨,楚国马上出兵占领徐州。

3.简要介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

一、桂陵之战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于是命田忌为主将,率兵8万去救赵国。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挥师直逼魏国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齐军攻打平陵的行动并不坚决,庞涓也不急于回救,继续竭尽全力攻克邯郸。直到魏军已占领邯郸,损兵折将急需休整时,孙膑才建议齐军挥师直捣魏都大梁,逼魏惠王十万火急命令庞涓统兵回救。不得不放弃邯郸,昼夜兼程回师。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围魏救赵”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二、马陵之战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邻近弱小的韩国。韩国不是魏国对手,只得遣使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过早出兵对齐不利。决定再次坐山观虎斗,待魏韩火拼一番后才出兵救援,直到韩军五战俱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魏国不愿重蹈覆彻,于是停止进攻韩国,转而与齐国决战。魏惠王将魏军撤回大梁,并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10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迎击齐军。孙膑认为,魏军悍勇,不可贸然决战,只可利用魏军向来轻视齐军的和庞涓求胜心切的弱点。退兵减灶,引诱魏军追击。再出其不意的攻击,设伏聚歼魏军,太子申本有退兵之意,庞涓不听。齐军依计行事,与魏军接触后,立即佯装战败后撤。减灶”之策诱敌,造成齐军士卒四散逃走,兵力不足的假象。接连追击齐军3天。见齐军逐日减灶,以为齐军士气低落,即丢下步兵,以轻车精锐骑兵兼程追击。齐军退至马陵(今山东郯城一带),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至,庞涓一旦中计,孙膑以1万名弓兵埋伏于马陵道路两侧,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经长途追击而疲惫不堪的魏军,于孙膑预计时间进入设伏地域。庞涓看见有一颗树的树皮被剥掉,齐军已万弩俱发,魏军大败。眼见无法改变局势,庞涓只得大叹“遂叫竖子成名”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马陵之战以魏军大败而告结束。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三、长平之战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秦军伐韩野王,上党道绝,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镇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散布廉颇要谋反的谣言。目的是让赵王换掉廉颇,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来代替廉颇,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轻敌出击,秦国将领白起设伏兵包围赵括军队。并截断赵军粮道,悉发成年男子到长平助战。

4.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那个是战国时期

桂陵、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可以用“马陵之战则可用“这两个战例完全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大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当时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孙武“攻其所必救”减灶诱敌”先后击败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这两场战争对于结束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权,对战国整个战略格局的变化,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文侯、武候的霸业,魏国的勃兴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忌恨,其中尤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公元前353年爆发了桂陵之战。当时魏国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一年有余。当邯郸形势危在旦夕,赵魏两国均已非常疲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与魏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孙膑为军师,统率齐军主力救援赵国。田忌计划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派兵解围的道理也复如此,避实击虚,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孙膑进而分析道:现在魏、赵相攻经年,魏军的精锐部队悉在赵国,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他建议田忌应该迅速向魏国的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齐军可以一举而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于路,田忌虚心采纳了孙膑这一“的作战建议,统率齐军主力迅速向魏国国都大梁挺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军不得不以少数兵力控制历尽艰难刚刚攻克的邯郸,而由庞涓率主力急忙回救大梁。齐军已将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迎击魏军于归途。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士卒疲惫不堪,面对占有先机之利、休整良好、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顿时彻底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终于遭受到一次严重的失败。其已经占据的邯郸等赵地,魏国的实力要胜过齐国一筹,其军队也比齐军来得强大,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然而齐军终竟在桂陵之战中重创了魏军”就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艺术的高明。齐国适宜地表示了救赵的意向。从而使赵国坚定了抵抗魏军的决心,拖住了魏军,及时对次要的襄陵方向实施佯攻,使魏军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处境;正确把握住魏、赵双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果断出击;在作战指挥方面,孙膑能够正确分析敌我情势。进攻敌人既是要害又呈空虚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回师救援,乘隙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主将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也为孙膑实施高明作战指挥,夺取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至于魏军的失败,也在于战略上未能掌握诸侯列国的动向。长期顿兵坚城,造成将士疲惫,加上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让对手牵着鼻子走,终于遭到挨打失败的命运,魏军虽在桂陵之战中严重失利,发兵攻打比它弱小的兄弟之邦——韩国。

5.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哪一个采用了“围魏救赵”策略?

桂陵、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可以用“围魏救韩”来解读;马陵之战则可用“减灶诱敌”来概括。这两个战例完全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思想。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大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当时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孙武“避实而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形动敌”的作战指导思想,采取“围魏救赵”、“批亢捣虚”、“减灶诱敌”等高明战术,在桂陵和马陵地区,先后击败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这两场战争对于结束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战国整个战略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各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文侯、武候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张。魏国的勃兴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忌恨,其中尤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就是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公元前353年爆发了桂陵之战。当时魏国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一年有余。当邯郸形势危在旦夕,赵魏两国均已非常疲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与魏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正式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齐军主力救援赵国。田忌计划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救赵围。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正确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别人的聚殴,自己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复如此,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就是撇开强点,攻击弱点,避实击虚,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出现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解围了。孙膑进而分析道:现在魏、赵相攻经年,魏军的精锐部队悉在赵国,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根据这一情况,他建议田忌应该迅速向魏国的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他认为这样一来,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齐军可以一举而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于路,便于最终击败它。田忌虚心采纳了孙膑这一“批亢捣虚”的作战建议,统率齐军主力迅速向魏国国都大梁挺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时处于危急之中,魏军不得不以少数兵力控制历尽艰难刚刚攻克的邯郸,而由庞涓率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候,齐军已将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迎击魏军于归途。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面对占有先机之利、休整良好、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顿时彻底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终于遭受到一次严重的失败。其已经占据的邯郸等赵地,至此也就得而复失了。战国中期,魏国的实力要胜过齐国一筹,其军队也比齐军来得强大,所以荀子说过:“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然而齐军终竟在桂陵之战中重创了魏军。原因无他,就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艺术的高明。在战略上,齐国适宜地表示了救赵的意向,从而使赵国坚定了抵抗魏军的决心,拖住了魏军;及时对次要的襄陵方向实施佯攻,使魏军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处境;正确把握住魏、赵双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果断出击。在作战指挥方面,孙膑能够正确分析敌我情势,选择适宜的作战方向,进攻敌人既是要害又呈空虚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回师救援,然后以逸待劳,乘隙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一举而胜之,自始至终都牢牢掌握住主动权。另外,主将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也为孙膑实施高明作战指挥,夺取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至于魏军的失败,也在于战略上未能掌握诸侯列国的动向,长期顿兵坚城,造成将士疲惫,后方空虚,加上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让对手牵着鼻子走,终于遭到挨打失败的命运。魏军虽在桂陵之战中严重失利,但是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而仍具有蔚为可观的实力。到了公元前342年,它又穷兵黩武,发兵攻打比它弱小的兄弟之邦——韩国。韩国自然不是魏的对手,危急中遣使奉书向齐国求救。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皆疲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率领齐军直趋大梁。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魏国眼见胜利在望之际,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自不必多说。于是决定放过韩国,转将兵锋指向齐军。其含义不言而喻:好好教训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这时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一场鏖战是无可避免了。仗该怎么打,孙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针对魏兵强悍善战,素来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正确判断魏军一定会骄傲

6.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是什么国家和什么国家打?

桂陵之战: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马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

7.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城濮大战,桂陵之战的影响和作用

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并援救了赵韩两国,挟战胜之威,齐国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魏国在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遭受重创后,军事实力从根本上被削弱,又被秦国乘虚而入,从此丧失了与齐秦两国争霸的能力。孙膑在马陵之战所用的战略,自此之后的战争,常有以虚实相变而大打心理战的情况出现。长平之战,秦亦死亡过半,是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由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一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相关热搜

470406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