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自哪里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自哪里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资料拓展由于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腐化,一部分在朝官吏、在野的地主士绅及其知识分子等指责朝政腐败,要求改革。但封建社会的顽固本性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乎,顾宪成、高攀龙等一批敢于直谏的官吏纷纷被贬回乡。但他们并未消极隐居,仍“志在世道”,以国家兴亡为重。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顾宪成、允成兄弟倡议,修复东林书院,偕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聚众讲学,并把读书、讲学和关心国事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就是他们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

2.“风声雨声读书声”下一句是什么谚语?

下一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此联为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为《东林书院门前对联》,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上联是说在山间幽静的地方:风声、雨声、读书的声音不断的传入耳朵里,强调读书学习要有好的环境。下联说家里的事。乃至天下的事都应该关心,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了这座自宋代就已建立的书院,在此聚众讲学,读书、讲学、爱国"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指陈时弊,主张志在世道;反对空发议论,因此倾动朝野。海内一些抱道忤时的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皆以东林为归,成为江南人文荟萃的一大区会,又是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东林人士在当时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读书不忘救国"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资料拓展由于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腐化。一部分在朝官吏、在野的地主士绅及其知识分子等指责朝政腐败,但封建社会的顽固本性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顾宪成、高攀龙等一批敢于直谏的官吏纷纷被贬回乡,但他们并未消极隐居。志在世道“以国家兴亡为重”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明代志士谁写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顾宪成(1550年9月17日(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初七)—1612年6月21日 (万历四十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国明代思想家,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也是东林党的创始人之一,顾宪成自幼好学。万历四年(1576年)。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对联的名字是什么

此联的名字是《名联谈趣》,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对联存放在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一句是什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
476791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