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狗的作文「精选8篇」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描写小狗可爱的优美段落

  1、豆豆最喜欢和我一起玩皮球了,有一天,我和豆豆在楼下高兴地玩着,我一扔球,豆豆就使劲地跑啊跑啊!使劲地跳,才能接住我扔的球,因为我扔得太用力了,豆豆和我玩得满头大汗,豆豆不停地吐着舌头。逗逗长着一身洁白上的毛,它有一双乌黑发亮圆圆的眼睛、鼻子扁扁的、嘴巴大大的、耳朵长长的,它的四条腿很短,尾巴翘着象天线,走起路来屁股一扭一扭的,非常可爱。逗逗很爱显示自己,家里来了客人,它总是爱表演它的强项点头、翻跟头、立起来走路,直到客人鼓掌后,给它好吃的,它才停止表演,躲到一边去吃东西了。

  2、乐乐非常可爱,我平时一般都喂它吃火腿肠,有的时候它吃不饱,常常会看着我,它好像在说:“我肚子饿了,再给我点火腿肠吃吧。”我并没有强迫它,就给它吃了点儿,等它吃完后,它就会想我摇尾巴,表示感谢。乐乐是非常温顺的,当它见到主人的客人时,尾巴不停的摇尾巴和你打招呼,也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或是跳上沙发来任你抚摸它,十分惹人爱。乐乐最爱吃骨头了,每次吃饭的时候,我就把吃剩的肉骨头放进一个专门喂狗的饭碗里,它就会迫不及待地跑到饭碗里,低下头拼命的吃,还吃的津津有味。

  3、那只有着黄斑的叫“可乐”,狮子狗叫“桑桑”。“可乐”才两个月大,已经学会了淘气,它拼命地抓着我的裤子,似乎想爬上来。舅舅说,它十分喜欢黏人,如果不抱它,就会一直缠着人。于是我把它轻轻抱了起来,突然,“桑桑”跑了进来,看见我抱着“可乐”,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要与它争宠。好在它也没孤独太久,不一会儿,表姐也拿着根香肠在逗它了,那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它虎头虎脑,脑袋圆圆,耳朵毛茸茸,耳尖是黒色的,耷拉着。眼睛大大的,圆圆的,像个铜铃。鼻头是深棕色的,像块巧克力。鼻孔大大的,热的时候呼哧呼哧直喘粗气。嘴巴四周的毛是白色的,像长在旁边的胡须,可有男人味儿啦!它喜欢用粘乎乎的舌头舔我们的手,那种感觉湿湿的,可痒痒了!它的脚是梅花型的,长了一层厚厚的肉垫,锋利的爪子伸进肉垫里,走起路来没有一点儿声音。

  4、它全身雪白雪白的,两个像大黑宝石似的眼睛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小鼻子黑黑的,两个耳朵一轻轻一动就能听到周围的动静,厉害吧!有客人来时,它总是跑到客人跟前摇着尾巴汪汪的叫,好像在说:“欢迎欢迎。”它身子圆滚滚,胖嘟嘟的。头和尾巴都是深棕色,身上是白色的,像穿着一件白外套。腰上有一圈棕色的毛,像系着一根皮带,可帅气啦!

  5、我家的小狗长得非常可爱,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脖子上围着一条“白围脖”,身上的毛摸着滑滑的,软软的,舒服极了!他还时常吐着舌头,好像很热市的。我家有一只小狗,它既可爱又聪明,我很喜欢这只小狗。它长着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灵敏的耳朵,圆圆的头。它的一对眼珠子像两颗黑弹珠,红润的嘴里又着两排整齐而又锋利的牙齿,它的两条小腿很短,跑起步来去很快,它可神气极了。

  6、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邻居家的小狗,它浑身雪白,并且毛茸茸的,它那雪亮雪亮的眼睛特别有神,两只小耳朵一摇一摇的。真调皮!还有那条小尾巴时常甩来甩去,好象在炫耀自己!最有趣的是那小鼻子,一嗅一嗅的怎么也闲不着。它还特别警觉,一见到陌生人,就会“汪汪汪”的直叫,直到陌生人走远了,它才会停止叫唤。晚上一旦遇到老鼠,它也会“汪汪汪”叫个不停,听邻居叔叔说:自从它来后,还抓了几15只老鼠呢!

  7、小狗还很贪吃。每当我吃饭的时候,它就寸步不离。看着它那可怜的样子,我就给它吃了一根香肠,小狗一见香肠,连忙狼吞虎咽地把香肠吞进了肚里,然后又眼巴巴地望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太好吃了,我还要吃!”我只好又给它吃了一根香肠,谁叫它那么可爱呢?

2.描写小狗的段落_400字

  小狗的警惕性非同寻常,它有一个特别灵敏的鼻子,能闻到3里以外东西的气息,吃食物时,它总要低下头闻一闻。它还有一双耳朵,每当听到特别的声音,它的耳朵总会竖起来,认真地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因而,人们养它来看大门,它是人类的忠实的朋友。

  小狗有一张宽而大的嘴巴,嘴里有一排洁白而又锋利的牙齿,它一口就可以将一只大老鼠咬死!

  小狗有着矫健的四肢,它跑得速度非常快,一分钟可以跑二、三里路呢!

  小狗的眼睛不很好,大约只能看一里的距离。那么,它为什么能看准东西呢?它主要靠得是它的鼻子。

  小狗的爪子很锋利,不用多长时间,它就可以挖一个很大的圆形的坑。

  小狗刚生下来的时候,毛是棕色的,可是它长大以后就不再是棕色的了,而变成了深黄色。

  小狗的性格非常温和。如果你对它好,它就会用头顶你的腿,好像是在向你撒娇;可是如果是陌生人来到它的家里,它仍会“汪汪”地叫个不停,甚至会扑到你身上咬伤你的。

  夏天到了,大热天,我们常常可以看见狗总是在吐舌头,而不见狗出汗呢?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狗的汗孔长在舌头上。

3.如果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例如有一篇题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府山顶、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五、“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例如:鲁迅在《故乡》第五段中,他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4.如果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例如有一篇题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府山顶、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五、“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例如:鲁迅在《故乡》第五段中,他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5.如果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例如有一篇题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府山顶、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五、“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例如:鲁迅在《故乡》第五段中,他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6.如果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例如有一篇题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府山顶、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五、“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例如:鲁迅在《故乡》第五段中,他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7.如果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例如有一篇题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府山顶、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五、“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例如:鲁迅在《故乡》第五段中,他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8.如果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例如有一篇题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府山顶、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五、“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例如:鲁迅在《故乡》第五段中,他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479792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