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点评「精选8篇」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作文点评:水饺(一)

  作文讲评《水饺》(一)

  整理者:榕-春日迟迟、陕西-柔指

  先来分享一些近期的喜报:

  【√广东-玉妈】:我家学习作文后,听故事后复述的能力进步很大。前几天听“盘古开天”后,竟然能复述九成以上,老师的方法真的很管用。我家学作文前考试时只能写2、3句,现在能将考试的格子写满,真的进步很大,所以她也不排斥学作文,她看到自己的进步了。

  【四川-小敏-8】:咱家的语文考了全班第2名。

  【47群深圳-萌萌0212G】:我是吴萌钰,今年9岁半,作文一般般。自从听了您的课,我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36群江阴-辰妍妈】:我儿子这次期末考试作文扣了3分。

  【河南-瑶爸-0】:我家孩子,这次语文考试第一,作文没扣分。

  【福建-骁妈】:儿子今年语文考试也100分。

  【√武汉大双三年级】:我家大双这次作文只扣了三分,是因

  为错了六个字。小双这次扣了四分。

  【上海-牛牛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儿子陈飙牛的《夜

  游外滩》将刊登在本周日的《新民晚报》上,是上海滩读者群最大的报纸哦!我们投稿被采用了,实际上告诉各位,我就是用老师的对称,先考虑结构,然后用“六根六尘法”扩展。这下我们家牛牛对写作就有兴趣喽!也不能光靠老师呀,要靠妈妈引导!

  今天讲《水饺》。来看妈妈的感言:

  妈妈感言:我是49群的广州圆月,6月下旬才开始学习老师的《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是第一次辅导儿子的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用了两个半天才完成。刚开始时,真不知从何下手。那天是个星期天,上午我给儿子讲了一些老师书上的理论知识,中午时正好包饺子。所以下午就以此题材写一篇作文。开始时让儿子口说一下,但儿子半天没说出来,于是我就让他直接写,第一遍时,我看了那叫一个火冒三丈。儿子从二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在作文班学写作文,到现在已经是三年半。可这作文写得这样直白、口水,毫无出彩之处。其实我心里是很难受的。

  于是我开始耐心引导他从头、身、脚怎样写,身要从哪几方面写,每一个方面找一个重点来写。这天下午,连说带写,弄了好几遍也不满意。刚好要到期末考试,只好放下。在这段时间,我又跟着听老师的课,理解也就更深了,思路也开阔很多。所以到放假时用了半天这篇作文就完成了,比起第一次好了很多。儿子自己都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看原文:

  《水饺》(广州五年级:袁方舟)

  饺子,有许多种。有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水饺。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芹菜馅、韭菜馅、白菜馅、玉米虾仁馅、香菇馅等。我们做的是玉米虾仁馅的饺子。

  准备馅料要用许多材料,其中就有虾仁。做虾仁就需要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稀里哗啦”。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原形毕露。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馅。

  做好了馅,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我跃跃欲试,看完妈妈包饺子,就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妈妈包出了一个个“元宝”,而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里,就像“鸡立鹤群”一样。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的练习,终于包出了一个“小元宝”。我看着手中的“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不但没有坚持也不够耐心,所以没有学会。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塞进嘴里:“哇!”烫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后来我小心翼翼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真是无比美味。不仅吃得放心,更加吃得开心。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先来说这篇作文的亮点。第一、本文中“头身脚”、“帽衣鞋”体现得很充分,这样作文就表达清晰,条理分明。作文的头是:饺子,有许多种。有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水饺。作文的题目是《水饺》,本文的开头,全是饺子,所以说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奔厨房,直上餐桌。这是作文的正道。作文的开头,最佳的表现,就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本文的脚是: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是一个记事的作文,而在作文的脚中,体现了夹叙夹议的特点。没有一个作文是单纯写景的,没有一个作文是单纯记事的,也没有一个作文是单纯议论的。景、事、议三者的关系,简单地来说,就是寓景于情,夹叙夹议。所以本文的结尾,通过包饺子这样一件事,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值得称赞。本文中的身子以三个对称段的形式展开,分别写了准备包饺子、学包饺子,品尝饺子三个对称段。

  我们在《提高篇》第一章:对称就是顺序,就是章法,就是逻辑,就是思路。所以就顺序而言,从准备,到学包,到学会,再到品尝,本身就是一个以故事的发展顺序展开的作文。关于对称就是顺序,就是章法,就是思路,就是逻辑,大家可以深入学习《提高篇》第一章:横看成岭侧成峰。

  通过本文,体会到,本文以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同时也是以对称思路来写的。在每一个对称段中,小作者没有僵化地戴帽子,而是比较巧妙地戴了帽子,这也体现出了小作者文字运用的成熟。比如,第一个对称段: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芹菜馅、韭菜馅、白菜馅、玉米虾仁馅、香菇馅等。我们做的是玉米虾仁馅的饺子。准备馅料要用许多材料,其中就有虾仁。第二个对称段:做好了馅,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第三个对称段: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以上三个对称段的帽子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但却明确地表达了准备、学包与品尝三个段落的主题。可以说是结构完整,表达清晰,思路清楚。

  第二个亮点,小作者除了结构严谨、叙述清晰之外,且表达生动。生动性的来源,重点在于“六根六尘”的运用。把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嘴巴尝到的,鼻子闻到的,身体感受到的,大脑想象到的,这六个方面立体地展现了出来。小小的饺子,有了形象,有了声音,有了香味,有了感官的触觉,还有了意识中的想象。所以,这个饺子就生动、就立体了。我们来试举几例: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意法;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稀里哗啦”——声法;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香法;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塞进嘴:“哇!”烫得我哇哇直跳——触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所以还是要老调重弹,不断地弹:作文欲想生动,法门在于“六根六尘”。

  第三个亮点,就是对称。文中除了对称段的运用之外,对称句、对称词的运用,也让作文具有了可读性——诵读的读。我们来试举几例:

  饺子,有许多种。有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对称;

  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芹菜馅、韭菜馅、白菜馅、玉米虾仁馅、香菇馅等——对称;

  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对称词;

  而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对称词;

  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对称词;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对称;

  不仅吃得放心,更加吃得开心——对称;

  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对称。

  也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对称词的运用,让我们在读本文的时候,有一种流畅、顺嘴、朗朗上口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感觉。

  本文的第四个亮点:写得有趣。写得清晰、写得生动、写得有趣分别是写作的三个次第。写得清晰,主要是从结构上下功夫;写得生动,主要是从“六根六尘”上下功夫;写得有趣,那就要从其它的一些技法上来下功夫。在本文中写得有趣,就体现在“张冠李‘代’,移花接木”的技法上。比如说: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小作者将饺子的馅先比喻成“虾兵虾将”,然后一路借下去,写出了“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与“虾兵虾将”搏斗的精彩场面。第二个对称段中,小作者将包好的饺子喻作“元宝”,然后,一路借下去,饺子不见了,光有“小元宝”。关于作文如何写得有趣,关于“移花接木”的技法,大家还是要在课后去参考《提高篇》第七章。

  本着跳起来够得着的原则,来提升一下。

  总的来说,小朋友在本文中,写得清晰、写得生动、写得有趣,是一篇很棒的作文。但我们还可以在某些局部,来做一些重点讲评。先来看头:饺子,有许多种。有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水饺。昨天我们在YY语音课上,讲到了写作也要如《论语》中讲的一般: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用到作文上来,简单的意思是说,一个好的作文,即要表达出意思,还要让意思更有意思。

  我们来试看一句话:不必说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也不必说鸣蝉,黄蜂,叫天子,这个改装版的语句,来自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这样表达,那就少了一些“文”多了一些“质”。我们再来看原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样来表达,文与质相承相辅,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所以,在小朋友的原文中我们不妨这样:饺子,有许多种。有黄橙橙的煎饺,有脆生生的炸饺,有晶莹莹的蒸饺,还有水灵灵的煮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水饺。

  接着往下:

  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芹菜馅、韭菜馅、白菜馅、香菇馅等。我们做的是玉米虾仁馅的饺子。

  同理,可以这样,大家作参考:

  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朴素的芹菜馅,有味重的韭菜馅,有清淡的白菜馅,还有带着山味的香菇馅。我最喜欢吃的,是色味俱全、素荤搭配的玉米虾仁馅饺子。

  再来看下一段:

  准备馅料要用许多材料,其中就有虾仁。做虾仁就需要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稀里哗啦”。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原形毕露。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馅。这一段小朋友写得最为精彩。声法、意法、借代用的特别好。

  为了让大家体会到一些技法,还可以稍加深入地改动一下:准备馅料最重要的是虾仁。我的重任是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放入盘中。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作文点评:水饺(二)

  作文讲评《水饺》(二)

  先看上午的讲评文:

  准备馅料最重要的是虾仁。我的重任是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放入盘中。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我们来讲解这一段点评后的作文。需要说明的是,小作者原来的作文就写得很精彩,我们只是突出强化一下技法,难免会有一些画蛇添足的成份在里面。但也正如包饺子一样,首先要教会小朋友包饺子,那还得将饺子掰开揉烂了,包给小朋友看,这样才能让小朋友看到包饺子的全过程。在本段中,我们要讲的第一点就是采用了一个借音借义的技法: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借虾兵虾将的“虾”为“瞎”,结果就变成了瞎兵瞎将。这样,就增加了文字的趣味性。

  借音借义的技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法,希望大家用好功,与孩子一起认真地学。今天我们会多讲一些高手的文章,来深入地体会和运用这个技法。

  下面,我们来比对一个原文与点评文:

  原文是: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稀里哗啦”。

  点评文是:我仿佛一瞬间化身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

  既然小朋友写到了哪吒三太子,那我们就干脆将三太子“太”得更为彻底一些,所以我们就加上了“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这样写不仅可以增加文字的数量,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同时,原文中将“乒乒乓乓、稀里哗啦”这个声法放在了一起。

  而我们还可以用驴头不对马嘴的技法改成:我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一阵“乒乒乓乓”,是用声法来表示打斗的场面,而“稀里哗啦”则是用声法来表示败落的场面。这样不直接写战斗场面,而用声法来表现战斗场面,就更有趣味。

  《实战篇》177页。有一首诗:

  哥舒歌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画意:作者并不直接表现战场与英雄,而是写大以小,通过北斗七星,月夜带刀的侧面,将英雄的英武,戍边的艰苦,渲染于画中。

  大家可以通过两者的比对,得到一些启发,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本文的最后,运用了“引经据典”的技法将作文引向了一个深度。在小作者的原文中是这样写的:

  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馅。

  小作者写的“盘子”让我们得到了“玉盘珍羞”的一个启发,所以不妨就来这句: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下一段的原文:

  和好了馅,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我跃跃欲试,看完妈妈包饺子,就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里,就像“鸡立鹤群”一样。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终于包出了一个“小元宝”。我看着手中的“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不但没有坚持也不够耐心,所以没有学会。

  在本段中,小作者最为可取的是运用了张冠李“代”的借代手法,将饺子比喻成了“元宝”,我们还可以再进行一些提升,写得更有趣一些:

  开始包饺子了,看完妈妈包饺子的过程之后,我就跃跃欲试、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包成了一个疙瘩,皱着眉像老太;有的疲疲塌塌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像一只麻袋做成的破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堆里,就像“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后来,妈妈告诉了我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眼前。我看着这些“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耐心不够,观察不细,所以没有学会。

  在讲解前,我们再重复一个故事:一群人去深造--学MBA,教授让大家自学一本书,学习时间为一个月,学完以后,交一篇论文。结果大多数同学都认真地看了书、写了论文。有一位同学,找到教授,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跟教授讲:“老师,我认真地看了您的书,我发现您的书中,有若干的错别字,有若干的标点不对,有若干的语法错误。您看,我记了厚厚一本,全是我挑出来的错。”

  态度不一样,学习的效果就不一样;关注的焦点不一样,学习的效果也就大不一样。如果我们不是用正能量,对所讲的东西一味地进行排斥,而不是吸收,怎么能有收获?

  在本文的原文中,小朋友写的是:

  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

  从文字本身来看,小朋友写的没有问题。表达的也清晰,意识也很好,也能想着运用意法,但从生动性上讲,还可以提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疙瘩像什么?空口袋像什么?枕头像什么?

  所以改成: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包成了一个疙瘩,皱着眉像老太太;有的疲疲塌塌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像一只麻袋做成的破枕头。

  我们这样改,实则是为了表现小作者包的饺子,要么是揉成一团,要么是面厚馅小,要么是软软塌塌。所以,我们用拟人的手法提到了老太太、阿斗与破枕头,就是来表现孩子最初时包饺子的不成功。

  在原文中,小朋友用的“鸡立鹤群”本无大碍,运用了借音借义的技法,思路非常棒!但我们不妨改动一下、换个思路,用“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既是对称的句式,同时也进一步通过比较来说明自己包的饺子没有精气神。而若是用“鸡立鹤群”,似乎“我”包的饺子的精气神不如妈妈包的--这一点体现得并不充分。理解了吗?重点不在于文字的讲究上,而是来说明“我”包的饺子无精打采的样子。

  有一些妈妈提到,是不是要有一些包的过程?于是,我们可以用对称、略写的方式一笔带过: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眼前。

  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这些便是对称的句式,简单扼要地说出了包饺子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继续本着借而不还的原则,将“小元宝”进行到底: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眼前。这里的“昂首挺胸绽开笑脸”, 实则是与前面包得不成功的饺子作了呼应。前面饺子的不成功,表现在精气神上,便是疲疲塌塌松松软软,而经过认真地学习,达到了“昂首挺胸绽开笑脸”。

  同样,我们之所以将“鸡立鹤群”换成“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也是为本句“昂首挺胸绽开笑脸”作一个前期的铺垫。如果还是沿用“鸡立鹤群”,似乎那“鸡”虽入鹤群,但也可以昂首挺胸的。这样的话,下面再说“昂首挺胸绽开笑脸”就显得对比不是很强烈了。

  我们接着看下段原文: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塞进嘴里:“哇!”烫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后来我小心翼翼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真是无比美味。不仅吃得放心,更加吃得开心。

  这一段小作者写得特别生动,也十分有趣。主要体现在“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诙谐有趣。那么,我们不妨沿着小作者的思路,发现小朋友的亮点,再来扩大小朋友的亮点: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真如“疑是元宝落九天”,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只,“哇!”烫得我舌头活蹦乱跳。

  我们来对提升文进行讲解。在本文中,因为小作者“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严重”启发,就有了用“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来写出饺子煮熟端上来时热气腾腾的样子;同时,也启发我们:元宝,正襟危坐,如天上来一般。所以就有了“疑是元宝落九天”一句。这些都是受小作者亮点的启发。功在小作者,我们只是照猫画虎,试着去提升小作者的思路。虽有不妥,但重在启发。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让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接下来,我们运用借音借义的技法,把小作者吃饺子迫不及待的样子写出来: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只。这里借用的是“慌不择路”,这样写起来就越发有趣了一些,读起来让人会心一笑,这便是借音借义的作用。

  在原文中,小作者是这样写的:“哇!”烫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这样的写法没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用一个驴头不对马嘴的方法,不写“人”哇哇直跳,手舞足蹈,而改成“舌头活蹦乱跳”,便增加了少许的趣味。

  大家可以看《实战篇》第55页的一篇文章,叫《我的新玩具》。当小朋友听到妈妈送给他一个果宝战神的玩具时,写道: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都高兴得鼓起来了!好大一个惊喜啊!

  文中“我的心都高兴得鼓起来了”与我们刚才的讲评道理相同。更深入一点来讲,写一个东西既可以抓住一个大的方面来写,而如果能抓住一个细节来写,会更为活跃。比如,我们说很开心,总会说:我开心得手舞足蹈。这是一个大的描写。不妨换个思路从小的地方来写:我高兴得眉毛都跳跃起来。是不是就有所不同?

  以此类推,我们在写害怕的时候,可以从大的方面来写:我害怕得全身哆嗦。也可以从小的方面来写:我害怕得汗毛竖立;我害怕得连脚上的小拇指都抓住了地。是不是有趣了?同样的,我们学过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也是从小处讲发怒、生气,并没有写:我全身都生气,后果很严重。而是抓住“头发倒竖”这样的一个小细节,来表示自己的生气。

  所以在本文中与其用“烫得全身活蹦乱跳”,不如写“舌头被烫得活蹦乱跳”,这样的意味,也显得与众不同。

  再看一下修改后的这段: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真如“疑是元宝落九天”,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个“哇!”烫得我舌头活蹦乱跳。后来,我小心翼翼慢条斯理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小朋友在本文中运用了一个回环的技法:鲜中带甜,甜中带鲜。不仅让文字的技法有了回环,也让饺子的味道有了回味(借音借义)。

  最后的脚: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身子丰满了,脚也就无足轻重了。这样写并无大碍,只在文字上稍作精炼即可。

  饺子,有许多种。有黄橙橙的煎饺、脆生生炸饺,有晶莹莹的蒸饺、还有水灵灵的煮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煮饺。

  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朴素的芹菜馅、有味重的韭菜馅、有清淡的白菜馅,还有带着山味的香菇馅。我最喜欢吃的,是色味俱备、素荤搭配的玉米虾仁馅饺子。

  准备这个馅料,最重要的是虾仁。我的重任是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放入盘中。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开始包饺子了,看完妈妈包饺子的过程,我就跃跃欲试、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包成了一个疙瘩,皱着眉像老太;有的疲疲塌塌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像一只麻袋做成的破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堆里,就像“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

  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了眼前。我看着这些“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耐心不够,观察不细,所以没有学会。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真如“疑是元宝落九天”,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个,“哇!”烫得我舌头活蹦乱跳。后来,我小心翼翼慢条斯理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3.作文点评:水饺(二)

  作文讲评《水饺》(二)

  先看上午的讲评文:

  准备馅料最重要的是虾仁。我的重任是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放入盘中。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我们来讲解这一段点评后的作文。需要说明的是,小作者原来的作文就写得很精彩,我们只是突出强化一下技法,难免会有一些画蛇添足的成份在里面。但也正如包饺子一样,首先要教会小朋友包饺子,那还得将饺子掰开揉烂了,包给小朋友看,这样才能让小朋友看到包饺子的全过程。在本段中,我们要讲的第一点就是采用了一个借音借义的技法: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借虾兵虾将的“虾”为“瞎”,结果就变成了瞎兵瞎将。这样,就增加了文字的趣味性。

  借音借义的技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法,希望大家用好功,与孩子一起认真地学。今天我们会多讲一些高手的文章,来深入地体会和运用这个技法。

  下面,我们来比对一个原文与点评文:

  原文是: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稀里哗啦”。

  点评文是:我仿佛一瞬间化身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

  既然小朋友写到了哪吒三太子,那我们就干脆将三太子“太”得更为彻底一些,所以我们就加上了“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这样写不仅可以增加文字的数量,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同时,原文中将“乒乒乓乓、稀里哗啦”这个声法放在了一起。

  而我们还可以用驴头不对马嘴的技法改成:我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一阵“乒乒乓乓”,是用声法来表示打斗的场面,而“稀里哗啦”则是用声法来表示败落的场面。这样不直接写战斗场面,而用声法来表现战斗场面,就更有趣味。

  《实战篇》177页。有一首诗:

  哥舒歌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画意:作者并不直接表现战场与英雄,而是写大以小,通过北斗七星,月夜带刀的侧面,将英雄的英武,戍边的艰苦,渲染于画中。

  大家可以通过两者的比对,得到一些启发,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本文的最后,运用了“引经据典”的技法将作文引向了一个深度。在小作者的原文中是这样写的:

  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馅。

  小作者写的“盘子”让我们得到了“玉盘珍羞”的一个启发,所以不妨就来这句: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下一段的原文:

  和好了馅,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我跃跃欲试,看完妈妈包饺子,就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里,就像“鸡立鹤群”一样。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终于包出了一个“小元宝”。我看着手中的“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不但没有坚持也不够耐心,所以没有学会。

  在本段中,小作者最为可取的是运用了张冠李“代”的借代手法,将饺子比喻成了“元宝”,我们还可以再进行一些提升,写得更有趣一些:

  开始包饺子了,看完妈妈包饺子的过程之后,我就跃跃欲试、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包成了一个疙瘩,皱着眉像老太;有的疲疲塌塌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像一只麻袋做成的破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堆里,就像“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后来,妈妈告诉了我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眼前。我看着这些“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耐心不够,观察不细,所以没有学会。

  在讲解前,我们再重复一个故事:一群人去深造--学MBA,教授让大家自学一本书,学习时间为一个月,学完以后,交一篇论文。结果大多数同学都认真地看了书、写了论文。有一位同学,找到教授,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跟教授讲:“老师,我认真地看了您的书,我发现您的书中,有若干的错别字,有若干的标点不对,有若干的语法错误。您看,我记了厚厚一本,全是我挑出来的错。”

  态度不一样,学习的效果就不一样;关注的焦点不一样,学习的效果也就大不一样。如果我们不是用正能量,对所讲的东西一味地进行排斥,而不是吸收,怎么能有收获?

  在本文的原文中,小朋友写的是:

  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

  从文字本身来看,小朋友写的没有问题。表达的也清晰,意识也很好,也能想着运用意法,但从生动性上讲,还可以提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疙瘩像什么?空口袋像什么?枕头像什么?

  所以改成: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包成了一个疙瘩,皱着眉像老太太;有的疲疲塌塌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像一只麻袋做成的破枕头。

  我们这样改,实则是为了表现小作者包的饺子,要么是揉成一团,要么是面厚馅小,要么是软软塌塌。所以,我们用拟人的手法提到了老太太、阿斗与破枕头,就是来表现孩子最初时包饺子的不成功。

  在原文中,小朋友用的“鸡立鹤群”本无大碍,运用了借音借义的技法,思路非常棒!但我们不妨改动一下、换个思路,用“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既是对称的句式,同时也进一步通过比较来说明自己包的饺子没有精气神。而若是用“鸡立鹤群”,似乎“我”包的饺子的精气神不如妈妈包的--这一点体现得并不充分。理解了吗?重点不在于文字的讲究上,而是来说明“我”包的饺子无精打采的样子。

  有一些妈妈提到,是不是要有一些包的过程?于是,我们可以用对称、略写的方式一笔带过: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眼前。

  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这些便是对称的句式,简单扼要地说出了包饺子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继续本着借而不还的原则,将“小元宝”进行到底: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眼前。这里的“昂首挺胸绽开笑脸”, 实则是与前面包得不成功的饺子作了呼应。前面饺子的不成功,表现在精气神上,便是疲疲塌塌松松软软,而经过认真地学习,达到了“昂首挺胸绽开笑脸”。

  同样,我们之所以将“鸡立鹤群”换成“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也是为本句“昂首挺胸绽开笑脸”作一个前期的铺垫。如果还是沿用“鸡立鹤群”,似乎那“鸡”虽入鹤群,但也可以昂首挺胸的。这样的话,下面再说“昂首挺胸绽开笑脸”就显得对比不是很强烈了。

  我们接着看下段原文: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塞进嘴里:“哇!”烫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后来我小心翼翼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真是无比美味。不仅吃得放心,更加吃得开心。

  这一段小作者写得特别生动,也十分有趣。主要体现在“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诙谐有趣。那么,我们不妨沿着小作者的思路,发现小朋友的亮点,再来扩大小朋友的亮点: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真如“疑是元宝落九天”,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只,“哇!”烫得我舌头活蹦乱跳。

  我们来对提升文进行讲解。在本文中,因为小作者“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严重”启发,就有了用“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来写出饺子煮熟端上来时热气腾腾的样子;同时,也启发我们:元宝,正襟危坐,如天上来一般。所以就有了“疑是元宝落九天”一句。这些都是受小作者亮点的启发。功在小作者,我们只是照猫画虎,试着去提升小作者的思路。虽有不妥,但重在启发。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让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接下来,我们运用借音借义的技法,把小作者吃饺子迫不及待的样子写出来: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只。这里借用的是“慌不择路”,这样写起来就越发有趣了一些,读起来让人会心一笑,这便是借音借义的作用。

  在原文中,小作者是这样写的:“哇!”烫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这样的写法没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用一个驴头不对马嘴的方法,不写“人”哇哇直跳,手舞足蹈,而改成“舌头活蹦乱跳”,便增加了少许的趣味。

  大家可以看《实战篇》第55页的一篇文章,叫《我的新玩具》。当小朋友听到妈妈送给他一个果宝战神的玩具时,写道: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都高兴得鼓起来了!好大一个惊喜啊!

  文中“我的心都高兴得鼓起来了”与我们刚才的讲评道理相同。更深入一点来讲,写一个东西既可以抓住一个大的方面来写,而如果能抓住一个细节来写,会更为活跃。比如,我们说很开心,总会说:我开心得手舞足蹈。这是一个大的描写。不妨换个思路从小的地方来写:我高兴得眉毛都跳跃起来。是不是就有所不同?

  以此类推,我们在写害怕的时候,可以从大的方面来写:我害怕得全身哆嗦。也可以从小的方面来写:我害怕得汗毛竖立;我害怕得连脚上的小拇指都抓住了地。是不是有趣了?同样的,我们学过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也是从小处讲发怒、生气,并没有写:我全身都生气,后果很严重。而是抓住“头发倒竖”这样的一个小细节,来表示自己的生气。

  所以在本文中与其用“烫得全身活蹦乱跳”,不如写“舌头被烫得活蹦乱跳”,这样的意味,也显得与众不同。

  再看一下修改后的这段: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真如“疑是元宝落九天”,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个“哇!”烫得我舌头活蹦乱跳。后来,我小心翼翼慢条斯理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小朋友在本文中运用了一个回环的技法:鲜中带甜,甜中带鲜。不仅让文字的技法有了回环,也让饺子的味道有了回味(借音借义)。

  最后的脚: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身子丰满了,脚也就无足轻重了。这样写并无大碍,只在文字上稍作精炼即可。

  饺子,有许多种。有黄橙橙的煎饺、脆生生炸饺,有晶莹莹的蒸饺、还有水灵灵的煮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煮饺。

  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朴素的芹菜馅、有味重的韭菜馅、有清淡的白菜馅,还有带着山味的香菇馅。我最喜欢吃的,是色味俱备、素荤搭配的玉米虾仁馅饺子。

  准备这个馅料,最重要的是虾仁。我的重任是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放入盘中。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开始包饺子了,看完妈妈包饺子的过程,我就跃跃欲试、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包成了一个疙瘩,皱着眉像老太;有的疲疲塌塌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像一只麻袋做成的破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堆里,就像“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

  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了眼前。我看着这些“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耐心不够,观察不细,所以没有学会。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真如“疑是元宝落九天”,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个,“哇!”烫得我舌头活蹦乱跳。后来,我小心翼翼慢条斯理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4.作文点评:好兄弟

  讲一篇二年级孩子的作文——《好兄弟》。

  先来看妈妈感言:

  非常老师您好!我是4群的杭州美妈。除中间四个月我在学车外,从去年9月份至今,一直都跟着非常老师学习作文。之前害怕作文的我,学习老师的作文方法后,对辅导孩子的作文有了信心,而且孩子也喜欢老师讲的“对称、六根六尘”等方法。

  群里的有些妈妈讲:写作文的方法有“对称、结构、六根六尘、作文八法”,那这些方法是否会把孩子教死、教僵化了。这个问题可借鉴前期我讲评作文时,经常举“学开车”的例子。有学开车经验的妈妈们都知道,您跟着师傅去学开车,师傅总是把开车动作分解开,教你怎样点火,怎么样松手刹,怎么样挂档、起步,怎么样坡起,怎么样停车,停车后开车时怎么样打转向灯等等,也就如写作文之前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等你会开时,那师傅教的这些方法就没用了。

  《金刚经》说“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形容一个人渡河时,没有船是过不了河的,但是一旦你渡过河了,就得把船(法)扔掉,如果还要背着船(法),那你肯定要受累了。所以说,法无定法之前,一定是要有法。

  我们平时教孩子写书法横平竖直时,大家看一下书法家的字帖当中,没有一笔“横”是真正平的,没有一笔“竖”是真正直的,所以我们在讲作文之前一定要有“法”,这个“法”是为了让你入门。

  这篇作文是本学期中旬周末的看图写话作业。今天孩子看了[妈妈晒]网站的其他孩子的作文,非得让我把她的作文也发去给非常老师看。于是我匆忙整理发上来,可惜当时看图写话的图片找不着,就没法发上来。

  大家一定要把我们讲课的东西与孩子分享,这是一个经验。我们前期讲课时,很多妈妈都在给孩子熏习。群里发生什么事了,今天群中又讲什么课了,其他孩子写了什么样的作文了,这些都是熏习。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在干什么,你想怎么干,别人在干什么?就如学英语,你要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英语的学习环境未必是:我(你)去听。你得跟小朋友讲,发生了什么?别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字经》中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习”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学校环境,一个是社会环境。你既然让孩子开始学写作文,就得创造一个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环境不是整天跟孩子唠叨“你赶紧练、赶紧写作文呀”,今天“头身脚”,明天“帽衣鞋”,这些是不必要的。只要时不时念叨、灌输两句,那小朋友的习就相近了。

  这篇写话先是孩子自己写,然后跟我一起修改作文。孩子对“头”、“身”、“脚”有了概念。作文的“头”开门见山,很好。段落的帽子是在我的提醒下写上去的,接着写“身”时孩子用对称的方法写了弟弟、哥哥和奶奶的举动,还用了意法。“脚”部分是孩子看着图直接写了送奶奶回家结束。这篇写话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孩子语文老师也给了满分10分。

  当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心里特高兴!

  杭州美妈是四群的,也就是去年9月份入群的。杭州美妈能从去年九月份坚持到现在,那段时间除了学车停了一阵外,一直跟着学作文,孩子的作文肯定是有提高的。说句保守话,如果大家能真心实意、制心一处的在群中学上半年,作文必定能提高。

  下面我们来看小朋友的原文:

  好兄弟(浙江 二年级 张美美)

  小宁和小龙是兄弟,小区里的大人没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的,大人们都说他们是一对好兄弟。

  他俩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年人。一天,淘气的弟弟蹲在推车上,戴着红领巾的哥哥手拉着推车在小区里溜着玩。不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过他们前面,她手上拎着菜篮,肩上还扛着一个沉重的袋子,不仅走起路来非常吃力,而且脸上大豆似的汗珠也不停地往下流着。小龙立刻把小推车推到老奶奶前面,让弟弟下来,彬彬有礼地说:“奶奶,您把蔬菜篮子和袋子放到车上吧。”说着从老奶奶肩上拿下来袋子放在推车上,弟弟也不甘落后,顺手把菜篮子放在车上。看着兄弟俩的一举一动,老奶奶面带笑容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对好兄弟啊!”听着老奶奶一番夸奖,他俩高兴极了。一会儿,哥哥在前面拉着推车,弟弟在后面扶着大袋子,跟奶奶一起高高兴兴地送到奶奶家了。

  本文的题目是《好兄弟》,第一个自然段也做到了开门见山——好兄弟,这是妈妈在辅导中也讲到的。可以这么跟大家说,只要你学会“开门见山”,就有30%的概率不会跑题、偏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开卷有益。写的是好兄弟,那么在第一自然段或者第一句中,一定要有好兄弟。如果连好兄弟都没有,可能就有好爸爸好妈妈好奶奶,这样跑题跑到十万八千里去了。好兄弟没见着,结果来了一大堆七大姑八大姨,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有“开门见山”这个意识。

  来看第二个自然段,“他俩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人”,这是第二自然段的“帽子”。实际上“帽子”跟一篇文章的“头”是一回事,我们讲作文“头身脚”,是对整篇文章来讲,“帽衣鞋”是对一个段落来讲,段落的“帽”就相当于作文的“头”。句子是不是有“主谓宾”呀,那句子的“主语”就是“头”。不管是句子、段落还是整篇文章,都是大同小异,必须要有头。所以我们看到这篇作文的“头”,就清楚了整篇文章的大意,讲的是这两位小朋友特别尊重老人,下面写的肯定是尊重老人的故事。

  本文第二个自然段的“帽子”戴的是尊重老人,“衣服”穿的是帮老奶奶拿东西,“鞋”是老奶奶夸奖他们——你们真是对好兄弟啊!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发现小朋友的作文结构非常清晰。结构的清晰在于逻辑,那逻辑是什么呢?我现在把逻辑给大家表述一下:这两位小朋友尊重老人,有一次他们帮助老奶奶拉货,老奶奶就夸奖他们是一对好兄弟,这是推理出来的。

  一篇文章要口说作文,然后要作文口说。一遍作文写出来要有可读性,这个“读”是什么呀?是朗读的读。如果我在读作文时磕磕吧吧的,这不是老眼昏花造成的,而是在寻找小朋友作文的逻辑。本文的“头”——小宁和小龙是兄弟,小区里的大人没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的。那么文中淘气的弟弟到底是谁呀?是小宁呢还是小龙呀?这个红领巾的哥哥是小龙呢还是小宁呀?这些地方就没交代清楚。

  在张冠李“代”这个借代的技法当中我们是怎么讲的呢?借代借代就要借了一路不还。为把这个问题讲透,大家请翻开《提高篇》的176页第七章——“移花接木,张冠李代”。本章的第一段话:

  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名字,而很多情况下,爸爸妈妈总是唤小朋友的小名,比如翠花、狗蛋、白云、黑土。有的时候我们管孙悟空,叫齐天大圣,有的时候我们又叫他弼马温。我们也知道黑旋风是谁,花和尚是谁,豹子头是谁,及时雨是谁。这种不直接说出人与物,而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借用另一个人或物取而代之的方法,叫借代。

  那么小龙和小宁是不是借代呢?我们一直讲借了不还,但现在却是全还回去了,小宁跑了,小龙也跑了,全跑了。本文的第一个自然段已经讲了小宁、小龙,到第二自然段却变成了哥哥弟弟——小宁、小龙就丢了。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可以这样:

  小宁和小龙是一对兄弟,小宁是弟弟,今年5岁,小龙是哥哥,今年8岁。小区里的大人没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的,大人们都说他们是一对好兄弟。

  这样一改,就把两兄弟的年龄差距给说出来了,清楚了这两兄弟不是双胞胎,也与下文中“淘气的弟弟”、“戴着红领巾的哥哥”衔接上了。

  “他们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人”,在这句文字中,我给大家一个小细节,这个细节是“他们”用的不好,可改成:这对好兄弟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人。为什么要用“这对好兄弟”呢?我们稍微讲究一点,小兄弟对的是老年人,在文章当中更能体现小朋友尊老爱幼;或者:小宁和小龙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人。不要用“他们”,“他们”是太中性、不带有色彩和感性的东西。

  我们在书中一直告诉大家:字要为句服务,句要为块服务,块要为段落服务,段落要为中心服务。字要为句服务,不是信手拈来的词,所以你必须要讲“这一对小兄弟”。这是一个小细节,也无伤大体,只是为了把这个道理给大家讲得透彻些。

  然后“一天,淘气的弟弟……”,这个时候再说弟弟,我们就知道弟弟是小宁,红领巾的哥哥是小龙;或者“一天,淘气的小宁……”,这样一改下来,整个段落的叙事就没有问题了。

  在这,我们还可以再介绍下“驴头不对马嘴句”。比如“脸上大豆似的汗珠不停往下流”,说明老奶奶很吃力;还可以换个说法:“老奶奶走起路来很吃力,脸上的皱纹也显得更加吃力了,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皱纹间往下流”。

  “老奶奶走起路来很吃力,脸上的皱纹也显得更加吃力了”这就是“驴头不对马嘴句”——皱纹是不会吃力的。有妈妈说这句话不对,那我说“妈妈的笑很甜”,这句话有问题吗?妈妈的笑是甜吗?不是;比如:这个人下的棋很臭,那这人的棋臭吗?不臭,这样解释孩子就明白了“驴头不对马嘴句”。

  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有个六岁小朋友写的《我的新玩具》——我高兴得心都鼓起来了。我高兴得心都蹦出来了。那你想想,心能蹦出来吗?所以说文字的东西不能用科学来评判。要让孩子从中去体会,大胆地去写,大胆地去想象。

  本文中“淘气的弟弟蹲在推车上”,写到了“淘气的弟弟”,但未写出弟弟是怎样的淘气。在这,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把淘气写出来,另一个就是不写淘气,可改成:弟弟小宁蹲在推车上,和红领巾哥哥手拉着推车在小区里溜着玩。或者:淘气的红领巾哥哥手拉着推车,淘气的弟弟在一边非常不安分地玩耍。总而言之,你就要把“淘气”体现出来,要么就不体现出来,这里多加“淘气”两字没有多大的意义。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弟弟哥哥都很懂事,没一点淘气样,所以写弟弟淘气就不合适。说白了,小朋友写得很好,但我们还要往更好的地方发展。

  我现在讲的都是一些小细节,为了让大家充分体会“字要为句服务,句要为块服务,块要为段落服务,段落要为中心服务。”

  再往下看:

  听着老奶奶一番夸奖,他俩高兴极了。一会儿,哥哥在前面拉着推车,弟弟在后面扶着大袋子,跟奶奶一起高高兴兴地送到奶奶家了。

  这两句话是“脚”,小朋友写得非常好,但要在文句上稍微修饰一下。可以这样:

  听着老奶奶的一番夸奖,他俩高兴极了,劲头也更足了。哥哥在前面用力地拉着车子,弟弟在后面小心地扶着袋子,一起高高兴兴地把奶奶送回了家。

  在这里,我们强调了一个小小的对称,小朋友也写出了对称——“哥哥在前面拉着推车,弟弟在后面扶着大袋子”。我们在小朋友原文的基础上稍加修改,就有了“高兴极了,劲头更足了”。“哥哥在前面用力地拉着车子,弟弟在后面小心地扶着袋子”——把大去掉后,这一念就朗朗上口,也有押韵的感觉了。

  本文已把奶奶送回了家,那咱们的作文也就讲完了。总体来说,这篇作文“头身脚”的结构非常好,就是文字还需精炼一些就更棒了。

  好兄弟(根据老师点评自行修改)

  小宁和小龙是一对兄弟。小宁是弟弟,小龙是哥哥,小宁今年5岁,小龙今年8岁。小区里的大人没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的,大人们都说这是一对好兄弟。

  这一对好兄弟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年人。一天,弟弟蹲在推车上,戴着红领巾的哥哥拉着推车在小区里玩。不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从他们前面走过,老奶奶手上拎着满满的菜篮,肩上扛着沉重的袋子,不仅走起路来非常吃力,脸上的皱纹显得更加吃力了,豆大的汗珠从皱纹间不停地往下流。哥哥立刻把小推车推到老奶奶前面,让弟弟下来,彬彬有礼地说:“奶奶,您把篮子和袋子放到车上吧。”说着从老奶奶肩上拿下袋子放在推车上,弟弟也不甘落后,顺手把菜篮子放在车上。看着兄弟俩的一举一动,老奶奶面带笑容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好兄弟啊!”

  听着老奶奶一番夸奖,他俩高兴极了,劲头更足了。哥哥在前面用力地拉着车子,弟弟在后面小心地扶着袋子,一起高高兴兴地把奶奶送回家了。

5.作文点评:夜游外滩(一)

  《夜游外滩》(一)

  讲《夜游外滩》。先来看妈妈感言:

  这是在5月第二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去外滩玩的时候,我说,牛牛,你要写篇作文哦。牛牛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在看风景的时候,面对黄浦江,我问他,你看到了什么?对面的东方明珠,高楼,江里的船。高楼是什么样子的?船是什么样子的?就这样一句一句的口述。然后背对黄浦江,走到一个观景平台上,牛牛蹦蹦跳跳地跑过去看,然后回头大叫:“妈妈快来看呀,这里美极了!”我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水晶宫!下面还有很多人,很多车。还听到了什么?人声,车声,大自鸣钟声音……

  回到家里开始写了,整整花费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先花了大概一个小时,我们商量该怎么写。我说分几段啊?开头和结尾各一段好不好?中间描写景物,面对黄浦江和背对黄浦江,各一段。这样头身脚都有了。

  然后开始写,按我们当时口述的,我还改了不少,写了个草稿,最后他誊写上作文纸。边写边说,牛牛一直自豪的说,妈妈你看,我用了六根六尘的声法,我还用了对称……结尾的时候最有趣。

  牛牛说:妈妈这样结尾头重脚轻怎么办?我说其实你文章里一直有那些船的招牌,上海就是国际金融中心,你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我给你讲金融危机的故事吗?他笑了,就把这段加上去了。

  以上是妈妈的感言,也是作文写作的背景。从文中也可以看到小牛牛是一个聪明、可爱、乐观的小男孩,可见他的小作文也将是一个精彩的作文。

  关于妈妈的感言,想说几点感想:一篇作文的写作,大约花了一周的时间,想必这种情况,在各位家长的身上并不多见。有一些妈妈在问:孩子的作文如何写?用一周写一篇作文,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也曾经讲过,作文的学习,也不必天天写、天天练,如果真的天天写日记,心态不佳的话,就可能天天演变成战火,一天写一次,一天战争一次。妈妈每天当一次法官,孩子每天当一次被告,实在是不好。

  学习好作文,能够把学校布置的作文,或是老师安排的周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辅导几次,这个效果是最好的。怕的就是每天在练,时时在学,但总是在低层次上的简单重复,那就成了一件十分不妙的事情。实在的讲,如果小朋友学习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后,而作文还是一件头痛的事情的话,那学习的方法必定是有问题了。所以,我们强调,家长们要真正的行动起来,真正的从学校布置的作文入手,而不必为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

  第二个问题,本文中小作者的妈妈,陪着孩子写了一周的作文。什么叫教育?教育就是培育,培育就是“陪育”。我们很多做家长的,做爸爸妈妈的,在孩子小的时候,确实能做到“陪育”。但一旦孩子上了学,似乎就感觉到彻底解放了,重任卸下了,于是就当起了后台老板,当起了甩手干部,当起了监工。心里想着,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但这样过早地卸下教育的重任,对孩子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谓的“习”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讲,就是环境。一个人的成长,大体来讲有三个环境特别重要: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学校环境,一个是社会环境。首当其冲的便是家庭环境,《三字经》中,把“养不教、父之过”排在了“教不严、师之惰”前面,说明家庭教育优先于学校教育,也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的。树人的时间格外长,培养人的时间格外长,“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想语重心长地讲一句:千万不要在孩子刚刚起步的时候,就让他独自行走,哪怕是孩子长大,行走江湖。我们有一句古诗来提醒: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做家长的一定要有一份牵挂的心,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是我们一直讲的:扶上马、送一程。对比小作者的妈妈,花一周的时间来“陪写”,我们有一些妈妈不要对镜贴花黄,而要对镜真自省,把对镜贴花黄的时间用来反观自照一下。自己是不是能这样做?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耐心?自己是不是陪绑、陪育、陪读、陪写?想必,有一些妈妈不用说一周的时间,怕是十分、一刻也忍耐不住,气喘火冲、大吼上了吧。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里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不管是明明德也好,到达至善也好,还是修道之谓教也好。简单地来讲,教育,一个至大的功能或是目的,就是性情、情操、德性的培养。唯有性情、情操、德性的培养,才可以让孩子得大智。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三句话就上火,十分钟就暴跳,半个钟头就甩手而去,对于孩子性情、情操、德性的培养又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一切事,求诸于己、讲求因果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妄下一个结论,待大家去自证:妈妈的性格火爆,孩子也将火爆;妈妈的性格没有耐心,孩子也将失去耐心;妈妈做不到精进勇猛,孩子也将会不能自强。妈妈轻子——轻视孩子,那么妈妈将来也不会是一个亲妈——让孩子轻视,这都是自己一手栽培的结果。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这里讲作文,都确实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这个作文并非是教育的大道。但是我们希望尽力把这个作文的课堂当作一个法门,希望大家从作文的学习中去体会到教育的核心目的。

  言归正传,回到作文上来,我们先来看孩子的原文。特别要提醒的是,这是一位一年级孩子的作品,仅从字数上来讲,就写了八百个字。

  夜游外滩(一年级6班陈飙牛)

  初夏周末的傍晚,微微的风轻轻地吹着,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我来到了华灯初上的外滩。

  啊!浦江对岸的风景美极了!雄伟的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幻彩的东方明珠,由大、中、小三颗晶莹夺目的明珠组成,它静静地伫立着,默默地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它的身后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大厦,高高低低的,站成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风景。一轮圆圆的,黄色的月亮像一颗透明的珍珠绣在黑丝绒般的天空上。

  黄浦江上移动的风景更美。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一艘艘游览船勾勒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是蓝色的鲸鱼;有的是绿色的南浦大桥;有的是黄色的月亮;有的白色的巨大风帆;有的是彩虹色的军舰;还有的是会变色的宫殿……船上的人们在欣赏两岸的风景,殊不知他们自己也变成了风景。

  我发现船上有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大多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妈妈说这些都是最有钱的企业,支撑着上海的经济。“啪、啪”那是江水拍打着岸边的声音,“嗖”的一声,一只江鸥展翅翱翔在江面上,为这幅风景画增添了无限乐趣。

  一转身,又是另一番景致。所有的建筑都打开了背景灯光,就像把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宝石镶嵌在上面。有三角形的红宝石,有正方形的黄玉,有长方形的翡翠,还有六边形的紫水晶——这些宝石点缀在通体透明的建筑上,把外滩装扮成水晶宫。水晶宫前面的马路上人山人海,车子川流不息,沸沸扬扬的喧闹声,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大自鸣钟悠扬的乐曲声……这些跳动的音符为水晶宫增添无限活力。

  我们坐上爸爸的车子准备回家,我大声地说“外滩,再见!”我看见江面上游来游去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招牌,岸边伫立的工商银行大厦,交通银行大厦等高楼,我想到了小时候妈妈跟我说的一句话。有一天,我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金融危机一直来,没有人能打败它呢?”妈妈笑着回答:“有的,但是现在这个人还很小。”所以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了消灭金融危机,让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更繁华!让外滩更美丽!

  《实战篇》第79页,看看二年级的小朋友驰雨写的《茶辽古道观枫》,特别要看一看妈妈的感言,体会一下妈妈与孩子写作时的背景。有一些妈妈讲,想不到这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这正是差距所在。学中写、写中学,写一篇作文,经过陪读,能让孩子在写的过程中,体会事物、观察事物、学到事理,不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吗?反过来,孩子通过学中写,再把学到的东西用之于写,同样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这里还要再讲一下,我们在教育孩子写作中,切忌简单、低层次的重复,而聪明的办法,是树一个孩子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目标。

  暑假里,如果老师让隔几天写一篇作文,在孩子感到无所可写、无所能写时,家长可以帮着挑本书,让孩子边看边写,自成体系。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去学、去写。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基础篇》第32页的系列小文章,有几篇是这样的:

  一、《邮政》

  我觉得各国的邮箱很有特色。有的以黄为主,有的以绿为主。还有红色的邮箱和蓝色的邮箱。还有一种像机器一样的邮箱。我们可以通过邮政寄包裹、明信片、平信、挂号信。还可以寄国际邮件。

  二、《电话》

  电话是美国人贝尔发明的。贝尔电话是早期的电话。现在有一种可以看到人的电话叫可视电话。没有电话线的电话叫无绳电话。在马路上看到的电话叫公用电话。通过卫星和海底电缆,可以把世界各地联系起来,这样的电话叫国际电话。

  三、《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有黄色的、蓝色的、红色的,还有绿色的。交通标志可以让人们的安全有更多的保证,可以让警察省事儿。有一个红色的三角,里面是一个色字的“停”字,表示停车让行。有一个黄色的三角作底色,里面有一个人走过人行横道表示要注意前面有行人。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标志,会产生巨大的混乱和事故。

  四、《船》

  船的历史很长。几乎有了人就有了船。最古老的船是把一个粗树干的中间挖空。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帆船,用风力来前进。再后来就发展到用蒸气机来做动力。

  船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好多种了。运人的叫客轮,运货物的叫货轮,运油的叫油轮。

  这便是写中学,学中写的一个典型。

  对于小朋友来讲,有关船、交通、电话与邮政,都是通过先了解、先学习才写得出来的。所以,刚才有一些妈妈讲,一年级的孩子就知道了金融危机,不可思议,这便是认识的差距。作文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光出不进的过程,作文的学习,更重要是先进后出的过程。没有输入,怎么会有输出?当有一些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时候,实则上来讲,是您的认识远远地落在了别人的后面。

  在《实战篇》79页的《茶辽古道观枫》这篇作文的介绍里,我们看到,驰雨妈为了让小驰雨写好这篇作文,特意做了很多功课,了解古道地理、历史、人文,于是成就了这一篇非常棒的作文。

  回到原文上来。通过小作者的文章可以看出来,牛妈是搞金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们如果有能力,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多讲一些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情商、智商、财商三者不可或缺。跟小孩子讲金融其实并不难。比如,带小朋友去银行,可以跟小朋友讲讲利息、存款与贷款;讲讲银行是靠什么来生存;讲讲人民币与“人民卡”的区别;讲讲汇款的过程。去购物了,可以讲讲价格、讲讲成本、讲讲商场的利润、还可以讲讲什么叫交换。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的社会,我们每天遇到的事都与经济有关,怎么不能讲呢。把经济的常识讲给孩子听,并非需要专业的知识。

6.山东高考作文点评

  先来看看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

  窗口下有一个画框,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好,有的人看到了不好。你能看到什么?请问您看到这个题目又有什么想法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

  面对着这个材料,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看法,一线名师点评:

  今年的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可写范围很广,并且顺从学生自己的意愿,你有什么感悟就可以写什么,这是今年山东高考作文的一个亮点。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自由民主,各抒己见。没有最佳立意,当然,能够反映自己的见识胸怀的题材得分会更高。

  总之,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下列特点:

  一、人文素养

  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高的文化底韵,需要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中国走的更远,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文素养。

  二、自由民主

  2014年山东作文题目,非常开放,材料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背景,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来挑选,挑选余地大,学生的自由度高,体现了国家自由民主的气度。

  三、胸怀见识

  面对这么多可以写作的角度,到底选择哪个角度去写,可以看做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学生的胸怀气度,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识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胸怀气度和长远的眼光,所以山东高考题用这个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出题人非常有远见。

  四、个性特色

  面对众多的写作角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喜欢的作文来,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尊重考生个性,倡导学生特色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很有特色。

7.山东高考作文点评

  先来看看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

  窗口下有一个画框,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好,有的人看到了不好。你能看到什么?请问您看到这个题目又有什么想法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

  面对着这个材料,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看法,一线名师点评:

  今年的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可写范围很广,并且顺从学生自己的意愿,你有什么感悟就可以写什么,这是今年山东高考作文的一个亮点。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自由民主,各抒己见。没有最佳立意,当然,能够反映自己的见识胸怀的题材得分会更高。

  总之,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下列特点:

  一、人文素养

  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高的文化底韵,需要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中国走的更远,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文素养。

  二、自由民主

  2014年山东作文题目,非常开放,材料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背景,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来挑选,挑选余地大,学生的自由度高,体现了国家自由民主的气度。

  三、胸怀见识

  面对这么多可以写作的角度,到底选择哪个角度去写,可以看做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学生的胸怀气度,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识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胸怀气度和长远的眼光,所以山东高考题用这个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出题人非常有远见。

  四、个性特色

  面对众多的写作角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喜欢的作文来,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尊重考生个性,倡导学生特色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很有特色。

8.山东高考作文点评

  先来看看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

  窗口下有一个画框,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好,有的人看到了不好。你能看到什么?请问您看到这个题目又有什么想法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

  面对着这个材料,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看法,一线名师点评:

  今年的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可写范围很广,并且顺从学生自己的意愿,你有什么感悟就可以写什么,这是今年山东高考作文的一个亮点。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自由民主,各抒己见。没有最佳立意,当然,能够反映自己的见识胸怀的题材得分会更高。

  总之,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下列特点:

  一、人文素养

  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高的文化底韵,需要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中国走的更远,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文素养。

  二、自由民主

  2014年山东作文题目,非常开放,材料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背景,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来挑选,挑选余地大,学生的自由度高,体现了国家自由民主的气度。

  三、胸怀见识

  面对这么多可以写作的角度,到底选择哪个角度去写,可以看做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学生的胸怀气度,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识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胸怀气度和长远的眼光,所以山东高考题用这个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出题人非常有远见。

  四、个性特色

  面对众多的写作角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喜欢的作文来,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尊重考生个性,倡导学生特色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很有特色。

相关热搜

479830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