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素说:燃素说是谁提出的,有什么影响?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燃素说是谁提出的,有什么影响?

德国化学家贝歇尔(JohannJ.Becher,1660—1734年)提出燃素说,把燃烧现象归结为物质吸收燃素和释放燃素的过程。这一学说在18世纪占据统治地位。

2.拉瓦锡和燃素说的灭亡是什么?

19世纪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拉瓦锡“没有发现前人不知道的新物体、新特性、新自然现象。他的不朽光辉在于他把一种新的精神注入了科学内部”拉瓦锡被认为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他让他的同事们从一种崭新的角度来对待定量技术,这是化学领域所有进步的基础,当布莱克和卡文迪什专注于定量分析时。拉瓦锡则成功地说服其他化学家认识这一方法的重要性,他为化学做的事就像是伽利略为物理学做的事。引进严格的方法论、经验论和定量方法:就在演示定量方法的重要性时。1754—1826)发现了定比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这是不久后即将出现的原子论的早期暗示。一个化合物也许含有两种元素,一种元素也许会以不同的比例与其他元素结合。产生不同的化合物,但是这些化合物仍然遵守定比定律,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以3,而一氧化碳(同样元素以不同比例组成)则是由碳和氧以3,这一定量发现对于现代化学是一块重要基石,拉瓦锡是一位科学世界中的推动者。他的私人实验室是欧洲主要科学人物的聚会场所,拉瓦锡的妻子玛丽·安妮(Maria—Anne Pierrette Paulze。她积极出席这些聚会并且记录有关情况,为拉瓦锡的书制作描绘这些聚会的插图,她还将拉瓦锡书籍翻译成英文。拉瓦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演示在受控条件下燃烧不同物质,他在密闭容器里燃烧金刚石、锡和铅。当这些物质加热时,它们会改变颜色,产生的物质叫做,其重量要超过原来的金属”但是当拉瓦锡称量整个容器时,其中包括容器里的所有东西——空气、金属、生石灰和容器本身。他发现重量没有变化,整个系统中必定有某一部分损失了重量。这一部分也许就是空气(他怀疑燃素有负重量的观点),如果空气确实有所损失,至少在密闭的容器里要产生部分真空,当他打开容器时。空气冲了进去,当他再次称量容器和所含物质时,所以生石灰一定是空气和金属的生成物,生锈(和燃烧)的过程并不涉及燃素的损失。而是从空气中获得了什么,拉瓦锡是一位有活力的实验家和能干的交流者,人们公认他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夫妇组织了盛大的聚会。他们焚烧了斯塔尔论述燃素的书,表明燃素说对化学的控制已告终结,从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他还揭示了一条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这条定律在19世纪成了:科学家常常参加拉瓦锡夫妇主办的集会“在集会上拉瓦锡做演示”玛丽·安妮对实验作详细记录。普里斯特利访问了拉瓦锡。并用缺乏燃素的空气解释他的实验,拉瓦锡很有兴趣地听了他的介绍,普里斯特利分离出了空气的一部分——空气大体上由两种气体组成。一种支持燃烧和呼吸,而燃素说,正如他已经得出的结论,现在真相似乎已经明朗。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巴黎皇家植物园演示的化学实验,鲁埃尔最著名的学生之一就是拉瓦锡。拉瓦锡正在演示空气的成分。新化学开始受到欢迎。尽管普里斯特利、卡文迪什和赫顿从未丢弃燃素说,布莱克以及若干人还是转向了拉瓦锡的思路。有人要为一本百科全书写一篇关于化学史的文章,求助于拉瓦锡,拉瓦锡意识到,化学中面临这一问题,不同国家对物质的命名不尽相同。化学需要有一个国际命名法,以便统一反映物质的成分——不要这里是用途,拉瓦锡为化学做了类似于林奈为生物学做的事情:他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命名法。和另外两位化学家一起,他在1787年出版了《化学命名法》(Methods of Chemical Nomenclature),建立起一个清晰合理、能够反映成分的命名系统,这个系统几乎立即就得到了称赞(个别坚持燃素说的人除外),拉瓦锡使定量测量成为化学家的基本工具,结束了燃素说,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并且提出了一套化学命名的新系统。随着拉瓦锡在1794年去世,但是化学的进展并未就此止步。在拉瓦锡、布莱克、舍勒、普里斯特利、卡文迪什,某种程度上甚至包括斯塔尔奠定的基础上,19世纪的化学家们得以更精确地理解化学元素、它们的特性、它们相互反应的机理,以及在反应中所发生的过程。道尔顿将以拉瓦锡和布莱克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再结合古希腊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3.燃素说的诞生是什么?

为解释燃烧现象而建立一个完整理论的最初努力却把科学引到一条漫长的死胡同里。这个想法最初源于一个名叫贝克尔(Johann Joachim Becher,曾向荷兰某些城市领导人推销炼金术,宣称他可以用银把沙子转变为金子。他关于物质的想法也不太合理。所有物体都由空气、水和三种土构成,1660—1734)把贝克尔的油脂泥土改称为燃素(phlogiston),当物体燃烧、煅烧或以其他形式氧化(尽管这个术语在当时还未使用)时,就会释放或者消耗这种流体。斯塔尔提出燃素说,它成了化学的基本要义,成为解释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化学现象以及全部化学的框架。尽管燃素说后来被证明是一条死胡同,去研究燃烧、氧化、呼吸和光合作用。但是这些实验很快就暴露出许多问题。金属在氧化过程中,质量总是增加,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物质损失了,正常的情况质量应该减少,又不致丢弃这个理论,许多化学家作出了更复杂的解释:既然人们不能真正看到燃素(看到的只是从燃烧物质中发出的火焰),因而它就不是普通的物质。也许它更像是18世纪化学家假设的“当出现在物质中时,实际上(莫名其妙地)使物质的重量减少了。每当燃烧发生时,燃素释放出来,物质的重量反而增加。尽管重量问题令人困惑,但18世纪大多数化学家还是继续相信燃素说,并不认为有不可抗拒的理由要抛弃它。

4.麻烦解释一下燃素说.

燃素说形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一个解释燃烧现象甚至整个化学的学说。可燃的要素是一种气态的物质,存在于一切可燃物质中,这种要素就是燃素(phlogiston);燃素在燃烧过程中从可燃物中飞散出来,与空气结合,油脂、蜡、木炭等都是极富燃素的物质,所以它们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石头、木灰、黄金等都不含燃素,所以不能燃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也可以归结为物质释放燃素或吸收燃素的过程。煅烧锌或铅,燃素从中逸出,便生成了白色的锌灰和红色的铅灰;而将锌灰和铅灰与木炭一起焙烧时,锌灰和铅灰从木炭中吸收了燃素,金属便又重生了出来。酒精是水和燃素的结合物,酒精燃烧后,金属溶于酸是燃素被酸夺去的过程。医疗化学家曾经设想化学物质含有三大元素:硫为易燃的元素,汞为流动性和挥发性的元素,盐为固定和不活动的元素。美因茨大学医学教授约钦姆贝歇尔(Joachim Becher)略微修改了医疗化学的学说,于1669年主张固体的泥土物质一般含有三种成分:存在于一切固体中的一种固定的土”相当于早期医疗化学家的盐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体中的一种油性的土“相当于硫元素”汞土,相当于汞元素普利斯特里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体含有硫质的、油性的”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是一种分解作用,物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成分更简单的物质”燃素说认为;燃烧和锻烧的过程牵涉到化合物分解为组成部分的过程,简单的物体不能发生燃烧“和另一种土的物质必然是化合物”新的化学概念和燃素学说双方支持者展开激烈辩论。

5.燃素说的形成

燃素说形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一个解释燃烧现象甚至整个化学的学说。燃素说认为,可燃的要素是一种气态的物质,存在于一切可燃物质中,这种要素就是燃素(phlogiston);燃素在燃烧过程中从可燃物中飞散出来,与空气结合,从而发光发热,这就是火;油脂、蜡、木炭等都是极富燃素的物质,所以它们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石头、木灰、黄金等都不含燃素,所以不能燃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也可以归结为物质释放燃素或吸收燃素的过程。例如,煅烧锌或铅,燃素从中逸出,便生成了白色的锌灰和红色的铅灰;而将锌灰和铅灰与木炭一起焙烧时,锌灰和铅灰从木炭中吸收了燃素,金属便又重生了出来。酒精是水和燃素的结合物,酒精燃烧后,便剩下了水;金属溶于酸是燃素被酸夺去的过程。最初,医疗化学家曾经设想化学物质含有三大元素:硫为易燃的元素,汞为流动性和挥发性的元素,盐为固定和不活动的元素。到了17世纪,美因茨大学医学教授约钦姆贝歇尔(Joachim Becher)略微修改了医疗化学的学说,于1669年主张固体的泥土物质一般含有三种成分:“石土”,存在于一切固体中的一种固定的土,相当于早期医疗化学家的盐元素“油土”,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体中的一种油性的土,相当于硫元素“汞土”,一种流动性的土,相当于汞元素普利斯特里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体含有硫质的、油性的“油土”,在燃烧过程中,它在与其他“土”结合时逃了出来;也就是说,燃烧是一种分解作用,物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成分更简单的物质。燃素说认为,燃烧和锻烧的过程牵涉到化合物分解为组成部分的过程,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就是分解为硫质的“油土”和固定的“ 石土”。理论上,简单的物体不能发生燃烧,因为含有“油土”和另一种土的物质必然是化合物。18世纪,新的化学概念和燃素学说双方支持者展开激烈辩论。 1703年,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化学教授格奥尔格·恩斯特·斯塔尔把普利斯特里的“ 油土”重新命名为“燃素”,并把这个理论发展成更广泛的理论体系,用以说明氧化、呼吸、燃烧、分解等很多化学现象。金属是灰碴与燃素的 化合物,加热释放了燃素而剩下灰碴。总的说来,燃素为一切可燃物体的根本要素,油、脂、木、炭及其他燃料含有特别多的燃素。当这些物体燃烧时,燃素便释出,或则进入大气中,或则进入一个可以与它化合的物质中如灰碴,从而形成金属。到1740年,燃素理论在法国被普遍接受;十年以后,这种观点成为化学的公认理论。但燃素学说有很多漏洞,所以遭到一些质疑,在1756年罗蒙诺索夫用实验证明燃素学是错的。但人们到十九世纪后期还多半相信燃素说,到1890年左右罗蒙诺索夫的试验和观点才得到承认,燃素说从此灭亡。

6.什么叫做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氧气发现后不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了解到普利斯特里制得氧的方法,拉瓦锡已做过了煅烧金属的实验,他在工作中非常注重量的研究.1774年,他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煅烧实验,他首先将实验用的铅和锡进行精确称量,将瓶封闭后再准确称量铅、锡与瓶的总重量.准备就绪后,进行加热,直到铅、锡变为灰烬.再称量总重,当他把瓶子打开时发现空气冲了进去,这时再对瓶及煅灰进行称量,他发现金属在煅烧后重量也增加了,所增重量恰恰是等于空气冲进瓶后总增量.因此,金属所增加的重量,只能是金属结合了瓶中部分空气的结果.在这种鲜明的事实面前,拉瓦锡对燃素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金属的煅灰会不会是金属和空气的化合物?拉瓦锡又用煅灰做了许多实验.他发现,把铅煅灰与焦炭一起加热时有大量“煅灰还原成金属铅.这些“他感到这绝不仅仅是从焦炭里吸取一点燃素那样简单了.联系到焦炭在空气中燃烧也生成“拉瓦锡更加确信煅灰是金属和空气相结合的产物,而煅灰在用焦炭还原时所放出来的“一定是从煅灰中释放出来的空气与焦炭相结合的结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个结论,最最有说服力的当然是设法从金属煅灰中直接分解出来空气,普利斯特里会见了拉瓦锡,告诉了拉瓦锡制得氧气的方法.拉瓦锡重复了普得斯特里垢实验,果然从汞煅灰中分解出了比普通空气更加助燃、助呼吸的气体,拉瓦锡于1777年将这种气体正式命名为Oxygene(氧).意为,

7.燃素说为什么不能解释金属的燃烧

贝歇尔和施塔尔共同创立了燃素说。贝歇尔是17世纪末德国的一位化学家,他提出燃烧是一种分解作用,动、植物和矿物等燃烧之后,留下的灰烬都是成分更简单的物质。不能分解的物质,尤其是单质是不会燃烧的。贝歇尔认为各种物质都是由他所谓的三种基本“土质”石土“-存在于一切固体物质中的一种”固定性的土“-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体中的一种;可燃性的土“流动性的土”物质因三种成分比例不同而各有特性;贝歇尔用他的三种“土质”来解释物质燃烧的现象“物体在燃烧时”就会放出其中的。石土:汞土“的成分”贝歇尔所谓的“便相当于以后的“燃素”
482917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