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争光的的书读后感:关于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400字。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关于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400字。

读詹天佑有感那一天,我津津有味地把《詹天佑》这篇文章读完。这篇文章讲了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是怎样修筑的,说明了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篇课文给我的印象是多深刻啊!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多爱国的詹天佑啊!他那强烈的爱国心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他居然还想着国家,想着要为祖国争光。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他怎么会提早两年京张铁路就全线竣工呢?詹天佑不但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而且还有创新精神。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来源于实践、勤奋。我们不正正需要这种精神吗?我们要以詹天佑为榜样!有些人总以为自己很聪明,整天顾着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或工作上。

2.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400字

我津津有味地把《詹天佑》这篇文章读完。这篇文章讲了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是怎样修筑的,说明了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篇课文给我的印象是多深刻啊!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修好;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多爱国的詹天佑啊!他那强烈的爱国心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他居然还想着国家,想着要为祖国争光。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他怎么会提早两年京张铁路就全线竣工呢?詹天佑不但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从他设计的一种"字形线路就可以看出。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来源于实践、勤奋。我们不正正需要这种精神吗?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要以詹天佑为榜样!有些人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很了不起,整天顾着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或工作上。那些勤奋的人即使没有聪明的人那样聪明,但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努力,一定会赶上聪明的人。

3.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书籍的读后感800字

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来到美国就读,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积劳成疾,吾辈从军卫国: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运船帮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扬武”快船管驾,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并被任命为“扬威”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靖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升副将,获加总兵衔。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勇敢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45 共1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神圣恶魔杀手[新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南宋庐陵(今吉安)人: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文天祥长揖就坐,阿合马却要他下跪,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口气对左右说”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正义凛然道,要杀便杀,道甚由不由你:阿合马自讨没趣“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遭到文拒绝,左右便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天下事,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天祥今日……至于此,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也等于宣布侵略者的失败,是一切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失败?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 发现的,衣带诏。孟曰”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大英雄 回答”01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164400687q[新手]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1236——1283)字宋瑞”南宋庐陵(今吉安)人”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运船帮带,海东云,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炮舰管带,扬武”快船管驾,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江苏山阳(今淮安)人。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父亲染上重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1236——1283)字宋瑞,南宋庐陵(今吉安)人。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捧诏涕泣,勤王,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 击文天祥,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赵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他收拾残军,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

4.关于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写一篇读后感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 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回答:2008-09-20 18:55 共4条评论...评论 ┆ 举报 你好好厉害呀[新手] 关天培,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 回答:2008-09-20 20:09 共9条评论...评论 ┆ 举报 love纯爱love[新手] 董存瑞 永远的丰碑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生辰:1929年10月15日 祭日:1948年5月25 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回答:2008-09-21 07:45 共1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神圣恶魔杀手[新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民复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 击文天祥。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赵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严重的挫折。从此以后,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统领义军在战场上与元军拼杀。 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还在伯颜将他扣押北营时,他便明白地告诉对手:“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却要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你何以至此?”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口气对左右说:“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正义凛然道:“亡国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不由你。”阿合马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同年年底,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孛罗一来就摆威风,要文跪下,遭到文拒绝,左右便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文凛然说道:“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天祥今日……至于此,幸早施行。”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的胜利。也等于宣布侵略者的失败,是一切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失败。 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 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大英雄 回答:2008-09-21 09:01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164400687q[新手]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 作者:黄洁榆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陈露,中国第一位世界女单滑冰冠军[真冰] 让世界知道中国的滑冰界开始出现强人 李四光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邓亚萍小球(乒乓球)为国家赚来无数荣誉;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回答:2008-09-21 09:30 共5条评论...评论 ┆ 举报 z爱的永恒z[新手] 岳飞 忠心报国 屈原抱石投河 花木兰替父从军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民复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 击文天祥。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赵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严重的挫折。从此以后,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统领义军在战场上与元军拼杀。 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还在伯颜将他扣押北营时,他便明白地告诉对手:“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却要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你何以至此?”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口气对左右说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5.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写读后感

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但刚提出修筑计划时,一些国家就出来阻挠,事情争执了很久都没有结果。帝国主义者说,如果用他们国家的工程师修筑,中国就没法动工,但他们完全想错了,那时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在接到任务后不怕困难,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峭壁上定点、测绘。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不耻下问地向当地农民请教。最后终于建成铁路的事。这篇文章最让我感动的是詹天佑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精神。詹天佑身为总工程师,他完全可以坐在指挥部里指挥,而没有必要去工地上干活。但他却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冲在最前面,从不退缩。他甚至比工人干的活还多。而我们现在的工头或当官的从来不管工人的死活,我最佩服他的大胆尝试,不困难的精神。居庸关山势高,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头同时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詹天佑决定采用中部凿开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的也同时施工。

6.《为国争光》读后感400字

好棒的课件《夏洛的网》读后感在这个寒假里,我看完了一本名字很有趣书,叫《夏洛的网》。讲的是一头小猪和一只蜘蛛的故事,让我重温了爱和友谊。小猪在年幼时落水被人救了起来,从此成了人的宠物,可长大之后人们也要杀了它,幸好有孩子阻拦,它早就成了一道菜了。小猪很想有个知心朋友来救救它,一只蜘蛛用微小的声音对它说:你在找朋友吗”小猪高兴地回答“于是它们成了朋友”这只蜘蛛名叫夏洛。它知道了小猪的苦心事后“用网织出几个字。让人们不再以为它是普通的小猪,而是神奇的小猪,于是夏洛出去拾报纸:人们便知道了小猪威尔,很快便有人过来给它拍照,小猪威尔很感激夏洛,夏洛为了它用掉了许多丝,夏洛又为威尔织出了几个字。威尔一举成名,并将卵外面用丝做了一个袋子,威尔帮它保管着。小猪威尔要出去展示,夏洛用最后的丝给它写了两个字-----谦卑,并对威尔说。你回来的时候把我带上就行了,现在我不能跟你旅行。

7.关于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书读后感

英雄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家乡解放,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上甘岭战役开始。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 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 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我羞愧万分,
301612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