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教学叙事随笔 (二篇) 时间:2019-05-19 13:41:03 由王新老师 分享 复制全文 下载本文 王新老师2019-05-19 13:41:03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1篇弹指一挥间,我已在教育这片土地耕耘了二十多年。在这七千多个日子里,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幸福,感受到了一名学生带给我的无限欢乐。是他们的快乐与真挚、问题与好奇、成长与进步,让我体验到了我的职业的魅力和工作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最让人好笑的是发生在今年愚人节的那件事。不知什么时候,连中国人也过起了西方的节日,圣诞节我们都熟悉,可是什么万圣节、愚人节,我们这代人根本就没听说过,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你们早奥特了”。4月1日上午最后一节是我的语文课。像往常一样,离上课还有5分钟我就来到了教室。这时 ,班里那群平时总爱和我说笑的姑娘嬉笑着围过来。忽然,其中一位姑娘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指着我的衣服后摆说:“老师,您的衣服上怎么有几滴红墨水啊?”其他的几位姑娘也跟着附和:“是啊,老师,您改作业时不小心溅上了吧!”“哎呀,一定是我不小心溅上的!”说着,我就赶紧脱下外套,当我翻来覆找墨水印记的时候,“哈哈哈,老师上当了!老师上当了!”我顿时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我一脸疑惑的样子,这群姑娘笑得更灿烂了。“老师,今天是愚人节!我们是和你开玩笑的!”又是一阵开怀大笑。我这才如梦方醒,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就在这一瞬间,我的眼前也闪出一道狡黠的笑意:这不正是我指导学生进行随机作文的好机会吗?立时,一个圆满的“陷阱”挖好了,只等这班小鬼往里跳。哼!也让你们知道知道老师的厉害!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话间,上课铃响了。师生问好后,同学们静坐在座位上等待我给他们讲课。这时,我像往常一样一本正经地总结了上次月考的情况,这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我看时候差不多了,于是平时很少在课堂上打电话的我掏出手机,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然后,举起手机对大家说:“同学们,学校发来的短信,是一个好消息。我给大家读读。”班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各班任课老师请注意,请立刻告知全校同学,春天阳光明媚,百花竞艳,正是春游的好时机。所以学校决定明天放假一天,老师不准留作业,让同学们尽情拥抱大自然。”话音还没落,班里已经沸腾了:有振臂高呼的,有大声歌唱的,有敲打桌子的……那欢乐的叫喊声简直要把房顶掀翻了。看着他们一副副欣喜若狂的样子,我也不由得暗自发笑。但是,我故作镇静地说:“同学们,你们明天有什么计划吗?”这时,小手林立,计划美好而合理。“既然大家那么激动,那么,这节课也不讲新课了。现在离放学还有一段时间,请大家把刚才发生的一幕写下来吧!算是今天的日记。”接着,同学们奋笔疾书,不一会就大功告成。我又让几位同学把自己的杰作读给大家听,没想到,短短的十多分钟里,同学们就能文从字顺地写出了刚才那热闹的情景。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兴奋之中时,我又提高嗓门,对大家说:“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务必记好了!”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好像又等着老师宣布更加令人惊喜的“通知”。我清了清嗓子,故意拉长声音说:“同学们,刚才的决定--不是真的!今天不是你们的愚人节吗?是你们的朱老师逗你们玩呢!”“啊?!”班里又是一阵大喊大叫“老师!你真狡猾!”“老师,你骗人!”当他们印证老师刚才说的的确是“逗你玩”时,同学们一个个又成了泄气的皮球。我问:“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再写下来吧!”在一声声“抱怨”中,同学们真实地抒发着他们的感受,什么“旅游计划泡汤了”,什么“我们上了老师的当了!”什么“我们的老师太狡猾了!”还有的学生写道:“这是老师让我们写作文啊,她真是用心良苦啊!”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孩子们的真实情感。我欣喜地批阅着孩子们的一篇篇大作,尽管他们说我是“狡猾的老师”!2篇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还是以上述这两篇课文为例,还真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了新的“哈姆雷特”。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学生说:“白骨精虽然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对于这样的理解,老师不是加以否定,还称赞地说道:“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同样的故事也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上演。在课堂上,正当教师带领学生对狐狸的卑鄙行为进行批判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觉得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对于这样脱离文本实际的解读,老师的评价是:“你很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理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说学生的理解可以原谅,那么老师的附和却让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为了和母亲一起分享唐僧肉,这种“孝”是我们生活中所倡导的吗?狐狸的“聪明”则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聪明”是为人们所不耻的。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不道德的。残害无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师一定要这样去引导,学生可能会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东西与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聪明”就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好像走入一个误区,解读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是大家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到底是谁?不管我们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他就是那个为父复仇的王子,他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这个谁也无法改变。而我们所读出的“一千个”也都是从这“一个”中发散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哈姆雷特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的。能够多元解读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牵强附会,脱离实际。作为教师,当学生理解出多个“哈姆雷特”的时候,我们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也要细加分析,这个“哈姆雷特”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引导。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当我讲到凡卡的爷爷也过着很苦的生活时,有一位学生却说:“老师,你讲错了,凡卡的爷爷过的生活很好。”我没有马上指责他,而是让他说出理由。他说:“书中写到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穿得很好;爷爷白天在大厨房地睡觉,而凡卡却睡在过道里,说明爷爷过得很好。”他的这一番言论,令我始料不及。细细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作者契诃夫是要通过凡卡的悲惨遭遇表现沙皇统治下,城乡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们分析出爷爷过得很好,岂不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为了尊重学生,我们有马上反驳,而是对全班学生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那位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我们从任何文本中读出的“哈姆雷特”都离不开文本的主旨,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主旨,一味地标新立异,其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归根到底还是“哈姆雷特”,永远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成不了罗琳笔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读文本,方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准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准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里寻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