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成立大学的目的:1990年美国在北京设立燕京大学,其目的是为了什么 时间:2022-09-10 23:38:13 由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复制全文 下载本文 作文陶老师原创2022-09-10 23:38:13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目录1.1990年美国在北京设立燕京大学,其目的是为了什么2.美国为什么要清政府建立清华大学3.美国有9所大学创立于建国之前?4.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历程5.美国沙维尔大学基本介绍6.美国把庚子赔款用于帮助清朝建立清华大学,他们有什么目的?7.郭秉文倡导的美国大学模式有何特点1.1990年美国在北京设立燕京大学,其目的是为了什么燕京大学只是1952年并入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介绍:美国以中国的赔款在中国创的教会高等学校。校址在北京海淀。1919年由北通州协和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合并而成。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并入。成立初期未分学系,仅设本科和预科。设文学院、自然科学院和应用社会科学院,包括中文、外语、历史、哲学、心理、教育、新闻、音乐、化学、生物、物理、数学、家事、政治、经济、社会等学系。1934年设研究院,1946年迁回北平(今北京)。1951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和其他院校。北京大学介绍:前身是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抗战后南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46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2.美国为什么要清政府建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美国人用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1900年,农历庚子年,北京爆发了“庚子之乱”当时。的义和团”打杀外国人,入京围攻各国使馆、教会大学和外国人住所,义和团的举动令国际震惊。纷纷提出交涉,但清政府应对无策,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第二次火烧圆明园,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英法联军。《辛丑条约》条约第六款。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各国的分配率以俄国最多,美国人建设清华大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俘虏清华学子。这些学子掌握国家权力时候,将有力于美国,美国早在清朝就试图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了,以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驯服中国,其手法比俄国等列强要高明的多。3.美国有9所大学创立于建国之前?一、美国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1.殖民地时期——私立大学的创办美国独立以前,整个殖民时代的教育有一个特点,即完全是前宗主国英国教育的移植,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高等教育基本上为统治者及大资产者的子女享有,白人及有色人种的工农群众子弟大多不读书,或只能在家教活动中和简陋的初等学校学习一点知识,高等学校完全是私立的,并且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这时的大学主要是仿照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而设立的,美国最早成立的大学是1636年创办的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也就是今天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前身,1701年创办的耶鲁学院(Yale College)也就是今天的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前身,到1776年美国脱离殖民统治独立以前,美国一共成立了十所大学。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耶鲁学院(Yale College);威谦和玛丽学院(William and Mary College);国王学院(King'《美国大学管理》,创立这些大学的主要动机是宗教性质的,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深学问的传教士、教会工作者和虔诚于宗教的政府官吏。十所大学基本由教会开办,主要课程有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Bible)学、伦理学、证理学、修辞学、初步数学知识以及简明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等知识。在这些大学里,教学方法是机械主义的,甚至教室内仍靠教鞭来维持教师的权威,由于经济、政治情况的发展,高等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教育的贵族性质有所削弱,而加强了实际的内容和实用倾向,许可学生信教自由,课程内容倾向自由主义和实用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集体活动也开始受到重视,这都反映了美国教育已开始向符合自己实际要求的方向发展。美国独立前的高等教育基本是宗主国英国教育的再现,还没有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2.独立(1776)后到南北战争(1861~1865)时期——私立大学的发展和基本成型联邦政府成立以后,新政府深感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当时(1800年以前)美国仅有25所私立高校,很少的学生,高等教育完全靠私人团体来控制与维持,仍不足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新政府力主高等教育应由政府主持办理,于是开始出现州立大学。第一所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在北卡罗利纳州(North Carolina)成立。1816年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政府试图将私立的达特茅斯学院收归州立学校,上诉到联邦政府最高法院。达特茅斯学院获胜维持独立。这一件事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极大,进一步重申和确认私人团体(尤其是教会)有办学许可权,而且可以在不致于受到政府接收的威胁下自由发展,从而刺激了教会办学的积极性。自此又建立了许多私立大学。州政府企图通过接收私立高校为州立高校办学的道路行不通,于是只有自行拨款开办州立高校,从而也使州立高校得到了发展。州立院校的发展仍较缓慢,州立院校仅占17所。由此可见美国的高等教育道路不同于西欧国家,它的私立大学占有很大比重,除了有教会办学的传统外。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美国参议员斯坦福夫妇,筹建大学,于188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以后发展成为美国的一流大学,也是美国著名科研中心之一。还有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一批私立大学也建立起来了。其中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美国现代正规大学的开端,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霍普金斯大学的目标是要创立一所德国式(柏林大学模式)的美国大学。在保留大学本科部的同时,加开研究生课程,设立博士学位。不再象当时的其它学校那样,过分依赖教会的支持和资助。它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科学,创立一所以研究为宗旨的大学。它成立了当时美国第一所正式的研究生院。很快对其它高校发生了重大影响。在纪念霍普金斯大学成立25周年时,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艾利亚就曾指出,正是霍普金斯大学成立25周年时,当时的哈佛学院顺利地发展了研究生课程,而演变成哈佛大学。这种强调学术研究、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风气,至今仍是美国一些名牌大学的特色。这一时期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发生了另一件重大的事件,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Morill Act),规定各州均要成立一所由州政府资助的州立农业大学和机械大学。于是各州的州立大学开始有了相当的发展,有69所高校在此期间成立,从而开始使高等教育可以向收入较低的平民开放。也有类似性质的私立大学建立,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就是这时建立起的私立理工科大学。美国形成了大学的学系教学制,加强专业研究,各大学还在增设研究院的同时,逐步确立系统的学位制度。哈佛学院有古典文科的学士学位,其实也是袭用英国的学位制度851年后,学习德国,增设了理科学士学位。又从英、德引进了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由于强调研究生院的教学,哲学博士学位很快发展起来。在美国博士学位在大多数大学中,成为委任教授的法定资格。学位制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的私立高校多于公立,教学和科研水平也以前者为高。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援公立大学及公立工农学院的开办,出现了公、私大学分庭抗礼,这一时期发生的另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则是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创立。而是美国自身的产物。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的乔利特(Toliet),成立第一所初级学院,4.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末——私立大学的大发展二十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则进入大发展阶段。大批退伍军人和社会上的青年人涌向学校,要求学习。战后出生的新一代,又一次开始冲击学校的大门,其中不仅本国学生增加,而且外国学生也大幅度增加。再一次刺激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私立四年制高校发展到700多所,吸收了全日制高校1/由教会控制的四年制高校也有700所左右,招收学生也少。其中有一半与罗马天主教会有关系。发展最惊人的是一些二年制的初级学院。就1990年、1995年的美国名牌大学排行榜看,前10名均为私立大学。公立大学4、1所,私立大学占绝对优势,公立大学呈下降趋势(注:《美国高等院校排座次》,《世界知识》,《1995美国大学前25名排表及统计数字》。《比较教育研究》,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地位显赫、声誉卓越。它们代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它们吸引了来自世界100个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留学生。2.私立大学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功不可没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如表1。表1 美国高等结构状况(注:《美国大学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私立高校比公立高校多,但私立高校一般招生较少,若论学生数,还是在公立高校就读的学生人数多。在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就读的学生人数比例,大体上为2:美国现有1400多万大学生,高等教育中适龄青年入学率1980年为56%,世界银行1998年报告。)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最先进的国家,这当中就得益于它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私立高等教育体制。同欧洲许多国家相比,美国的高等教育尽管历史不比它们长,但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速度却比它们快,原因之一就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充分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私立高等学校有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除表中的3000所高校外,还有大量由政府部门企业或私人团体所主办的,各种类似职业训练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修理学校、秘书学校、服装学校、烹调学校等等,大约有上万所这类学校,必须是中学毕业后的学生方能进校学习。由于美国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也被称为“中学后教育”因此这类学校也应纳入高等教育的范围。这些多样化的高等学校,构成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方面军。3.私立大学在美国经济、科技发展中成绩卓越例如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对于美国的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发明,诸如40年代的原子弹研制,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80年代在生化方面对脱氧核糖核酸(DAN)的研究,90年代对基因结构和排列以及多媒体传播科技的研究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有8个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MIT对于“高科技开发区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波士顿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4.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历程一、美国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1.殖民地时期——私立大学的创办美国独立以前,整个殖民时代的教育有一个特点,即完全是前宗主国英国教育的移植,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高等教育基本上为统治者及大资产者的子女享有,白人及有色人种的工农群众子弟大多不读书,或只能在家教活动中和简陋的初等学校学习一点知识,高等学校完全是私立的,并且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这时的大学主要是仿照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而设立的,美国最早成立的大学是1636年创办的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也就是今天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前身,1701年创办的耶鲁学院(Yale College)也就是今天的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前身,到1776年美国脱离殖民统治独立以前,美国一共成立了十所大学。它们是: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耶鲁学院(Yale College);威谦和玛丽学院(William and Mary College);新泽西学院(New Jersey College);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费城学院(Philadelphia College);罗得岛学院(Rhode Island College);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宾夕法尼亚学院(Pennsylvania College)(注:顾宝炎:《美国大学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创立这些大学的主要动机是宗教性质的,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深学问的传教士、教会工作者和虔诚于宗教的政府官吏。十所大学基本由教会开办,主要课程有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Bible)学、伦理学、证理学、修辞学、初步数学知识以及简明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等知识。在这些大学里,教学内容枯燥死板,教学方法是机械主义的,甚至教室内仍靠教鞭来维持教师的权威,1750年前后,由于经济、政治情况的发展,高等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教育的贵族性质有所削弱,而加强了实际的内容和实用倾向,在一些高等学校中,打破宗派主义,许可学生信教自由,课程内容倾向自由主义和实用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集体活动也开始受到重视,这都反映了美国教育已开始向符合自己实际要求的方向发展。但总的来说,美国独立前的高等教育基本是宗主国英国教育的再现,还没有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2.独立(1776)后到南北战争(1861~1865)时期——私立大学的发展和基本成型联邦政府成立以后,新政府深感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当时(1800年以前)美国仅有25所私立高校,只有很少的教员,很少的学生,高等教育完全靠私人团体来控制与维持,仍不足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因此,新政府力主高等教育应由政府主持办理,于是开始出现州立大学。1795年,第一所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在北卡罗利纳州(North Carolina)成立。值得一提的是,1816年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政府试图将私立的达特茅斯学院收归州立学校,激起了该校的强烈反对,上诉到联邦政府最高法院。1819年法院裁决,达特茅斯学院获胜维持独立。这一件事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极大,其一,进一步重申和确认私人团体(尤其是教会)有办学许可权,而且可以在不致于受到政府接收的威胁下自由发展,从而刺激了教会办学的积极性。自此又建立了许多私立大学。其二,州政府企图通过接收私立高校为州立高校办学的道路行不通,于是只有自行拨款开办州立高校,从而也使州立高校得到了发展。但是总的来说,州立院校的发展仍较缓慢,私立大学仍占绝对优势,到1860年全美264所高校中,州立院校仅占17所。由此可见美国的高等教育道路不同于西欧国家,它的私立大学占有很大比重,这与它的国情有关,除了有教会办学的传统外,由于是联邦制,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很少运用行政手段干预,且根据美国的《权利法案》(1789年对宪法的修正案)规定:“凡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和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利,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使民间办学有很大的自由度。 这一时期是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和基本成型时期。3.南北战争到20世纪初——私立大学的成熟独立革命和南北战争,给美国带来了一个统一的政局和共和政府,为自由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工商业的膨胀,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及大企业大公司的创立,许多资本家为促进自身所需要的人才的培养,同时又可以少缴赋税,于是捐献资金与地产,兴办大学。应该指出的是政府的税收政策对私人捐资办学起到了鼓励、促进作用。例如,遵照霍普金斯先生的遗言,以他的遗产,于1876年在马里兰州(Maryland)巴尔的摩市(Baltimore)成立了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又如前加利福尼亚州(Calixxxxia)州长,美国参议员斯坦福夫妇,由于16岁的独子不幸去世,悲痛之余,倾其所有,筹建大学,以志纪念,于188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以后发展成为美国的一流大学,也是美国著名科研中心之一。此外,还有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一批私立大学也建立起来了。其中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美国现代正规大学的开端,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霍普金斯大学的目标是要创立一所德国式(柏林大学模式)的美国大学。在保留大学本科部的同时,加开研究生课程,设立博士学位。不再象当时的其它学校那样,过分依赖教会的支持和资助。它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科学,创立一所以研究为宗旨的大学。事实上,它成立了当时美国第一所正式的研究生院。这一模式,很快对其它高校发生了重大影响。1901年,在纪念霍普金斯大学成立25周年时,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艾利亚就曾指出,正是霍普金斯大学成立25周年时,当时的哈佛学院顺利地发展了研究生课程,而演变成哈佛大学。这种强调学术研究、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风气,至今仍是美国一些名牌大学的特色。 这一时期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发生了另一件重大的事件,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Morill Act),规定各州均要成立一所由州政府资助的州立农业大学和机械大学。于是各州的州立大学开始有了相当的发展,有69所高校在此期间成立,从而开始使高等教育可以向收入较低的平民开放。 这一时期,也有类似性质的私立大学建立,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就是这时建立起的私立理工科大学。在广设大学的同时,1870年后,美国形成了大学的学系教学制,加强专业研究,各大学还在增设研究院的同时,逐步确立系统的学位制度。在殖民地时代,哈佛学院有古典文科的学士学位,其实也是袭用英国的学位制度851年后,学习德国,增设了理科学士学位。 1860年前后,又从英、德引进了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由于强调研究生院的教学,哲学博士学位很快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除了人文学科外,在美国博士学位在大多数大学中,成为委任教授的法定资格。学位制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上,美国的私立高校多于公立,教学和科研水平也以前者为高。南北战争以后,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援公立大学及公立工农学院的开办,它们的作用与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现了公、私大学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的局面。这一时期发生的另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则是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创立。它不是从国外“引进”的,而是美国自身的产物。1902年,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的乔利特(Toliet),成立第一所初级学院,以后,其它各州纷纷效仿,发展很快。4.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末——私立大学的大发展二十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骨架”已大体形成。二十世纪中期,则进入大发展阶段。二战后,大批退伍军人和社会上的青年人涌向学校,要求学习。二十年后,战后出生的新一代,又一次开始冲击学校的大门,高校学生数1940年为140万人,1960年为310万人,比1940年翻了一番。1970年达到760万人,比1960年又翻了一番。其中不仅本国学生增加,而且外国学生也大幅度增加。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以后,再一次刺激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私立四年制高校发展到700多所,吸收了全日制高校1/4的学生,由教会控制的四年制高校也有700所左右,主要集中在东部,规模一般比较小,招收学生也少。其中有一半与罗马天主教会有关系。发展最惊人的是一些二年制的初级学院。1969年1000多所这样的二年制初级学院吸收了1/3的大学生。1971年发表的肯内基基金会高校教育报告,建议撤消一切进入公立初级学院的障碍,实行开门招生,使每个有中等文化程度,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享受到高等教育,并希望到1978年所有的适龄青年都能首先进入二年制学院学习。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私立二年制学院有近250所,公立的更多,达到950所(注:顾宝炎:《美国大学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这一时期由多个学院组成的综合性大学,包括私立大学和州立大学也有很大发展。它们不但培养四年制的本科生,而且还大量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强调以科研促进教学,成为一种研究性大学,这样的大学大约容纳了全国2/5的学生。二、美国私立大学的历史贡献1.私立大学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贡献非凡美国的研究大学中,不少是私立大学,其中有世界一流学府、顶尖级的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一大批令人仰慕者。就1990年、1995年的美国名牌大学排行榜看,前10名均为私立大学。前20名内,私立大学分别为15、17所,公立大学4、1所,私立大学占绝对优势,公立大学呈下降趋势(注:明娜:《美国高等院校排座次》,《世界知识》,1992年第6期,第9页。《1995美国大学前25名排表及统计数字》。《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第56页。)。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地位显赫、声誉卓越。它们代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它们吸引了来自世界100个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留学生。2.私立大学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功不可没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如表1。表1 美国高等结构状况(注:顾宝炎:《美国大学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二年制高校 四年制高校 研究性大学 合计 公立高校 950 250 120 1420 私立高校 250 1400 70 1720 合 计 1200 17500 190 3140从表1中看,私立高校比公立高校多,但私立高校一般招生较少,若论学生数,还是在公立高校就读的学生人数多。一般来说,在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就读的学生人数比例,大体上为2:1左右。美国现有1400多万大学生,高等教育中适龄青年入学率1980年为56%,1995年为81%。(注:世界银行1998年报告。)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最先进的国家,这当中就得益于它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私立高等教育体制。同欧洲许多国家相比,美国的高等教育尽管历史不比它们长,但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速度却比它们快,原因之一就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充分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私立高等学校有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除表中的3000所高校外,还有大量由政府部门企业或私人团体所主办的,各种类似职业训练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修理学校、秘书学校、服装学校、烹调学校等等,大约有上万所这类学校,都是私立的,但有一条,必须是中学毕业后的学生方能进校学习。由于美国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也被称为“中学后教育”(Post-Secondary Education),因此这类学校也应纳入高等教育的范围。这些多样化的高等学校,构成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方面军。3.私立大学在美国经济、科技发展中成绩卓越例如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对于美国的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发明,诸如40年代的原子弹研制,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80年代在生化方面对脱氧核糖核酸(DAN)的研究,90年代对基因结构和排列以及多媒体传播科技的研究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有8个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MIT对于“128号公路”高科技开发区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波士顿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被人们称为麻塞诸塞州的经济救星;又如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硅谷”对美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尽人皆知的。“硅谷”成为高科技开发区的代名词。5.美国沙维尔大学基本介绍是一所男女共校的私立文科大学。虽然当初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美国非洲裔天主教的领导力,但目前学校的学生有一半以上不信奉天主教,有10%的学生不是黑人。6.美国把庚子赔款用于帮助清朝建立清华大学,他们有什么目的?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我们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也背负上了巨额赔款,差不多4.5亿两白银吧。美国做为其中的一方,当然也得到了不少赔款,差不多三千多万两白银,这些巨额赔款可都是压在我们老百姓的身上呀。不过后来美国开始把部分的赔款分年次的退还给我们,这可能是为了维护在我国的其他利益吧。当时美国做为主要的参战国之一对我国造成的伤害可当然不小了,这一战差不多让清朝灭亡了,所以当时我们的有钱东西都被抢完了人家还来给我们要赔款,毕竟当时我们确实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真的是一点都不错。后来美国却有了一个很奇怪的举动就是把当时的赔款给我们退了一部分,是分批次三十年差不多退给我们的吧。但是却规定说这些钱都要用于教育,而且每年还要定量送一些中国学生到美国去留学。虽然这个真的很奇怪,确实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因为当时洋务运动也激发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当时还是很大力提倡教育的。7.郭秉文倡导的美国大学模式有何特点郭秉文(1880—1969),生于上海青浦[1],早年卒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赴美留学,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即参与“创办,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校长和国立东南大学校长。[1] 郭秉文是在国际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中国教育家,他连续3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教育会议,并连续3次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他主持的国立东南大学,被教育界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郭秉文出生于江苏青浦[1] (今上海青浦),郭秉文毕业于上海清心书院[2],已经工作12年、年近30的郭秉文弃职就学,到美国俄亥俄州的乌斯特学院攻读理科,郭秉文从乌斯特学院毕业后随即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郭秉文收到正在筹备之中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谦校长的聘书,邀请他做教务主任,他以题为《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文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学博士,也是在美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之一,应江谦之聘,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江谦因病休养,由郭秉文代理校长,教育部正式委任郭秉文为校长,郭秉文提出建立东南大学的建议,随即组织,筹议请改本校为东南大学委员会“同时决定自1920年暑期正式招收女生”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成立”其实是双轨制运行“郭秉文同时兼两校校长”[1] 1921年东大成立后“郭秉文开始积极推动两校的合并”自1921年起不再招生,俟其学生全部毕业后即并入东大,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今上海财经大学)。郭秉文任中国首席代表参加第一次世界教育会议“被推选为世界教育会副主席兼亚洲地区主席”之后连任两届,正式并入东大,郭秉文奉派为保管美国庚款华籍董事之一。段祺瑞北京政府于国务会议上通过免除郭秉文东南大学校长决议”东大校董会举行会议,否认教育部易长之令,请郭秉文照旧任职。先请赴国外考察教育,与门罗(Paul Monroe)在纽约创立,华美协进社,1931年郭秉文受孔祥熙之邀回国。出任国民政府工商部国际贸易局局长[2],郭秉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常务次长”兼中央贸易协会主任,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副署长兼秘书长,郭秉文退休留居美国,郭秉文与恒慕义(Arthur Hummel)及曹文彦、鲍幼玉等人以私人力量在美组织华府中美文化协会(Sino-American Cultural Society)。举办学术活动,从事中美文化交流活动。并应邀担任,中华民国在美教育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郭秉文在美国逝世,教师任用郭秉文认为,一所大学的师资力量是其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他认为办学的首要任务是聘请优秀教师。[5] 在创立东南大学之初。聘请一流的教授、学者到校任教[6]。为学校积累雄厚的师资力量,每个学科基本上都有多位学术水平出色的专家学者,郭秉文非常重视吸纳留学生。重应用的学科,[7] 人文与科学平衡人文与科学平衡,第一是开办综合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需要两大类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的复合性人才。以期能收到人文与科学相互利用对方优势、吸取对方长处、依赖对方支撑之效。郭秉文力主教育学要“强调把教育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人才,第二是大学既要提倡民族精神、重视民族文化。重视科技新知,使大学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基地,成为发展科学的重镇,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新知的交点,进尔培养出文理兼修、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思维、既喜琴棋书画又好声光化电的高素质人才,[7] 师资与设备平衡郭秉文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大师的珍贵价值。师资与设备平衡“对于学生良好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治学方法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7] 对物资设备的规划与努力,目的在于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7] 国内与国际平衡郭秉文认为只有博取百家之长、广求世界知识,才能使学生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广纳人类无限的知识和智慧。他不仅广延具有真才实学的留洋博士、硕士来校任教,还不断派遣教师出国进修。东大每年还必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人士来校讲学或演讲,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所使用的教材。并且经过了一个引进、消化、改造和创新的过程,文理科各系的学生都可以学习这些前沿性学科,三是道德、学术和才识,旨在促使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成为一个对国家负责的国民“郭秉文坚信”欲广求知识于世界,务使同学们放宽眼界。在办学措施方面,并把心理测验运用到入学考试中,他格外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制力”[5] 师范教育郭秉文认为师范生不仅要具备普通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要重视教材教法的精研和器识抱负的秉持。一所学科单一的师范院校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而一所学科专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郭秉文认为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必须将高等师范学校并入综合大学,将师范教育放在综合大学教育的大背景下,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他效仿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兼办师范学院的办学模式,寓师范于大学,是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师资的质量,所以在综合性的大学里学科齐备,才是造就师资的理想场所。师范学院办在大学里,教师的来源不必局限于师范院校,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经过一番教育理论的训练。定可成为卓越的师资。[6] 教育经费郭秉文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使学校从社会各方面获得支持和资助,由校董会出面集资是其中最重要的渠道之一[6],积极扩大东南大学的国际影响,从而争取国外一些知名人士和机构的援助,[6] 郭秉文还模仿美国哈佛大学的办学方式。鼓励私人捐助办学,[6] 教育管理教育性在郭秉文看来。教育管理是为了教育而管理,在教育管理的管理职能与教育要求之间。教育要求的达成是首要的,管理职能的履行则是从属性的,是为促进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8] 教育管理首先是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而存在的。是稳定教育教学秩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工具,教育管理除了工具价值外,特定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要发挥其积极的教育效果,[8] 公共性郭秉文认为教育管理之所以要具有公共性是因为。教育是一项具有公共价值的事业,从教育中受益的不只是某一个体、群体或地区。一个国家应当积极地发展其公共教育制度,公共教育制度在对象上面向的是所有公众,公共教育发展的首要责任主体是政府,要摆脱普及教育踌躇不前的状况,需要有效化解两大难题,一是要解决文字语言所造成的学习难繁问题:二是要解决学校建设所需教师的培养及其经费问题[8];本土化郭秉文对于西方教育制度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从创造美好国家前途的角度,对西方公共教育制度心向往之,抛弃传统、全盘西化“他又有着明确的文化自觉意识,强调教育制度建设一定要在世界眼光中保持清醒的本土思考,只要将世界眼光与本土思考结合起来,一方面采用欧美制度所长,一方面保存、发扬中国教育之所宜是,创造教育和国家的美好前途,[8] 历史感郭秉文关注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