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苔:为什么平板上的菌落长出稠密或者长成片状(菌苔)的现象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为什么平板上的菌落长出稠密或者长成片状(菌苔)的现象

导致菌落之间间距小,密度高。使菌落生长过大,菌落与菌落连成一片。

2.菌落和菌苔有什么区别

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

3.什么叫菌苔?

菌苔 细菌在斜面培养基(增大接种面积)接种线上有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 有鞭毛的一般形成的菌落有锯齿状

4.什么叫菌落,什么叫菌苔,细菌的形态结构与菌落形成的

在初次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大、凸起、灰白色粘液型的菌落。相邻菌落容易发生融合,在MAC培养基上发酵乳糖产酸,形成较大的粘液型、红色的菌落,红色可扩散至菌落周围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大肠杆菌更适合原核基因的表达,外源基因表达产量与单位体积产量是正相相关的。

5.大肠杆菌在斜面培养基中长出什么形状的菌苔?

在初次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大、凸起、灰白色粘液型的菌落。菌落大而厚实、光亮,相邻菌落容易发生融合,用接种针沾取时可挑出长丝状细丝。在MAC培养基上发酵乳糖产酸,形成较大的粘液型、红色的菌落,红色可扩散至菌落周围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和成人肋膜炎。扩展资料: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大肠杆菌更适合原核基因的表达,外源基因表达产量与单位体积产量是正相相关的,而单位体积产量与细胞浓度和每个细胞平均表达产量呈正相相关。细胞浓度与生长速率,外源基因拷贝数和表达 产物产量之间存在动态平衡,单个细胞的产量又与外源基因拷贝数,基因表达效率,表达产物的稳定性和细胞代谢负荷等因素有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肠杆菌

6.如何描述斜面培养基上细菌生长状况?只有看得出形态特征的才叫菌苔吗?一片平整的菌落叫不叫菌苔啊?

描述培养基上细菌生长状况:一般用菌落的形态来描述,比如菌落光滑和粗糙,斜面培养基上细菌,一般是已知的细菌,因为斜面培养基不能分离到单个细菌,但是由于是已知的纯细菌,菌苔,是指菌落连成一片了,没有形成单个菌落的情况。

7.菌落和菌苔的区别

菌落(colony)单个微生物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的群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的集团。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将分散的细胞或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由于细胞受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或深层的限制,子代菌体常以母细胞为中心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各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边缘、表面、质地、颜色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菌落特征与微生物的菌体形态结构特征密切相关。例如细菌、酵母菌不形成菌丝,其菌落仅生长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而放线菌、霉菌的菌体大多分化为营养菌丝与繁殖菌丝。
136195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