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韬:为什么名将郭崇韬有十次免死特权,最终还是被灭门了?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为什么名将郭崇韬有十次免死特权,最终还是被灭门了?

有十次免死特权与被杀并不是一对矛盾,一个君王想杀你,哪怕有一百次免死特权也不顶用,归根究底是郭崇韬的功劳太大,功高盖主注定不会有好结局。韩信对于汉、蓝玉对于明,都可以说功高盖世,郭崇韬这个人在五代十国时期是比较有能力的,他辅佐当时还是晋王的李存勖在灭后梁和灭前蜀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尤其是在灭前蜀的过程中,李存勖派儿子魏王李继岌为统帅,郭崇韬为付帅,实际上大权集中于郭崇韬,由于前蜀皇帝王衍是个昏庸无能的玩闹,所以灭前蜀过程极为顺利,王衍投降。可以说郭崇韬在劫难逃!而且已经当上君王的李存勖开始贪图享受,被身边的太监和奸臣所迷惑,逐渐疏远忠臣。还有李存瑁有一个特别没底线的老婆,而郭崇韬就是他老婆要对付的人之一,郭崇韬本人又是个直率性格。

2.五代十国后唐名将郭崇韬为什么会遭杖毙而死?

郭崇韬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名将、谋臣,曾经任枢密使、兵部尚书、侍中、冀州节度使、宰相等职,封爵赵郡公。于926年遭构陷杖毙而死,五个儿子也全部被杀。郭崇韬简介郭崇韬(约865年-926年),代州雁门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军事家、战略家。历仕两代三主,奇袭灭梁以某议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赐铁券,恕十死。宣畅军威几至极尽。唐僖宗后期作为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大顺元年(890),李克修死,改任李克用典谒。李存勖授其中门副使,和孟知祥、李绍宏一起参与机要。李存勖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授郭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郭崇韬献计奇袭汴州,以功授侍中、冀州节度使,同光三年九月十八日(925),后唐以李存勖的长子李继岌为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唐军抵成都,王衍出降,郭崇韬遭李从袭、向延嗣、马彦珪和神闵敬皇后刘氏联手构陷,郭崇韬一生既辉煌过也是个悲剧,他一生忠于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在战争中屡立奇功,然而功高盖主,最终一位战场上的英雄却死于宦官之手。郭崇韬其时“遂以天下为己任,遇事无所回避。按郭崇韬的意思只要自己为天下做事”其实郭崇韬忘了李存勖并不是一个很好合作的上司、伙伴。他的猜忌心重得很,郭崇韬收取了梁朝降将馈遗的财物,不要因此成为别人攻击的把柄,郭崇韬则说。我位兼将相:俸禄和皇帝的赏赐巨万,这点东西算得了什么,但是后梁政局腐败,现在后梁已亡,旧将刚刚投奔过来,那他们心里就会不安,我本无私心,我收下的东西,用时我会献出来的,郭崇韬将这些财物中的十万缗(缗,一缗为一千文)”献出劳军,作为祭祀南郊大礼的费用,但是皇帝李存勖没有相应的举动.,皇帝李存勖不是没有钱,李存勖听了一些宦官的话,将天下缴纳的财赋分为内、外两府。州县上供的部分进外府,充作运转国家机器的经费,而方镇(节度使)贡献的部分入自己的内府,成为自己宴游搞娱乐活动和赏赐身边人的专用资金,郭崇韬兴冲冲地对皇帝说,臣已倾家所有以助大礼,愿陛下亦出内府之财以赐有司。皇帝李存勖内心本不想花这笔钱:史书中说“庄宗(李存勖)沉吟有靳惜之意,听了郭崇韬的话当然十分尴尬。郭崇韬可能言者无心”但郭崇韬的这番举动过于张扬,风头盖过了皇帝李存勖,一个是李存勖。心中肯定不好受。军士皆不满望,对皇帝产生了怨恨不满,虽然李存勖事后作了补救,取李继韬私第金帛数十万以益之“将抄没入国库的已经处死的叛将李继韬的私蓄拿出来使用”但是将士们怨恨的种子已经种下,将士们的怨恨更为刺激了李存勖对郭崇韬的猜忌“

3.后唐的郭崇韬是怎么死的

郭崇韬(?~926) 中国后唐名将、谋臣。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初为唐朝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后归河东晋王李克用,李存勖嗣晋王位,晋王讨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叛将张文礼,恰逢契丹军来攻,诸将皆惊,提出退军。他认为应乘连败梁军的声威,迅速挫其前锋。李存勖采纳其建议,大败契丹军,收复成德镇。李存勖称帝后,他任兵部尚书、枢密使。后唐同光元年(923)六月,梁军围攻杨刘(今山东东阿北)。他向李存勖献策,筑垒于必争之地,诱梁兵来攻而后进击,又献计奇袭汴州(今开封),一举灭后梁,以功授侍中、成德节度使,为招讨使,协助魏王李继岌伐蜀,总管军政。大军后进。

4.郭崇韬的走进绝路

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不可遽自退怯,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故人子弟或以为言,禄赐巨万: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也?何异公帑,天子有事南郊,庄宗患宫中署湿不可居,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安知陛下之热。明年征蜀。崇韬为招讨使,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刘皇后教颜圭矫诏魏王杀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崇韬遂以为然。下马号恸而去,然崇韬尽忠国家。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参考译文郭崇韬是代州雁门的人.为人聪慧敏捷,因才干而在当时有名.庄宗还是晋王的时候。郭崇韬在他手下担任中门使,很得庄宗的亲近和信任.庄宗派兵把张文礼围困在镇州。定州的王都色结契丹来犯.郭崇韬说",契丹来犯,不是援救张文礼的!而是王都用利引诱的原因,我们刚刚打败了梁军,不能自己后退胆怯.",庄宗认为很对;果然打败了契丹的军队.庄宗当了皇帝,就让郭崇韬担任兵部尚书,枢密使.郭崇韬一向廉洁,老朋友和手下的人为此都劝戒他,我位及大将和宰相,俸禄和皇上的赐赠非常多,现在的藩镇诸侯,都是与皇上有旧怨的人.现在的一概拒绝他们,难道他们没有反叛的可能吗 再说:皇上在南方有军事活动,郭崇韬把他所接受的钱财都献出来,作为皇上奖赏的钱财.同光三年的夏天,庄宗因为宫中炎热,想建造高楼来避暑.于是派遣王允平办理此事.郭崇韬进谏说;陛下过去心中考虑的是天下社稷,这是很自然的事.但还是希望陛下不要忘了创业的艰难.",庄宗不言语.最终还是让王允平建楼:郭崇韬果然又极力阻谏.宦官说;郭崇韬的住宅跟皇上的差不多,哪里知道陛下的热呢,各种谗言纷纷传到皇上的耳朵中.第二年讨伐蜀地;商议选择大将军.于是让继岌担任西南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军政都由他来决断.郭崇韬向来都很厌烦宦官;继岌的监军李从袭等人看见郭崇韬一个人独揽军权,想用什么办法算计他.庄宗听说攻占了蜀地;就派宦官向延嗣前去慰劳大军.郭崇韬没有到郊外去迎接他,向延嗣非常愤怒,

5.《郭崇韬传》 的翻译!

郭崇韬传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署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颜圭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颜圭矫诏魏王杀之。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他事,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参考译文郭崇韬是代州雁门的人.为人聪慧敏捷,因才干而在当时有名.庄宗还是晋王的时候,郭崇韬在他手下担任中门使,很得庄宗的亲近和信任.庄宗派兵把张文礼围困在镇州,久攻不下.这时,定州的王都色结契丹来犯.郭崇韬说"契丹来犯,不是援救张文礼的,而是王都用利引诱的原因,再说,我们刚刚打败了梁军,应应该乘着高涨的士气,不能自己后退胆怯."庄宗认为很对,果然打败了契丹的军队.庄宗当了皇帝,就让郭崇韬担任兵部尚书,枢密使.郭崇韬一向廉洁,自从到了洛阳后,就开始接受各方官员的贿赂和赠送,老朋友和手下的人为此都劝戒他,他说:"我位及大将和宰相,俸禄和皇上的赐赠非常多,哪里缺少他们那一点东西,现在的藩镇诸侯,多是梁朝的旧将,都是与皇上有旧怨的人.现在的一概拒绝他们,难道他们没有反叛的可能吗 再说,这些钱财藏在我私人的家中,同藏在国库里有什么区别呢 "第二年,皇上在南方有军事活动,郭崇韬把他所接受的钱财都献出来,作为皇上奖赏的钱财.同光三年的夏天,庄宗因为宫中炎热,潮湿,不能居住而苦恼,想建造高楼来避暑.于是派遣王允平办理此事.郭崇韬进谏说:"陛下过去心中考虑的是天下社稷,现在想的是个人的享受,艰难,安逸的环境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这是很自然的事.但还是希望陛下不要忘了创业的艰难."庄宗不言语.最终还是让王允平建楼,郭崇韬果然又极力阻谏.宦官说:"郭崇韬的住宅跟皇上的差不多,哪里知道陛下的热呢!"于是,各种谗言纷纷传到皇上的耳朵中.第二年讨伐蜀地,商议选择大将军.于是让继岌担任西南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军政都由他来决断.郭崇韬向来都很厌烦宦官,继岌的监军李从袭等人看见郭崇韬一个人独揽军权,心里很是不满,想用什么办法算计他.庄宗听说攻占了蜀地,就派宦官向延嗣前去慰劳大军.郭崇韬没有到郊外去迎接他,向延嗣非常愤怒,于是,就与李从袭等人共同谋划陷害郭崇韬.向延嗣回到朝廷后,乘机说蜀地的宝物都被郭崇韬据为己有了,并且诬陷郭崇韬有谋反的意图,将会对魏王不利.庄宗非常愤怒,派宦官马彦圭前往蜀地,监视郭崇韬的动向.马彦圭把这件事报告了给了刘皇后,刘皇后让马彦圭假诏给魏王,让他杀了郭崇韬.郭崇韬掌事的时候,从宰相豆卢革,韦悦等人以下都极力巴结他.郭崇韬的父亲的名字中有一个"弘"字,豆卢革等人以其他的借口奏请皇上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因为他姓郭,于是就说他是唐朝郭子仪的后代,郭崇韬也认为是真的.他讨伐蜀地,路过郭子仪的墓地时,下马大哭后才离开,人们听说后,以此嘲笑郭崇韬.但是郭崇韬为国家竭尽忠诚,有远大的谋略.他占领蜀地以后,于是派使者把唐朝的威望和恩德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南诏的少数民族,想借此安抚他们,使他们归顺,可以说是有远大的志向了.

6.晋书 郭崇韬有关题

代州雁门人也。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不可遽自退怯,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也?天子有事南郊,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署湿不可居,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明年征蜀。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刘皇后教颜圭矫诏魏王杀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晋书·郭崇韬传》注,斩祛射钩。意谓旧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 寇:何异公帑。帑;图谋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契丹之来,非救文礼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B.①为王都以利诱之耳 ②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①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 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①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来犯:郭崇韬认为应该乘士气高涨之机: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打败了契丹,B.郭崇韬进入洛阳后,在故人子弟的劝谏下,他把收受的钱财都献出去了,C.庄宗建造高楼避暑,郭崇韬认为不能只图一个人享乐,力谏不可,宦官乘机在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D.向延嗣诬陷郭崇韬把蜀地的宝货据为己有,并有谋反的意图,庄宗对此大怒,马彦圭假传圣旨让魏王处死了他。下面对文言文最后一段的议论的理解,郭崇韬当权时。以避父讳的做法值得非议。B.郭崇韬自认为是郭子仪的后代,下马痛哭,C.郭崇韬尽忠国家,征蜀时,军政大事都由他决断,能破蜀。郭崇韬派遣使者招抚南诏诸蛮,作者认为这种举动体现了他的大志。第 II 卷(共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文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艰难逸豫,因才干而在当时有名:庄宗还是晋王的时候。郭崇韬在他手下担任中门使:很得庄宗的亲近和信任,庄宗派兵把张文礼围困在镇州!久攻不下:定州的王都色结契丹来犯,郭崇韬说。契丹来犯,不是援救张文礼的,而是王都用利引诱的原因。我们刚刚打败了梁军。应应该乘着高涨的士气,不能自己后退胆怯。庄宗认为很对“果然打败了契丹的军队,庄宗当了皇帝。俸禄和皇上的赐赠非常多,都是与皇上有旧怨的人。难道他们没有反叛的可能吗?皇上在南方有军事活动,郭崇韬把他所接受的钱财都献出来,作为皇上奖赏的钱财,庄宗因为宫中炎热、潮湿、不能居住而苦恼,想建造高楼来避暑于是派遣王允平办理此事,郭崇韬进谏说。陛下过去心中考虑的是天下社稷:这是很自然的事但还是希望陛下不要忘了创业的艰难,郭崇韬果然又极力阻谏”宦官说。郭崇韬的住宅跟皇上的差不多,各种谗言纷纷传到皇上的耳朵中“第二年讨伐蜀地,郭崇韬为招讨使,郭崇韬向来都很厌烦宦官,继岌的监军李从袭等人看见郭崇韬一个人独揽军权。庄宗听说攻占了蜀地。就派宦官向延嗣前去慰劳大军,郭崇韬没有到郊外去迎接他,就与李从袭等人共同谋划陷害郭崇韬,向延嗣回到朝廷后。乘机说蜀地的宝物都被郭崇韬据为己有了,并且诬陷郭崇韬有谋反的意图,庄宗非常愤怒。派宦官马彦圭前往蜀地,马彦圭把这件事报告了给了刘皇后,让他杀了郭崇韬,郭崇韬掌事的时候,从宰相豆卢革、韦悦等人以下都极力巴结他。郭崇韬的父亲的名字中有一个。

7.五代名将郭崇韬消灭两大帝国,获免死十次特权,为何最终被灭门?

功盖天下者不赏”伴君如伴虎“的王朝时代”名将们因遭受猜忌而被杀者数不胜数,就五代十国而论,曾先后灭亡后梁、前蜀两大帝国。
471199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