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唐宋词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第652页 2、郭彦全编著.历代词今译:中国书店,2000年:第390页
  • 译文
    襄樊战争已经进行四年多了,老百姓既不能打鱼又不能砍柴民不聊生。请问如今的国事是什么样子呢?耗费大量金银财宝粮食丝绸缴纳敌人。
    再不要婆娑起舞了,丑恶之事实在太多了。权贵之家天天买年轻貌美的女子纵情享乐,却不管军事国事如何!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弄干戈:指战争。
    柘(zhè)枝:舞曲名。
    能多:这样多。
    朱门:权贵之家,这里指贾似道。朱娥:年轻貌美的女子。
    军事:指襄樊城被围,贾似道不发援兵。
    民事:指贾似道对人民加重剥削,而襄樊一带的民兵却勇敢地参加了保卫襄阳城的战斗。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唐宋词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第652页 2、郭彦全编著.历代词今译:中国书店,2000年:第390页
  •   宋度宗( 1268—1274)年间,一位在州府判官厅签书的杨姓幕僚杨佥判,他耳闻襄樊被蒙古兵攻打围困,守城军民拼死抵抗,战事延续四年,城中被困军民以小孩之肉为食,人骨为薪,情景惨绝人寰,目睹偏安一隅临安的南宋王朝,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奢侈淫逸生活。终于气恨难平,愤激写下了这首揭露现实罪恶和抨击时政腐朽的政治讽刺词以泄愤懑。

    参考资料: 1、傅德岷,卢晋主编.宋词鉴赏辞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509—510页
  •   词的上片指出襄樊战事的形势。度宗咸淳四年(1268城九月,元兵筑白河城,始围襄樊。九年(1273城正月,樊城破,二月,襄阳守将出降。“襄樊四载弄千戈”,襄樊战事迄今已经四年,时城虽被围困,但仍未破。守城军民屡次向平廷求援,但窃居相位的贾似道却置之不理。唐代诗人王维唱过“襄阳好风口”(《江汉临泛》城,李白也曾歌唱道:“江城回渌水, 花月使人迷。”(《襄阳曲四首》其一城可是,如今在元兵的重围下,“不见渔歌,不见樵歌”,和平安乐的生活被破坏,再也听不到动听悦耳的渔歌、樵歌,更不用说诗人们的吟唱了。“襄阳之围,食子爨骸”(《随隐漫录》城,到处是一片悲哀的呻吟。四年的战事并不算久,但为了守城而耗费的钱粮不知多少。 “金也根磨,谷也根磨”,除了这层意思外,还隐含着贾似道和元人密约,向他们输绢纳币的一层意思。向元人输金谷称臣求和,既不能挽救裹樊的命运,也挽救不了南宋平廷的命运。

      下片,词人笔锋一转,尖锐地指出襄樊战事危如累卵,可能遭致失陷的根溉,是因为奸臣贾似道之流“权奸方怙权妒贤,沉溺酒色”(《随隐浸录》城。“柘枝不用“婆娑”,据《乐苑》记载:“柘枝“曲,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扑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花坼而后见,对“相占。实“中雅妙者也。”柘枝“婆娑,金铃莲花,童女对“,本来美妙无比,然而词人却重重地下了“不用”二字,对于置前方战事不顾,成天沉溺于酒色的贾似道等人来说,曼“轻歌正是他们的丑处、恶处。‘“丑也能多,恶也能多”,这真是一种够丑够恶的行为了。“而门日日买而娥,军事如何? 民事如何”,进一步揭露这伙人的丑恶灵魂。“时襄阳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阁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其中”(《宋史·奸臣传》城。贾似道之流劫买美女,把她们送入而门深院,高筑楼阁,广置亭榭,歌“婆娑,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襄樊被困,军事、民事如何! 这是一种强烈感愤的语气,贾似道坐视不救,襄樊危在且夕,军民命运可知。后方权臣的荒淫无耻,与前方战事的危急,形成异常鲜明的对比,从而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对战事国事的焦虑,以及对当道者的罪恶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

      全词文字直质。词人丝亳也不掩饰他的激愤之情,还很巧妙地运用《一剪梅》词上、下片二三、五六句同声同韵的特点,重叠地运用了“不见”、“也根磨”、“也能多”、“如何”四个词组来加重语气和感情的深度,也使整首词更富有讽刺的意味。

    参考资料: 1、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67—1268页
宋代的其他诗人
  • 查荎 查荎 查荎(chí)北宋词人。现存词一首。查看更多查荎的诗文
  • 王安中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查看更多王安中的诗文
  • 王周 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查看更多王周的诗文
  • 朱雍 朱雍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中,尝上书乞召试贤良。著有梅词二卷,《花庵词选》行于世。查看更多朱雍的诗文
  • 黄子行 黄子行 黄子行,号逢瓮,修月(今江西省)人,寓籍分宜。黄庭坚之诸孙。有逢瓮寐,今佚。查看更多黄子行的诗文
  • 葛立方 葛立方 葛立方(?~1164),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查看更多葛立方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