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伤农
  •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6-237 2、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19-320 3、严洁.晚唐诗鉴赏:凤凰出版社,2006:633-634
  • 译文
    颗颗精细的红稻米饭啊,那是耕牛滴滴的血凝成。
    贵族们吃喝玩乐赏珍宝,饮酒而吐出红米饭不停。

    注释
    伤:哀伤、悲悯之意。
    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为稻中的一种,亩产量低,较为珍贵、罕见。
    颔:下巴颏。
    珊瑚:海中的珊瑚虫的分泌物和石灰质骨骼形成的,像树枝状,多为红色,也有自色的,经加工成珍贵的装饰品,古代富贵人家常将它供于几案上,作赏玩的珍宝。
    衔杯:饮酒。吐:吐出红米饭。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6-237 2、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19-320 3、严洁.晚唐诗鉴赏:凤凰出版社,2006:633-634
  •   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中度过,其诗亦多隐逸之风,这首《伤农》却是一篇富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对封建剥削阶级的奢侈浪费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此联描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不仅清香好吃,且富营养,多供贵族、富豪之家食用。这里不用一碗,而用一粒,便含有农民一年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才有人们碗中之餐,粮食得来粒粒都含着辛苦之意,用词着意甚深。“牛颔血”,牛在耕田时下巴被套绳磨出血来,突出了劳动的艰苦,然而牛既如此人更不堪,诗人借牛颔血烘托了劳动人民耕种的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和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是相像。凡是有良心的人都应该珍惜劳动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这是两位诗人写作这类题材的诗之共同宗旨。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那些不劳而获、不知稼穑的腐朽奢糜之徒是从来都不懂、也不屑去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的。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此联描绘了富贵豪门家的奢侈与浪费。“珊瑚”,珊瑚枝,因它色彩艳丽,且采摘不易,所以它便显得十分名贵,是官宦贵戚家室内部装饰摆设珍品,由此可知,诗中“珊瑚枝下人”指的便是大富大贵人家的男男女女了,他们终日极尽奢华。下句中的“衔杯吐不歇”便是动劳人民辛辛苦苦种出的红米做成的饭,被他们在纵酒行乐时如同废物一般吐了出来。

      白描的手法与鲜明的对比是诗人采用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形式短小,含义深刻是这首诗的特点。这首诗与李绅的《悯农二首》相比,诗意接近,虽不及李诗影响大,但对农民的疾苦是深切同情,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是深表愤怒的。整首诗朴实、直率地写出悲愤交加的感情,有很强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6-237 2、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19-320 3、严洁.晚唐诗鉴赏:凤凰出版社,2006:633-634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崔涤 崔涤 崔澄(?-726年),本名叫崔涤,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玄宗继位后,对他很宠爱亲近。崔湜被诛杀后,皇帝依然思念他,任用为秘书监。崔澄生性滑稽善辩,皇帝恐怕他泄露禁中谈话,将“慎密”两个字亲自写在他的笏板上。多次升任后为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安喜县子。开元十四年(726年)去世。查看更多崔涤的诗文
  • 李咸用 李咸用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查看更多李咸用的诗文
  • 纪元皋 纪元皋 纪元皋,唐朝人,元和进士。诗一首。查看更多纪元皋的诗文
  • 隐峦 隐峦 隐峦,唐末匡庐僧,他的作品《蜀中送人游庐山》《牧童》《浮桥》《逢老人》《琴》。查看更多隐峦的诗文
  • 贾曾 贾曾 贾曾(?—727),少知名。711年为吏部员外郎。唐玄宗为太子遴选宫僚,以曾为舍人。太子数使釆女乐,就率更寺肄习,曾谏阻之。俄擢中书舍人,以父嫌名不拜。徙谏议大夫知制诰。开元初,与苏晋同掌制诰,皆以文辞称,时称“苏、贾”。查看更多贾曾的诗文
  •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查看更多孟浩然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