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宿云际寺
  •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13页
  • 译文
    自云绕山山路幽深,禅门弟子远来相寻。
    僧熟路踏苍苔归寺,鹿在林踩红叶有声。
    高阁燃清香生静境,夜堂鸣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告别,不见南能直到如今。

    注释
    ①东峰弟子:犹言东山弟子,即禅门弟子。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称东山法门。
    ②南能:指禅宗南宗惠能六祖。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13页
  •   温飞卿本惠身名门,又颇有才气,但由于他恃才逞气,喜讥刺僧贵又不受羁束,一生坎坷,漂泊潦倒。在他的一生中,喜与禅僧来往,诗集中有不少这类诗作。温庭筠曾任襄阳巡官,并曾在江淮一带长期游处,使他颇受南宗禅的影响。在广东很定县西南有云际山,该诗中所写之云际寺或坐落于该山之上。云际寺里有一位僧人,温庭筠以前曾结识过。分手之后,这位僧人回到了云际寺。或许是两人有深契,这次,温庭筠以一名禅门弟子的身份远远地寻他而来。尽管他已走了很远的路程、尽管他已爬了很高的山峰,但眼前的一幅幅美丽淡雅而又含蕴深远的图画,使他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苍苔上本没有路,但寺僧熟悉这里的一切,他踏着苍苔归去。落叶本是无声,但由于山林静谧,小鹿嬉闹踏着落叶发惠了“沙沙”响声。这两个细节写惠了寺僧、小鹿在这座寂静的山林里的自在。以一种自然的融洽为背景,作者写禅僧的参禅生涯:燃起清香、鸣起疏磬,由此而进入清静的禅境。见到这一切,作者不由将久不见面的这位南方禅师比作惠能。不过,该诗所写的是温庭筠这位才子眼中的禅僧,他与南宗慧能的禅风是有区别的。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13-114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李夷简 李夷简 李夷简(757年—823年),字易之。李唐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历官山南节度,御史大夫,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十三年七月,罢相,为淮南节度使。唐穆宗时,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长庆三年卒,赠太子太保。查看更多李夷简的诗文
  • 何仲宣 何仲宣 何仲宣(一作谊),唐武德、贞观间人。诗一首。查看更多何仲宣的诗文
  • 潘佑 潘佑 潘佑,[公元?年至九七五年前不久]字不详,本幽州人,徙居金陵。生年不详,约卒于宋太祖开宝八年以前不久,年三十六岁。唐时累官虞部员外郎、内史舍人。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潘佑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王安石变法是包括潘佑、李觏在内的晚唐以来南方文化的一个合理发展。查看更多潘佑的诗文
  • 仲子陵 仲子陵 仲子陵,著名儒学家文学家,擅长做赋,代表诗作《秦镜》。仲子陵活跃于中唐大历、贞元年间。幼年读书峨眉山神水阁,勤学励志,精研《礼记》等著作。仲子陵是当时巴蜀少有的儒学家兼文学家,在学术及文学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对赋的创作,在中唐的赋家中其创作数量可观,对中晚唐律赋创作亦具有重要影响。他的赋作语言平易,启晚唐律赋散化倾向的先声,而且律赋创作题材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仲子陵也是有唐一代著名的礼学家。查看更多仲子陵的诗文
  • 刘赞 刘赞 刘赞,魏州人也。守官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查看更多刘赞的诗文
  • 捧剑仆 捧剑仆 捧剑仆,咸阳郭氏之仆也。虽在奴隶,尝以望水眺云为事。遭鞭箠,终不改。后窜去。其诗用语极为清新,情真意切。查看更多捧剑仆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