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杨柳枝词九首
  •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80-481 2、吴在庆.名家精注精评本·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9-213 3、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7-81
  • 译文
    塞北的《梅花落》用羌笛吹奏,楚辞《招隐士》是淮南小山作词。
    请君不要再演奏前朝的歌曲,来听听演唱新创作的《杨柳枝》。

    城南小路城东郊外,正值早春到来之时,过往行人相逢会面何处没有杨柳依依?
    桃花艳红李花洁白人都称赞,这美景还须杨柳助力。

    翡翠帷帘轻轻遮掩着宫门,宫里人在宫殿台阶上遥望御河边的杨柳丝。
    御河水面上人面杨柳互相辉映,使长安城里的少年几欲抓狂。

    金谷园中群莺乱飞,铜驼陌上春风吹拂。
    城中的桃花李花一会儿就凋谢了,怎么那垂杨柳没有时限的束缚?

    花萼楼前杨柳初种时节,美人在楼上与它比试腰肢。
    如今柳条被抛掷在长街上,枝叶露珠如泪不知怨恨谁?

    隋炀帝的行宫在汴水一侧几株残柳配不上明媚的春色。
    晚风吹起柳絮像雪花飞舞,飞进宫墙里去却不见人迹。

    宫前小路京城东门杨柳轻拂,垂下金色丝缕千万条。
    现在把柳条打成同心结,拿来送给远行的人,他知道不知道?

    城外春风吹动酒店旗帜,行人告别已是夕阳西下之时。
    长安道上华美树木数不胜数,只有杨柳寄托相思别离。

    柳条轻盈袅娜有美好的年华,舞榭和妆楼处处在她的遮掩下。
    春天到头柳絮飞扬留不住,随风好好飞去,不知落到谁家?

    注释
    杨柳枝:此调本为隋曲,与隋堤有关。传至开元,为唐教坊曲名。白居易翻旧曲为新歌,时人相继唱和,亦七言绝句。
    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
    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翻:改编;一说演奏。
    南陌:城南的小路。陌,小路。春早时:早春时期。
    桃红李白:桃花艳红,李花洁白。
    凤阙:指长安城的宫阙。
    龙池(chí):皇家宫殿上的台阶。一作“龙墀”。
    麴(qū)尘丝:指柳条,柳丝。麴尘,淡黄色。柳叶呈鹅黄色,故称。
    御沟:流经皇宫中的渠流。
    金谷园:指晋石崇于洛阳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泛指富贵人家的豪华园林。
    铜驼:即铜驼街,因洛阳城汉时铸造两只铜铸骆驼而得名,洛阳繁华游冶之地。亦有借指闹市者。此代指洛阳。
    花萼楼:唐玄宗于兴庆宫西南建花萼相辉之楼,简称花萼楼。
    腰支:即腰肢,指腰身,身段,体态。
    炀帝:即隋炀帝杨广(569~618)。
    汴水:汴河,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
    御陌:都城的街道。青门:即汉代长安城的东南门,因门色青,呼为青门。一作“东门”。
    绾:旋绕打结。
    挥袂(mèi):挥手告别。日西时:黄昏。
    唯有:只有。绾:系念,挂念。一作“管”。
    袅娜:柔软细长貌。
    絮花:一作“絮飞”。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80-481 2、吴在庆.名家精注精评本·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9-213 3、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7-81
  •   《杨柳枝词九首》当为刘禹锡晚年所作。旧说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大和六年至八年(832~834年)在苏州时所作。然据诗意,皆言长安、洛阳风物,恐非苏州之作。这组诗的风格已不似在湘沅、巴渝时期所作《踏歌词》、《竹枝词》那样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了。

    参考资料: 1、吴在庆.名家精注精评本·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9-213 2、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7-81
  •   《杨柳枝词九首》都是咏杨柳之作。其将杨柳之体态、风韵、情思以及与杨柳有关的故事与习俗均巧妙地运用于咏杨柳中,且诗歌含情宛转,风情宛然,声韵和谐,流丽而多韵味,使人咏之而兴味不尽。

      组诗首篇是全组诗的序曲,劝人听诗人改编的新曲,表明了诗人一贯持有的发展创新观念。首句提到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接着指出《梅花落》《招隐士》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现在还是听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折杨柳》原来也是乐府旧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体来抒写。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杨柳枝词》,从白居易、刘禹锡以至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的许多作品,却都用七言近体的七绝形式来写作,虽然内容仍咏杨柳或与杨柳有关的事物,在形式上确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绝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乐府诗集》都编入近代曲辞,表明它们是隋唐时代的新曲调。

      从第二首开始,每首诗都紧扣“杨柳”二字来发挥。其中既有对民间风物的描写,也有咏怀古迹之作。

      第二首言大千世界万象纷纭,各具其理又相互依存。第三首写长安少年春游,杨柳为之增色助兴。第四首赞美杨柳生机蓬勃,洛阳名士雅集,杨柳长助风情。第五首写杨柳的前后境遇不同,以杨柳依人而易衰,喻人之依附富贵不求自立,终难长久。第六首是怀古诗,以杨柳见证隋之兴亡,言世事无常之意;同时借隋炀帝荒淫亡国的教训,向唐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第七首以杨柳寄托怀人相思之情。第八首言杨柳最知人间别离之事,借写离别以咏杨柳多情;全诗运用写意式的笔法简练地勾勒出一幅“风吹旗动”、“夕阳西下”、“折柳送别”的优美画面,围绕自古就开始表达的“惜别”主题,创造出恬静、淡远而有情深的美妙意境。第九首写杨柳的盛衰变化,借杨花柳絮喻漂泊之感;后二句写春尽絮飞,随风飘逝,深寓讽喻之意。

      这九首诗直接用民歌曲调创作,保持了纯正的民歌风味,提高了民歌的艺术水平,既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又谐音合律便于传唱,使雅俗互补,相得益彰,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这正是刘禹锡追求的效法屈原的创作目标。

      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刘禹锡有机会接触到湘沅巴蜀的民歌民谣。《旧唐书》本传云“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辞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在唐代,如此认真地学习民歌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刘禹锡首屈一指。

    参考资料: 1、吴在庆.名家精注精评本·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9-213 2、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7-81 3、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41-842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张曙 张曙 张曙(772-846),小字阿灰,一作阿咸,南阳(今属河南)人。侍郎张祎之从子。(一说侄)。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至拾遗。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词传一首,或疑张泌作。查看更多张曙的诗文
  • 耽章 耽章 耽章(840—901),俗性黄,名崇精,法名耽章,号本寂禅师,为曹洞宗开创者之一。他是妙应法师之胞弟,涵江区黄霞村人。十九岁出家于福州云名山灵石嗣法洞。懿宗咸通初,从洞山良价学禅,得其印可。宗慕曹溪六祖,后住临村曹山,大振洞山雄风,后与洞山大师合称曹洞宗。世称曹山本寂。卒敕谥元证大师。今莆田城厢梅峰光孝寺即属曹洞宗。著有《对寒山子诗》七卷,已佚。后人辑录为《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收入《大正藏》。《全唐诗补编零·续拾》卷34录其诗偈凡十二首。《全唐诗》卷823署作耽章,收诗一首,实为大梅法查看更多耽章的诗文
  • 严识玄 严识玄 郡望冯翊(今陜西大荔)。益州新繁尉严仁楷子。武后时任巩县令,又为监察御史,后转魏州刺史。中宗神龙元年(705)撰《杨志本碑》,景龙四年(710)撰《苏瓘碑》。官至兵部郎中。约卒于睿宗景云至玄宗开元初年之间。事迹散见《大唐新语》卷一一、《宝刻丛编》卷八、《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二、《千唐志斋藏志》收《赵上真墓记》、《考古》1985年2期刊镇江新出土《唐故冯翊严氏二子权厝墓文》。《全唐诗》存诗1首。此诗又见于严武名下,误。查看更多严识玄的诗文
  • 贺兰进明 贺兰进明 贺兰进明[唐](约公元七四九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中前后在世。开元十六年,(公元七二八年)登进士第。安禄山之乱,进明以御史大夫为临淮节度。巡遂陷没。肃宗时,为北海太守。诣行在,以为南海太守,摄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后贬秦州司马。进明好古博雅,经籍满腹,著文一百余篇,古诗乐府数十篇,《唐才子传》均传于世。查看更多贺兰进明的诗文
  •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查看更多贾岛的诗文
  • 郑昈 郑昈 郑昈,字景辉,连江人。天顺间,以贡为叙州通判。性廉介,义不入人一钱。同事有绘《一堂和气图》者,其人墨,昈手裂之当道右。富民诬人以戍,昈力白其冤。满九载,罢归,名其室曰:“释锄”。暇则泼墨自遣。其子以故宅湫隘,不可以宾,隔巷构三楹,方上梁,见彩帛悬焉,问何从来,对曰:“往叙州归时,百姓奔送者”昈瞪目曰:“此汝屋也。吾死不入。”其后昈卒,垂绝矣,子妇舁入新室,昈足距于门,不得入,乃殓于旧室。查看更多郑昈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