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送杨氏女
  •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42 .
  • 译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注释
    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
    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
    行:出嫁。悠悠:遥远。
    溯:逆流而上。
    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无恃:指幼时无母。
    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
    事姑:侍奉婆婆。贻:带来。 
    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任恤:信任体恤。庶:希望。尤:过失。
    尚:崇尚。
    资从:指嫁妆。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备。
    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猷:规矩礼节。
    尔:你,指大女儿。当何秋:当在何年。
    居闲:闲暇时日。自遣:自我排遣。
    临感:临别感伤。
    零泪:落泪。缘:通“沿”。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42 .
  •   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小女相依为命,父女感情颇为深厚。此时大女儿要嫁的夫家路途遥远,当此离别之际,心中自然无限感伤。然而女儿出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临行前,诗人万千叮咛,谆谆告诫: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7-18 .
  •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了此诗。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7-18 .
唐代的其他诗人
  • 赵居贞 赵居贞 赵居贞,河北定州鼓城人。擢进士第。历吴郡太守兼江南采访处置使,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设县沿于松江。官北海郡太守。诗一首。查看更多赵居贞的诗文
  • 唐廪 唐廪 唐廪(875-936),今江西上栗县长平乡人。唐乾宁元年(894)进士,入翰林院,官至秘书正字,掌管国史、著作两局。《唐书·艺文志》载有其名。《萍乡县志》载其:“淹通有学识,集贞观以前文章,凡三十卷,名曰贞观新书”。当时人称“新书声价满皇都”。唐廪与同时代的著名诗僧齐已,情感甚笃,诗文酬和。齐已《寄唐廪正字》诗曰:“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薰肺腑,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列,共上鱼船鹤亦孤。长亿前来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诗中称赞的“新书”,指唐廪所作的《贞观新书》查看更多唐廪的诗文
  • 伊梦昌 伊梦昌 伊梦昌,唐末不仕,披羽褐为道士,先后曾至两浙、江西、湖南等地。天佑十年(913)至抚州南城县。又人湖南马氏幕中。散诞放逸,不拘细谨,饮醉常行歌市中。时人称为伊风子。喜作《望江南》词,遇物即咏,皆有意旨。有异术,时人或目为神仙。查看更多伊梦昌的诗文
  • 林滋 林滋 林滋,字后象,闽人。生卒年均不详,唐宣宗大中中前后在世。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登进士第。与同年詹雄、郑諴齐名,时称雄诗、諴文、滋赋为“闽中三绝”。官终金部郎中。查看更多林滋的诗文
  • 崔琮 崔琮 崔琮,唐朝人,登大历二年进士第。代表作品《长至日上公献寿》。查看更多崔琮的诗文
  • 柳中庸 柳中庸 柳中庸(?—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查看更多柳中庸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