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参考资料: 1、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825页
  • 译文
    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
    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注释
    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
    吹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动:惊动。行人:征人。
    喧喧:喧闹,形容人多、嘈杂。
    笳(jiā):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
    黄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黄河一作金河。
    陲(chuí):边陲,边地。
    系:捆绑。名王:指匈奴首领。

    参考资料: 1、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825页
  •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九年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王维早年热衷政治,在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亲眼目睹一次普通的规模不大的出征,以及出征将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作者感同身受写这首诗。

    参考资料: 1、王维孟浩然著.王维孟浩然诗精选精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第19页
  •   这首诗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早年热衷政治,奋发有为,他的边描诗流露出爱国主义的思想,具有豪壮的英雄气概。这首诗描写了发生在边陲的一次战斗。“吹角”二句,先从行军写起。凌晨,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把他们从鸣中催起。于是他们紧张地准备出发,“喧喧”二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们起床后出发前紧张忙碌的热闹场面。“笳鸣马嘶乱”以下四句,具体写战斗的过程。当双方将要遭遇时,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一个“乱”字,概括了双方即将投入战斗时笳鸣马嘶嘈杂一片的情景,但本句语义的重点在自己一方的“马嘶”。马的兴奋,正说明战士的兴奋。“争渡金河水”的“争”,写出了战士们人人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奋勇渡河,踊他杀敌的激愤精神。“日暮”二句,写战斗一直紧张地进行着,直到太阳落到“沙漠边”,在那烟尘弥漫的战场上还传来战士的厮杀声,于此可见战斗的激烈。最后“尽系名王颈,归来见天子”写战斗取胜后,将士们凯旋而归的情景。他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然后带回来献给天子,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充满了积极报国奋发向上的情绪,流露了诗人前期较为进步的政治倾向和爱国热情,具有盛唐边描诗激情满怀、催人振奋的时代特色。节奏鲜明,语言铿锵,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用凝练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高度的语言技巧。

    参考资料: 1、刘筑琴编.乐府诗三百首:三秦出版社,1999年09月第1版:第309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何扶 何扶 何扶,唐朝诗人,太和九年及第。诗二首。查看更多何扶的诗文
  • 李暇 李暇 玄宗天宝以前人。生平不详。李康成编《玉台后集》曾录其诗。事迹见《盛唐诗纪》卷一〇七。《全唐诗》存诗5首。查看更多李暇的诗文
  • 陈复休 陈复休 号陈七子。排行七。德宗贞元间至褒城,年约50余,多变化之术号陈七子。排行七。德宗贞元间至褒城,年约50余,多变化之术。因狂醉市中而入狱,不食而死。弃之郊外,旋还家,复至市中。柳仲郢、周墀、高骈等皆礼重之。僖宗中和五年(885)至长安,曾寄诗与宦官田令孜。后卒于家。其后复有人云在长安见之。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五二引《仙传拾遗》。《全唐诗》存断句2。查看更多陈复休的诗文
  • 韦夏卿 韦夏卿 韦夏卿,字云客,杜陵人。父迢,检校都官郎中、岭南节度行军司马。夏卿与爱妻生下韦丛,多年后将韦丛许配给当时未曾有官名的元稹。夏卿苦学,大历中与弟正卿俱应制举,同时策入高等,授高陵主簿。累迁刑部员外郎。查看更多韦夏卿的诗文
  • 孙逖 孙逖 孙逖(696~761)唐朝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查看更多孙逖的诗文
  • 郑俞 郑俞 郑俞,籍贯、字号不祥。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庚辰科陈权榜进士第三人。同榜有白居易、吴丹、杜元颖等。后白居易为河南尹,郑俞授长水县令,白居易曾在《四虽吟》中戏言:“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郑俞著有《性习相近远赋》等。查看更多郑俞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