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过早参加校外辅导有负面影响

时间:
才子老师
分享

才子老师

如今,课外补习已成为许多家庭绕不过去的坎。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卷入课外补习,强度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超前。

那么,小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的现状究竟怎样?它对学生个体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生态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亟须了解的事实,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盲区。从2012年开始,笔者依托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对北京市小学阶段校外辅导班作了专题研究,试图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解答上述问题。

小学生进入课外补习市场的时间越来越提前

笔者于2014年4月在北京市某示范初中进行问卷调查。该校初一至初三共1798名学生,参加调研的学生有1691人,其中有效问卷163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0.93%。有效问卷中,初一学生552人,初二567人,初三516人。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过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程中至少一门课程补习的比例高达92.2%,并且样本中的三届学生进入小学课外补习市场的时间越来越提前。

学生在某一年级第一次参加相应课程课外补习的人数,和各年级参加该课程课外辅导的学生总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陆续卷入“补习大军”,总的补习人数也在小升初的关键阶段——五年级——达到高潮。

图1:小学阶段在各个年级第一次参加校外辅导的学生人数

图2:小学阶段各年级中参加校外辅导的学生人数

调查还发现,小学一年级时,学生参加英语课外辅导的可能性最大,数学次之,语文最低。到了小学五年级还没有参加过任何数学或英语课外补习的概率已经非常低,而语文略高。这与小升初重视数学和英语成绩的现象也是一致的。四到五年级之间第一次参加校外辅导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关于小学生参加校外辅导早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同伴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具体说来,女生比男生更早进入英语补习市场,而更晚接受语文课外辅导;某个小学生周围好朋友参与补习的人数越多,该生越倾向于更早进入补习市场;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越早参加数学和语文辅导,父亲学历则对其参与课外补习的早晚无显著影响;来自非重点小学的学生比重点的学生要更早进入数学补习市场。

校外辅导真的有用吗?

家长热情参与校外辅导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设就是“课外补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越早参与越能在以后的学业竞争中获得优势”,事实真是这样吗?

虽然目前国内外探究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不少,但主要是对短期影响的考察,缺少对长期影响的评估。为此,我们从实证角度出发,追踪分析学生小学1至6年级参与校外辅导的经历对学生升入初中后的学业成绩起点和增长速度的影响。采用的数据为2014年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和校方的管理数据,该数据包含上述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补习的情况及其在初中阶段的历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在剥离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社会地位等家庭背景的影响之后,我们发现,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语文、数学和英语补习对其初中阶段在对应学科上学业成绩(起始值和增长速度)的影响各不相同。

整体来看,小学阶段过早、大量参与数学校外辅导对提高学生升入初中时的初始成绩有帮助,但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的长期增长速度却有负面影响;小学阶段参与英语课外补习对初中英语的起点成绩有正向影响,对之后的英语增长速度无显著影响;小学阶段参与语文课外补习对初中学业成绩(包括初中语文的起点成绩和学业增长速度)的影响不大。

图3:小学阶段参与数学补习与未参加补习两组学生初中数学成绩趋势示意图

图3直观地说明了整个小学期间补习和不补习的两组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业表现上的平均差异,其中横轴为时间,表示学生从初一上学期至初三下学期参加的11次期中、期末考试(不含初三下学期期末),纵轴为相应考试中数学成绩的标准化分数(均值为0,标准差为1),实线表示小学阶段全程参与数学校外辅导的学生,虚线代表在整个小学阶段未参与数学补习的学生。

从中可以看出,刚入初中时,补习组的平均数学成绩相对未补习组有0.8个标准差的优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相对优势逐渐减小,到初三下学期期中时这一优势已减小至约0.3个标注差。虽然我们的数据只追踪到了初中后期,补习对学生高中甚至更长期的影响尚不得知,但是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为什么小学阶段早早、大量参与的数学课外辅导,反而不利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呢?我们搜集了小学一到五年级的校内数学教科书和课外辅导机构的数学讲义,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每个知识点的难度进行打分,进而比较校外辅导班中和学校中的知识点之间的难度差异。

我们发现小学奥数班教学难度已经超出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难度4年之多。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课外补习往往以超前、灌输和高强度重复练习为特征,而并不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循序渐进式的培养。抢跑式的补习虽然能使学生在进入初中时取得分数上的优势,但它严重违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数学思维,并且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此外,小学生由于提前在校外学习了知识点,知道了很多典型题目的答案,在学校上课时便容易不认真听讲、不愿意踏踏实实地跟着老师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数学兴趣的培养。再加上长期大量、高难度的练习容易打击学生自信,使其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反感。这些学生进入初中后,不论是在数学思维能力上还是在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上都后劲不足,于是逐渐丧失抢跑优势。

校外辅导破坏基础教育生态

教育以其特殊的社会性决定了课外补习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学生个体。越来越多的学生过早涌入家教市场,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长期的学业发展,还会对整个基础教育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学生家庭。校外辅导是对整个家庭财力、脑力和精力的巨大考验。很多家庭牺牲了大量节假日和周末时间用于接送和陪同孩子上辅导班,这些时间本可以用于素质教育、家庭娱乐和亲子交流,以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人格和价值观。这些方面的和谐发展远比短期认知能力的爱扬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重要。

课外补习经常被比作主流学校教育的“影子”,不过和自然界的“影子”不同,这个“影子”会反过来影响它的主体——正常的学校教学。

访谈中,学校教师们普遍反映,几乎全员参与的小学课外补习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构成很大挑战:一方面,由于补习常常采用灌输碎片式技巧和重复练习的方法,不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系统思维的培养,学生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教师花很大工夫在课堂上进行基础训练和思维矫正;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提前学习了知识点,课上老师讲授时就容易把本该认真讲解的内容一带而过。这对于没有上课外辅导班的学生就非常不公平,迫使他们也不得不去校外提前学习。

家庭和学校是社会的缩影,课外补习给学生及其家庭、学校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和负担也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无实质帮助甚至会有负面影响的补习活动中,这样的社会代价需要政策制定者全面考察慎重处理

相关热搜

11213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