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入峡寄弟
  •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0-22 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孟浩然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24
  • 译文
    先前我和你们,读书不常出门。
    不曾冒过激流的危险,哪理会坐不垂堂的古训。
    从这次出来游历江湖,艰辛困苦难以一一述陈。
    峡中往来的旅客疲弊不堪,幸赖大禹开凿之功至今犹存。
    两岸峭壁耸立起上千座险峰,湍急的水流在万条壑谷涌奔。
    我来这里总共才几天,没有一夜不听到猿的啼声。
    江边宿息时归思依依,船只行进中落魄失魂。
    明月峡中泪水沾湿了衣裳,原野的鹡鸰使人断肠伤神。
    离得太远星星也难相聚,晚秋季节露水越来越深。
    趁着先生顺流直下南楚,写下这首诗寄给家乡亲人。

    注释
    入峡:指进入长江诸峡入蜀。峡:指长江流经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险隘地带,其中最著名的有巫峡、巴峡、明月峡等。弟:指孟洗然、孟邕等。作者曾和他们一起隐居读书,都胸怀大志,感情很深。
    尔:一作“汝”。
    湍险:指在急流中行船的危险。湍:急流。
    垂堂言:指古谚“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汉书·司马相如传》),意思是富家子弟懂得自爱,不坐堂前檐下,以免房上的瓦掉下来砸伤自己。垂堂:靠近堂屋檐下。因檐瓦坠落会击伤人,故以喻危险的境地。
    行旅:旅客。弊:困,疲乏。
    禹功:大禹开凿三峡之功。大禹治水,疏通江河,传说他开凿黄河三门峡,连同长江三峡也附会为他所开凿。
    潈(cóng):众水相入交会之处。
    凡:只是,不过是。几宿:几次过夜。
    浦(pǔ):水口,江边。摇:一作“思”。摇动,这里作引动。归恋:归家之思恋。
    失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躯体,失梦魂意为梦中魂归故乡。
    明月峡:在今湖北巴东。峡口南岸壁高四十丈,壁上有圆孔,形如满月。
    鹡鸰(jí líng)原:比喻兄弟。鹡鸰:一作“脊令”,鸟名。《诗经》:“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离阔:阔别。星难聚:参星和辰星,一在西方,一在东方,出没各不相见。借以比喻彼此隔离。
    因:依凭。君:指被托咐寄诗的人。南楚:指江陵、襄阳一带。
    书此:写下这首诗。示:一作“寄”。乡园:家乡。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0-22 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孟浩然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24
  •   这首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秋季,孟浩然初次离开家乡出游,乘船逆长江而上,经三峡入巴蜀(今四川)。沿途的艰险开阔了他的眼界,也使他产生了思乡怀亲之情。恰逢有人欲赴襄阳,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的弟弟们。

    参考资料: 1、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第480页
  •   一至六句写在旅途中回忆在家读书时的情景。诗人青少年时代和诸弟在家闭门读书,攻读儒家经典。读书之余,也学剑、弹琴、游乐。兄弟们同室求学,携手共游,融洽无间,情深谊厚。但那时毕竟未历风险,以致连“坐不垂堂”这句话的意义也不理会。及至出门游历,其艰险程度,真是一言难尽。

      七至十二句写游历三峡的所见所闻。这次远游,他乘船逆江而上,经宜昌而入三峡。三峡是著名的长江天险之地,以险滩多、水流急而闻名,两岸山势峻奇多姿,虎啸猿啼,气象万千。这时诗人心灵完全沉浸在雄奇壮丽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十三句至二十句写进入三峡所见所闻引发的怀乡思弟的情愫。当夕阳西下,夜深人静之际,听到猿猴啼叫,不免激发心中凄凉心情。诗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同胞兄弟的手足之情,归家的念头油然而生,甚至梦中返回故乡。特别是来到明月峡时,因峡名明月联想起“团圆”,想起“鹡鸰原”的典故,深感独身在外的凄凉,记挂着弟弟们,不禁泪水模糊了诗人的双眼。“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两句表明诗人的思亲之情达到了高峰。在思乡之际,碰巧遇到一位要返回襄阳的同乡,于是便写了此诗,请他捎给弟弟们,充分表现了诗人作为兄长对弟弟们的一片爱心。

      此诗描写入巴蜀三峡时的艰险,抒发了作者远涉江湖之苦和怀乡忆弟之情。题中的“弟”指作者弟弟孟洗然、孟邕等。作者曾与他们一起隐居读书,都胸怀大志。作者这次经三峡正当深秋,诗中“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正是对三峡险境的高度概括。“浦上”以下各句则触景生情,由入明月峡而思念与家人团圆,见鹡鸰在原而感伤兄弟分离,感情表现得自然、真挚。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0-22 2、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第480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郑畋 郑畋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十六首。性宽厚,能诗文。查看更多郑畋的诗文
  • 庾承宣 庾承宣 庾承宣,贞元十年及第。太和中,终检校吏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诗一首。查看更多庾承宣的诗文
  • 孙鲂 孙鲂 孙鲂(940年前后在世),字伯鱼,江西乐安(全唐诗作南昌)人,为五代南唐著名诗人。查看更多孙鲂的诗文
  •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查看更多张九龄的诗文
  • 刘义度 刘义度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五代时曾仕后蜀为工部侍郎、判云安。其判云安时,尝作《感怀诗十韵》,并刻于石上。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九、《十国春秋》卷一一五。《全唐诗》存断句4句。查看更多刘义度的诗文
  • 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647年-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唐代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之后。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查看更多司马承祯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