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半径变化规律: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

各周期中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各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但第五、六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很接近,铪的原子半径(146 pm)与锆(146 pm)几乎相同。同周期过渡元素d轨道的电子未充满,所以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增大。第五、六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相近。离子半径变化规律和原子半径变化相似。

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横向)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纵向)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大小有何规律??

原子半径的规律:其他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氮元素+5(氟无正价,其他周期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都由碳族-4递增到-1。(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均相同。

为什么在比较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小的变化规律时 常将惰性气体排除在外

因为同一周期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那么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就增加,电子越靠近原子核,半径就越小.原子半径主要决定于电子云的体积大小,学校老师应该讲过原子核的体积在整个院子里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核对电子云的引力渐强,而电子云体积的增大不明显,所以表现为电子被原子核吸引离核越来越近,电子云体积减少,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为什么逐渐变小

因为同一周期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它们的核电荷数增大,也就是质子数增加,那么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就增加,电子越靠近原子核,半径就越小.原子半径主要决定于电子云的体积大小,学校老师应该讲过原子核的体积在整个院子里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都只有一层(或两层、三层……)电子,且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对电子云的引力渐强,而电子云体积的增大不明显,所以表现为电子被原子核吸引离核越来越近,电子云体积减少,所以原子半径就越来越小了.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核对周围电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于是电子靠近原子核于是半径越来越小啦——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越详细越好,比如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的递变规律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简称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很多种表达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是维尔纳长式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有16个族和4个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同一横列元素构成一个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周期的序数。同一纵行(第Ⅷ族包括3个纵行)的元素称“族”族是原子内部外电子层构型的反映。1.1 原子半径 。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1.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1.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1.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1.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第三周期11至17号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

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随着原子序数增大。

93507

微信扫码分享